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随心看

历史趣闻杂谈 揭秘红楼梦 中国历史 抗战历史 经典故事 历史战争 英文历史 历史纪录片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故事> - 正文

王莽推行的“王田制”失败的主要原因:不切合实际,过于理想化_王莽

2020-06-18 00:03:31 历史故事 澳古说历史 °c 繁体
A +  A -

原标题:王莽推行的“王田制”失败的主要原因:不切合实际,过于理想化

新朝建立后,王莽根据《周礼》所提及的井田制度(《谷梁传·宣公十五年》曾言“古者三百步为里,名曰井田”“井田者,九百亩,公田居一。”),于公元9年正式颁布“王田制”,其云“今更名天下田曰‘王田’……其男口不盈八,而田过一井者,分余田予九族邻里乡党。故无田,今当受田者,如制度。”意思就是将全国土地改称为“王田”,土地收归国有由朝廷统一分配,一家有男丁八口,则授田900亩;一家男丁不足八口,而土地却超过900亩的,则需将多出的部分均分给宗族邻里;原来没有土地的,则按上述的规定进行授田。

井田制示意图

“王田制”推行的目的就是为了遏制自西汉以来就变得日益严重的土地兼并问题。在当时,王莽认为之所以会造成如此严重的土地兼并问题,就是因为土地被允许合法买卖,所以他认为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土地兼并的问题,首先要做的就是将全国土地变为国有,然后不准私人买卖土地,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农民被迫抛出土地,地主豪强肆无忌惮的进行土地强卖强买的问题。

王莽希望用这个政策来实现“国给民富而颂声作”的梦想,他希望自己的新朝能重现《周礼》所说的那个“尧舜之国”的盛况,即“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尧舜之国

现如今对于“王田制”实行的程度与效果,因史书上并无明确的记载,所以难以深究。但是“王田制”最终的结果我们都知道,那就是以失败而告终。公元11年,随着王莽颁布“诸食王田及私属皆得卖买,勿拘以法”诏书,“王田制”正式宣告失败。

那么很多人都为此不解,为何一个看起来对天下百姓如此有利的政策,它会在短短的不到3年的时间就宣告失败,它失败的原因到底在哪里?其实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缺乏授田最基本的条件,那就是土地。“王田制”的核心就是“计口授田”,就是以人口来决定各户授田的数量,如一户人家有男丁8个人,那么就授予他900亩的土地。但是在王莽所处的这个新朝,他显然无法完成这样规模庞大的“均田”行动,因为他缺少执行这项行动最基本的条件,那就是朝廷手中要有足够数量的公田可供平分。

东汉史学家荀悦所言“夫井田之制,不宜于人众之时,田广人寡,苟为可也。”,其意就是要想实现如同先秦时代那样的“井田制”,除非是在地广人稀时候,不然是实现不了的。

土地

而实际上要想实现荀悦所说的那种情况,在封建时代唯一的方法就是“大规模的动乱”。如《困学纪闻》所言“兵革不息,农民少而旷土多”,就是只有在战事不断的时候,才会出现百姓少而土地多的情况,三国曹魏时期,曹操之所能够成功的实施屯田,很大程度就是因为“大乱之后,民人分散,土业无主,皆为公田”。

但是显然王莽的新朝是满足不了这个条件的。首先西汉末年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王莽继承西汉的过程中也并非是用兵变的方式,而是采用“禅让”。说的直白点,王莽的皇位是从孺子婴的手中和平继承过来的,在当时某种意义上来说新朝就是西汉,只不过是皇帝由刘姓变成了王姓而已。也就是如此新朝继承的不但是西汉的疆土和对天下的统治权,它还继承了西汉末年就存在着的种种问题。

众所周知西汉末年土地兼并已是十分严重,“王又数侵夺人田,坏人冢以为田”、“侵夺细民,广占田宅”、“夺民田宅,妄致系人”等权贵侵占百姓田地的问题在西汉末年已是屡见不鲜。且不但百姓的私有土地几乎悉数被地主豪强所侵占,西汉“公田”的数量也是急剧锐减,在当时“公田”或是被赏赐宠臣,如汉哀帝就曾一次性赏赐给了宠臣董贤二千余顷的公田(《汉书·王嘉传》“诏书罢菀,而以赐贤二千余顷”);或是被地主豪强所侵占,如成帝舅舅红阳侯王立就曾侵占了数百顷的公田(《汉书·孙宝传》“帝舅红阳侯立使客因南郡太守李尚占垦草田数百顷”)。

