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考古,史上的那些个第一
2020-01-11 20:02:36 经典历史 自媒体联盟 °c 繁体
A + A -内容摘要:据西汉南越王博物馆馆长吴凌云等著的《西汉南越王墓多元文化研究》一书中的说法,珍珠枕出土于墓主头部之下,重470多克。据学者廖晨宏等言,我国大陆、沿海及部分河湖地区自古便以盛产珍珠闻名,而珍珠也因地理分布的不同而逐渐形成东西南北不同称谓,其中南珠和北珠最为有名。广州是古代珍珠交易最主要中心之一珍珠业是人类最古老的行业之一。由于珍珠需求量大,中国也是世界人工培育珍珠最早的国家,宋代庞元英所著《文昌杂录》,详细地记载了中国人工育珠的始创者和具体方法:“礼部侍郎谢公言有一养珠法……取稍大蚌蛤,以清水浸之,伺其开口,急以珠(系人工珠核——笔者注)投之,频换清水……经两秋。(原文标题:广州考古第一次发现珍珠枕原文刊于:《广州日报》2017年 11月 13日第A19版)。
关键词:珍珠;广州;南海;考古;学者;玉器;越王博物馆;沿海;珍宝;贡品
作者简介:
在西汉南越王博物馆二楼,有个常设的展览,展出历代各式各样的陶瓷枕头,很多人陶醉于它们的美丽和精致。不过博物馆里还有一件枕头是创下了纪录的,那是一件珍珠枕。
夏时已成贡品 何时初采未知
据西汉南越王博物馆馆长吴凌云等著的《西汉南越王墓多元文化研究》一书中的说法,珍珠枕出土于墓主头部之下,重470多克。珍珠并非正圆,是没有加工的天然珍珠,直径在0.1-0.3厘米左右。在头箱的一个大漆盒中还出土了4117克珍珠,珠粒较前者为大。这是中国考古第一次发现珍珠枕,同期的其他汉墓中一般只出土铜枕、玉枕、药枕等。
有考古学者言,汉代墓葬中,玉枕往往与其他玉器(玉衣或玉面罩、玉琀、玉握等)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殓葬玉器的组合。已发掘的两汉墓葬中,出有玉面罩、玉衣的墓中大多都有玉枕,其他墓葬中均未发现。这些墓葬的墓主多为诸侯王、列侯或高级贵族等。当年南越王墓的出土文物中有玉衣,却没有玉枕,而是丝囊珍珠枕和滑石枕。一些学者推测这可能是由于南越王虽然接受汉朝册封,但是又相对独立的缘故,因而丧葬习俗与中原稍有差异。
广州所在的南海沿海地区,历史上是最著名也是最重要的珍珠出产地。《淮南子·人间训》记载,秦始皇“利越之犀角、象齿、翡翠、珠玑,乃使尉屠雎发卒五十万”进军岭南。南珠一直为世所重,是南越进贡中原的重要礼品。
据学者廖晨宏等言,我国大陆、沿海及部分河湖地区自古便以盛产珍珠闻名,而珍珠也因地理分布的不同而逐渐形成东西南北不同称谓,其中南珠和北珠最为有名。汉武帝平定南越国,于元封元年(公元前110 年)设立珠崖郡(辖今海南岛东北部)、合浦郡(辖今南宁、玉林以南及钦州、北海,广东湛江、茂名等地)。珠崖因“在大海中崖岸之边,出真珠”而得郡名。合浦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趾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但因为合浦太守多贪污腐败,索求无度,珍珠“遂渐于交趾郡界”。所幸继任者革除前弊,才“去珠复还”。
这就是著名的“合浦珠还”的故事。珠徙交趾的传说,表明古人对过度捕捞导致珍珠资源枯竭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
以上可知,我国在秦代以前已经有珍珠利用,但未见采珠记载。也许这些珍珠,是从日常所得的珠贝中偶然发现。实际上,迟至上世纪中叶,广东、海南沿海居民还常在采捕珠贝时获得珍珠,但通常都是小如粟米,只能充作药用。1990年在合浦县白龙附近海面,采捞到一颗规格为1.12×1.55cm,重3.6克的珍珠,但这种“南珠王”是极为罕见的。所以,我国有意识采珠的起始年代目前仍无从确考。
