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平生只作诗一首,为何这一首却流传千古?
2020-07-07 15:59:49 经典历史 retumu历史网 °c 繁体
A + A -他平生所作诗篇不多,居然还有一首成为千古绝唱,其中包含了他的胸襟和气魄,并不是那些寻常读书人可比的。因为读书虽然可以让人变得更有智慧,但有些东西却是与生俱来的,并不是靠后天就能够赶上的,比如就像刘邦这样的天赋。
当时刘邦已经建立了大汉王朝,然而在此之前,为了能够迅速平定战乱,他也不得不按照下面群雄的意愿,分封了一些异姓王。当然这些王很多都成为了后患,逼迫他不得不通过一场又一场战斗,去征剿和讨伐。在平定地方叛乱以后,他才恍然发觉,家乡就在眼前,为此他就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
在当初他起家的时候,还是前途未卜,惶惶而不可终日,而现在则完全不同了,天下尽归己手,再加上此时又打了胜仗,为此更是豪情满怀。这时候看到乡亲和发小,他感觉到无比的亲切,甚至还放下了帝王的矜持,与乡亲们一起载歌戴武。由此一首区区23字的大风歌,就这样磅礴而出。
先来看第一句。不得不说的是,虽然他几乎算是文盲皇帝,但他的志向,真的不是普通人可比。仅仅用7个字,就把所有的过往,全部包括在了里面,无论是甜蜜还是辛酸,无论是胜利还是落魄。用这简短的一句来概括自己的经历,更体现了他的恢宏大气。
接下来看第二句。与第一句不同的是,这句话看似在讲经历,其实是在言志。此时的他,当然也是志得意满。他更渴望的是,能够举国升平、威加海内,这样一种大志向,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吟诵出来的。
接下来看最后一句。其实这句话既是他的感慨,又是他在振聋发聩地发问。为何那些生死弟兄,能够共患难,却不能够共富贵?有的是他们死在了战场上,有的是他们不满足荣华富贵,要反叛自己。由此而生一种强烈的天下重担压身的责任感,能写出这样的诗,谁敢说他没有能力?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