西汉疆域图

也就是如此,西汉末年所面临的情况就是“豪人之室连栋数百, 膏田满野, 奴婢千群, 徒众万计”(《昌言·理乱篇》),这个时候全国土地近乎三分之二被地主豪强所侵占,而真正掌控在西汉朝廷手中的“公田”已是所剩无几。那么想想看,一个完全继承西汉的新朝,它手握的“公田”又能剩下多少呢?所以说,此时的王莽又哪里来的有那么多的土地去“计口授田”呢?

第二、操之过急。如上所说,在当时王莽实施“王田制”所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没有足够的公田。所以为了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足够数量的公田,王莽就决定通过“夺又余以与不足”的方法来实行“王田制”,即规定每户所能拥有的土地数量,然后将超出的部分直接给予其他拥有的土地数量不够的百姓。

新朝百姓作业图

但是这种做法显然有些操之过急,为什么?想想看,新朝谁拥有的土地最多,谁最有可能拥有超额的土地,答案毋庸置疑,那就是支持王莽做皇帝的那些地主豪强。你说王莽从他们手上抢夺土地可行吗?当然不行,正如司马郎所说“以为宜复井田,往者以民各有累世之业,难中夺之。”,所以王莽要想从他们手中抢夺土地,无疑是虎口夺食。

当然这种方法不是说不行,如果王莽能够在皇权稳固,天下安定之后在循序渐进,用“温水煮青蛙”式的方法从这些地主豪强们的手中一点一点的拿走他们侵占的土地,那“王田制”倒是大有可为。

只可惜,王莽真的太急了,为了能够让“王田制”在最短的时间内有效的行之全国,也为了消除地主豪强们的抵制情绪,王莽就直接以“敢有非井田圣制,无法惑众者,投诸四裔。”的法令来逼迫他们交出手中的土地。这条法令的意思就是敢不按照“王田制”的制度来的,就直接流放到边远的地区,家产直接充公。

新朝王莽

就在这样高压的法令下,王莽得到的回报就是“及坐卖买田宅奴婢,铸钱,自诸侯卿大夫至于庶民,抵罪者不可胜数”,虽然王莽大致上得到了想要的结果,在当时少数的地主豪强都被迫交出手中多余的土地。但是这条法令换来的结局更多的是新朝被王莽的“王田制”搞得是人心惶惶,更是天下大乱,正所谓“天下謷謷然”。

此时一些不甘于被王莽摆布的地主豪强开始纷纷举起造反的大旗,先是“徐乡侯刘快结党数千人起兵于其国”,再是“真定刘都等谋举兵”。也就是如此,虽然王莽依靠这条法令得到了少量的土地,但更多的是这条法令让天下变得战火纷飞。最终也迫使王莽不得不在11年下诏“诸食王田及私属皆得卖买,勿拘以法”,废除王田制。

第三、缺乏完善的制度。刚才也说了,王莽在对待“王田制”上是操之过急的,也正是因为他的急促,才导致“王田制”的制度在没有得到完善的情况下,就开始在全国推行。其实按照正常情况,王莽应该是在某些地区进行相应的试行,然后根据试行的反馈来完善它,之后再根据效果来决定“王田制”是否真的适合于推行全国。可是实际上王莽却并没有这么做,他没有经过任何的试行,就直接将它推行于全国,而这也就成为了“王田制”失败的一大原因。

新朝农民起义

我们都知道“王田制”的核心就是以人口数来均分土地,但是在这过程中王莽却并没有严格明确男丁的数量。如“男口不盈八,而田过一井者”这条法令,它的言外之意就是只要一户人家不超过8个男丁,就可以合法拥有不超过900亩的土地。

王莽在这条法令中只是规定了男丁低于的上限数,而并没有规定男丁低于的下限数。也就是说它不管你的家里到底有几个人,是7个人,是5个人,还是1个人,只要你不多于8个人,你就可以合法拥有不高于900亩的土地。