广州是古代珍珠交易最主要中心之一
珍珠业是人类最古老的行业之一。据古籍《尚书·禹贡》记载: 公元前22世纪,即夏禹时代已确定珍珠为贡品,距今约4200-4500年。古代产珍珠的国家主要是中国、埃及、波斯、希腊和印度,但由于天然蚌的出珠率很低(仅万分之一),因此产量十分稀少,而且品质无法保证,主要碰运气。品相上佳的天然珍珠价值连城。晚至清代,赵翼的《檐曝杂记》仍有这样的记载:“……余尝见一颗(珍珠)重三钱,大如龙眼果,惜有黄晕如豆许,然已索价万金,若无疵,虽二万金不得也”。
广州在古代珍珠贸易上的地位特别重要。《史记》中记载,番禺(即今广州)“亦其一都会也,珠玑、犀、玳瑁、果、布之凑”,《汉书》和《后汉书》中均有汉代南海之边珍宝珠货贸易繁盛的记载,甚至有学者认为,对珍珠的渴求,是促使人们大力发展海外贸易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唐代政府在广州设置市舶司以招徕海外的蕃舶,海内外的珍宝汇聚在广州。天宝七年(748年),名僧鉴真便记载“江中有婆罗门、波斯、仑等舶,不知其数,并载有香药、珍宝,积载如山。” 类似这样的记载还有很多,比如贞元十一年(795年),“日发十余艇,重以犀象珠贝,称商货而出诸境,周以岁时,循环不绝”等,以至有了“人来皆望珠玑去”的说法。
五代十国时期,统辖岭南地区的南汉统治者对采珠极为重视,不但强迫沿海居民去采珠, 而且扩大了采珠范围,所以产珠数量巨大。《南汉春秋》记载,南汉国主刘龑曾聚南海珍宝以为珠殿。昭阳殿以金为太阳,银为地面,屋檐梁柱上都装饰了银饰,殿下设有水渠,泡着珍珠,可见用量之巨大。其后主刘鋹进一步滥采,成立了一个2000人的采珠军事组织“媚川都”。其采珠方法,是“以索系石被于体而没焉, 深者至五百尺, 溺死者甚众”。这种残酷的方式争议巨大,所以入宋后很快被废止了。但宋代的采珠并没有停止,除了沿用潜水采捞方法外, 还采取了水面吊篮采捞的方法。
元代,朝廷组织的大规模采珠至少就有八九次,还在广州和廉州设立了专门的行政机构——采珠提举司。由于提举司所管的珠民有时多达几万户,采捕过频,对珍珠贝的破坏非常严重。明初在东莞县组织过一次采珠,从四月到八月采了小半年,只得珠半斤。而在经过明代的大规模官方采珠之后,到清代,南海沿岸的珍珠贝资源一度锐减至几乎无珠可采的地步。
最早的人工珍珠出自宋代
《文昌杂录》
由于珍珠需求量大,中国也是世界人工培育珍珠最早的国家, 宋代庞元英所著《文昌杂录》,详细地记载了中国人工育珠的始创者和具体方法:“礼部侍郎谢公言有一养珠法……取稍大蚌蛤,以清水浸之,伺其开口,急以珠(系人工珠核——笔者注)投之,频换清水……经两秋,即成真珠矣”。简言之,就是将人造核插入母贝中,让其形成珍珠。这部书写于1082年,距今正好935年。南宋时,湖州叶金扬用褶纹冠蚌,培育成附壳的“佛象珠”,这又是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发明。这种巧妙的技术在1725年第一次被介绍到欧洲,但在1772年以后才广为传播,引起广泛关注。从此,很多国外的贝类书籍,都记载了中国古人利用锡或其他金属培育佛像珍珠的故事。
明代的佛像养珠法,1734年辗转通过法国人殷宏绪传入了欧洲,然后于1881年传入了日本。1904年,御木本幸吉才成功地育成了有核珍珠,1946年又利用河蚌首次生产出无核珍珠。
广州考古,史上的那些个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