生为徭役,死为休息(转载)
2024-01-22 11:07:50 历史故事 历史网 °c 繁体
A + A -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按圣人观点,就是年届四十,就应了解并顺应自然规律,做事便不再刻意追求结果,是谓通透圆融,淡然荣辱了。而所谓自然规律,则指客观事物自身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内在必然联系,哲学家也称其“自然法则”。如此宽泛的自然规律,注定了人类必然一直奔走在认知的征程上。于是,即便十五岁便志于学的孔子,至知天命、耳顺乃至从心所欲之年,仍日三省其身,不断地证法悟道,以期洞察天地,透彻万物。
作为一介已苟活俗世四十载,将大半时光浑噩于衣食口腹,奔忙在市井红尘,虚度光阴又被光阴流放的凡夫俗子,自是不敢自谓不惑知天命的。仔细想来,这倏然而逝的时光,留给自己的,不过是浅尝了一些浮于人世的所谓悲欢离合,生老病死,阴晴圆缺,旦夕祸福,贵贱尊卑,沉浮荣辱之皮毛而已。倘对过去自省,扪心自问,短暂人生里,能感动自己,又能让别人感动的事,你做了几桩几件?同样,过去的一万多个日日夜夜,相逢的众多面孔里,能让你牵挂铭记,又能铭记牵挂你者,又几何几许?每每此刻,大脑总一片空白。尽管有不少人可能在这个乌泱泱,闹哄哄的群体里,自信满满地肥甘厚味着,挥金如土着,偎红依翠着,也曾不可一世地炫耀着高位头衔、香车宝马、豪宅美妾。但这一切除了能让他们快意一时,短暂地生出嫉妒、虚荣、分别、攀比外,又有多少人真正入脑入心,关注他们,在意他们,呵护他们……因此,尽管他们常常自诩万物灵长,人中英杰,可实则蠢如虫蚁。
列子故事:“生为徭役,死为休息!”曹丕也说:“人生如寄,多忧何为?”谁都不能逃脱生寄死归,死必归土的宿命。于是,面对人生这条已知起点和终点的线段,我们只能且展望且回顾,且行且珍惜。
孔子在卫国的路上,看到一位年近百岁的老人在田里捡拾稻穗,一面工作一面唱着歌。
孔子:那个老人很奇特。子贡你去跟他谈谈,问他为什么那么快乐。
子贡:老先生,你这么老还得辛苦工作不是很可怜吗?
老人:我有什么可怜的?
子贡:有什么值得你这样快乐,一边拾穗一边唱歌呢?
老人:我快乐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我少年时多保养,少与人争夺,保存元气,所以活到这么一大把年纪还这么健康。因为没有妻子儿女,纵然死了也死得一无牵挂,所以死也会死得很快乐啊。
子贡:我不明白,大家都怕死,而你却以死为快乐。
老人:生和死只是生命的轮回,一生一死,说不定在这个世界死去,正是在另一个世界诞生呢?你怎么知道死后的世界会比活着的世界坏?哪一个好是个未知数。说不定我死去以后,会比活时还快乐呢?
孔子:这位老先生对生死的道理还没有完全了解透彻。
子贡:读书求知真累人哦,我真想好好休息一阵子。
孔子:人只要活着就无所谓休息。
子贡:那么我是找不到休息的地方了。
孔子:人死了就没有工作了,就可以休息了。
子贡:原来活着没有资格谈休息,死了才能休息,那这个死真是太伟大了。
孔子:人都只想到活着的快乐,但活着也有比死更痛苦的情形。人只知道死亡的可怕,而不知死亡是一种难得的休息啊。
子贡:死,就象一个人回到家一样,如果一个活着的人只知道“行” 而不知道“归”,就象是迷路回不了家一样。
“死之与生,一往一反。故死于是者,安知不生于彼。故吾知其不相若矣?吾又安知营营而求生非惑乎?亦又安知吾今之死不愈昔之生乎?”
这时,子贡对求学失去了信心,感到有点畏怯,又有点心烦,于是告诉孔子说:
“读书求知真累人哦!我想暂时不念书,好好休息一阵子。”
“人只要活着就无所谓休息。”孔子立刻回答。
“这么说来我是没法找到休息的地方了?”
孔子很神秘地笑着说:
“有的!有的!你只要张大眼睛看看那空旷的坟场,那深深的草木,突兀如割,那高高的冢坟,排列如鬲,你就明白哪里可以找到休息的地方了。”
子贡听了,无可奈何地说:
“哦!原来活着没资格谈休息,死了才能休息,那这个死真太伟大了。君子应心地坦然地等着死的到来,好好休息一阵,而小人也可因为死去而没有了贪得之心。”
孔子说:
“看来你是了解了,这就是‘生为徭役,死为休息’的道理啊!一般说来,每个人都只想到活着的快乐,没有考虑活着也有比死痛苦的情形;只知道老年疲惫多病,不知道年老时也有比年轻时还要解脱的轻松;只知道死亡的可怕,而不知道死亡是一种难得的休息。”
晏子对死的处理也曾经发表过宏论。他认为,古时对死都有很好的观念,认为死对一个平日修身慎行、仁德待人的人来说是一种休息。
因为死是一种解脱,不必天天怀着戒慎忧惧,唯恐失德的心情。而死对一个贪得无厌的小人来说,却使他平日的贪欲放肆找到了一个收心的所在。
死,就像找到了归宿一样,所以古人称死人为“归人”,如果这句话没有错,那么生人就可以称为“行人”了。如果一个活着的人只知“行”而不知“归”,就容易迷路,回不了家,人们都会因此而谴责他。
然而,现在天下人都迷失了自我,回不了家,却没有人发现这是不对的事。
再放眼看看,有些人,离开家乡,背叛亲人,荒废家业。游佚四方而不知返家的,大家都骂他狂荡。
而另一些人,看起来敦厚贤能,却一味地夸张,提高自己的名声,而不知收敛,大家反而称他为智谋的贤士。
其实上面这两种人都失去了本心,沉溺了自己。而一般人只知骂离乡背井不返家的人狂荡,不会骂丧失本心而不知返的人。
总而言之,能够真正了解这些道理的,恐怕只有圣人了。
原 文 (列子·天瑞)
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子贡曰:“然则赐息无所乎?”仲尼曰:“有焉耳。望其圹,睪如也,宰如也,坟如也,鬲如也,则知所息矣。”子贡曰:“大哉死乎!君子息焉,小人伏焉。”仲尼曰:“赐!汝知之矣。人胥知生之乐,未知生之苦;知老之惫,未知老之佚;知死之恶,未知死之息也。晏子曰:‘善哉,古之有死也!仁者息焉,不仁者伏焉。’死也者,德之徼也。古者谓死人为归人。夫言死人为归人,则生人为行人矣。行而不知归,失家者也。一人失家,一世非之;天下失家,莫知非焉。有人去乡土,离六亲、废家业、游于四方而不归者,何人哉?世必谓之为狂荡之人矣。又有人钟贤世,矜巧能、修名誉、夸张于世而不知已者,亦何人哉?世必以为智谋之士。此二者,胥失者也。而世与一不与一,唯圣人知所与,知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