而这样的规定实际上就给了那些地主豪强一个可操作的空间。在当时他们往往会将自己的家族化整为零,即分成若干个小家族,然后再将超过规定份额的土地分别划分给这些临时分出去的小家族,这样他们就能在瞬间将这些本来违法拥有的土地变成合法拥有的。因为这些土地虽明里是属于他们划分出去的小家族的,但是实际上不管是在使用权上,还是在归属权上,它都还是属于他们自己的。

新朝地主豪强

可以说当时的地主豪强就是利用这个漏洞来逃避“王田制”的“均分”的,来让自己的土地变成合法拥有的。想想看,就是有着如此漏洞的“王田制”你说它还怎么去实施下去呢?毕竟此时地主豪强手中的土地都利用这个漏洞变成合法的了,王莽又哪来的土地再去分呢?

此外,王莽在实施“王田制”的过程中还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他所说的“一家有男丁八口,可受田900亩”这个目标根本就不可能实现。据相关统计,新朝时期户口数大概在12333062户,而土地面积大概在8270506顷,也就是说即使是王莽将全国的土地都收归国有,每户最多也只能得到约68亩的土地,根本就达不到他所说的900亩。

西汉人口密度

而且这些土地大多数都是中下等的土地,肥沃的土地只是占少数,也就是说如果真的想要保证绝对的公平,在分配的过程中,如果谁分到中下等的土地,那就必须加倍给他,因为中小等土地的产量远远是比不上肥沃土地的。而如果要这样分的话,每户人家可能连10亩都没有了,所以单凭农民无法得到“王田制”所规定的土地数量来看,“王田制”从一开始就注定是要失败的,因为压根就实现不了。

第四、缺少一支廉洁奉公的官吏队伍。正所谓“成事在人,谋事在天”,历朝历代的改革行动成功与否,除了取决于所推行政策的措施是否正确,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执行政策的官吏,如果这些官吏是廉洁奉公的,那么改革行动虽不能保证百分之百的成功,但成功的几率将大大增加;可如果这些官吏是贪官污吏的话,那么基本上就可以肯定改革行动绝对会陷入“破产”。

新朝“王田制”遵循的井田制示意图

而事实上王莽选用的去执行“王田制”的官吏大多都是贪官污吏,他们非但没有认真的去执行王莽的改革措施,反而还利用王莽推行的这些措施去“侵刻小民”,从中谋取暴利。此时“吏缘为奸”的问题在新朝已是屡见不鲜,这些被王莽派去各地推行“王田制”的官员纷纷“各为权势,恐猲良民,妄封人颈,得钱者去。”,农民们稍有不从就会落个身陷囹圄的结局。如此最终也就造成了新朝“奸吏猾民并侵,众庶各不安生”、“民摇手触禁,不得耕桑”的局面。

所以也正是因为这些贪官污吏的从中作梗,“王田制”非但被地主豪强所抵制,就连最底层的农民也对其十分的反感。而一个政策如果连底层百姓都反对的话,那它显然已经没有成功的机会了。

其实如果当时王莽能够在选用执行的官吏上稍微有点“识人之明”的话,“王田制”也不至于会失败的这么快。因为如果他能选一些廉洁奉公的官吏,那么在实施的过程中,上面我们所提及的一些问题根本就不会再发生。如地主豪强利用男丁数量这个漏洞来让土地变成合法拥有的问题,实际上这个漏洞很明显,也很容易改正,但是正因为没有官吏去向王莽汇报这个问题,这个漏洞才一直被地主豪强所利用。

古代百姓赶集图

可以说,正是因为以上的几点原因,才最终促使“王田制”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就宣告失败。当然“王田制”虽然失败了,但是我们却并不能否定它存在的价值。事实上,王莽在推行“王田制”时所实行的如土地国有、禁止买卖、计口授田、官民无差等政策都在不同程度上被后世朝代所效仿,如“均田制”就从中获得了丰厚的经验。所以从这点来看王莽所推行的“王田制”绝对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选择打赏方式
微信赞助

打赏

支付宝赞助

打赏

标签:王田

精选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