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随心看

历史趣闻杂谈 揭秘红楼梦 中国历史 抗战历史 经典故事 历史战争 英文历史 历史纪录片
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历史> - 正文

京剧大师梅兰芳是男的还是女的,最后因何而死?

2020-05-26 11:14:29 经典历史 retumu历史网 °c 繁体
A +  A -
在我国近代史上有许多著名的人物,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京剧大师梅兰芳是男的还是女的,最后因何而死?梅兰芳(1894年10月22日-1961年8月8日),名澜,又名鹤…

在我国近代史上有许多著名的人物,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京剧大师梅兰芳是男的还是女的,最后因何而死?

梅兰芳(1894年10月22日-1961年8月8日),名澜,又名鹤鸣,乳名裙姊,字畹华,别署缀玉轩主人,艺名兰芳,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出生于北京,祖籍江苏泰州。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大师。

梅兰芳8岁学戏,9岁拜吴菱仙为师学青衣,10岁登台。后又求教于秦稚芬和胡二庚学花旦。

1915年4月至1916年9月,新排演了《宦海潮》、《牢狱鸳鸯》、《思凡》等11出戏。

u=1390075263,1890239421&fm=26&gp=0_副本.jpg

于1949年前先后赴日本美国苏联演出。

1950年任中国京剧院院长。1951年,任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1953年,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1961年8月8日,梅兰芳因病在北京病逝。享年67岁。

梅兰芳在50余年的舞台生活中,发展和提高了京剧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艺术,形成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流派,世称“梅派”。

京剧梅派艺术,不仅是中国京剧与整个中国戏曲艺术的高峰,而且还位列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

其代表作有《贵妃醉酒》、《天女散花》、《宇宙锋》、《打渔杀家》等,并先后培养、教授学生100多人。

梅兰芳怎么死的,他的一生和上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是国内最著名的京剧演员,他也是梅派艺术的创始人。没错他就是梅兰芳。然而梅兰芳的真正死因知道的人肯定不是很多。

在1918年,梅兰芳移居上海,这是他戏剧炉火纯青的巅峰时代。梅兰芳是中国近代杰出的京昆旦行表演艺术家,举世闻名的中国戏曲艺术大师,所唱戏曲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世称“梅派”。梅兰芳演绎了京剧的灵魂,是民族的大师,国粹的塑造者,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61年8月8日凌晨5点去世,享年67岁。

梅兰芳有一笔演出的收入,在赴港时,曾带往香港存入银行。可是返回上海不久,日寇统治下的香港将这笔高额存款全部冻结,无法取出。一直靠利息过日子的梅兰芳,家庭生活顿时举步维艰。全家如何生存成了梅兰芳日夜思考的难题。他问夫人怎么办?夫人说:“报纸登出了何香凝女士卖画谋生的消息,我们不妨也来学她。发挥你的绘画才能,卖画度日如何?”

其实梅兰芳早有这种念头,只是没有说出,怕夫人不同意。夫人主动说出来了,他自然点头称好。两人着手构思,夫人磨墨,丈夫绘画。不到八天,画了20多幅鱼、虾、梅、松。当市民看到醒目的“本店出售梅兰芳先生画作,欢迎光临”的广告时,争相购买。不到两天,20多幅画就全部卖完了。

这件事传出后,上海文艺界、新闻界、企业界反响十分强烈,许多知名人士提出要为梅兰芳办画展,梅兰芳得知后特别兴奋,为不负众望,他苦战了半个月,画了几十幅作品,面交主办者安排。主办人员选定重阳节在上海展览馆展出,请梅兰芳夫妇届时光临剪彩仪式。

然而此消息不胫而走,日伪汉奸获知后互相勾结,肆意捣乱,他们派来一群便衣警察,提前进入展览大厅大做手脚,前来参观的许多群众见状纷纷离开。梅兰芳看见门口冷冷清清,觉得奇怪。当他走进展厅后,发现每幅画上都用大头针别着纸条,分别写有“汪主席订购”、“周副主席订购”、“冈村宁次长官订购”……还有一些写着“送东京展览”。梅兰芳夫妇目睹此景,气得两眼冒火,立即拿起桌上的裁纸刀,刺向一幅幅图画。“哗!哗!哗!”几分钟内国画被化为碎纸。

u=1263283117,230502557&fm=26&gp=0_副本.jpg

梅兰芳义愤填膺的毁画举动,很快传遍整个上海,也很快传向大江南北。上海当局的报纸抢先发布头号新闻,言称:“褚部长目瞪口呆,一场画展一场虚惊!”宋庆龄、郭沫若、何香凝、欧阳予倩发表声援讲话,称赞梅兰芳民族气节凛然,为世人所敬仰。广大群众也纷纷寄来书信,支持梅兰芳的爱国行动。梅兰芳看到全国人民对他如此赞赏和支援,感动得热泪盈眶,兴奋地对夫人说:“我梅兰芳再也不是一只孤燕了!”

梅兰芳先生的一生和上海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梅兰芳先生在上海思南路87号的故居中度过了27年,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和艺术上最辉煌的成就都发生在那个阶段,其中包括他广为人知的“蓄须明志”,以及1935年梅派表演体系的形成。梅派第二代弟子中最优秀的张君秋、言慧珠、杜近芳、杨荣环、顾正秋和白玉薇等都是在这里成长起来的。此外,梅兰芳还在这里会见了国际友人卓别林和萧伯纳。

现在大布景、大制作的戏屡见不鲜,都口口声声要争取观众,可事实是观众并不买帐。梅先生对京剧中不宜使用大布景早有论述,若“革新家”们能事先读一读,是否能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呢?为什么不能象梅兰芳那样广泛地听取观众意见,真正了解观众的欣赏习惯,排几出受观众欢迎的新戏呢?

u=2064803979,1557396156&fm=26&gp=0_副本.jpg

很多观众对京剧的现状是非常不满意的,意见和建议也相当多,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但“革新家”们对此依然我行我素、置若罔闻,这完全违背了梅兰芳的观众观。当然,这与社会环境也有一定关系。梅兰芳先生所处的时代,京剧是一种高度市场化的艺术门类,也是大众娱乐方式之一。梅先生做为一名演员,必须靠高质量的演出来赢得市场来,才能生存;这个市场又是由观众的好恶直接决定的,不争取观众行吗?“梅派”的确立与发展,以及影响日益深远,都离不开观众。可以说,没有哪一出“梅派”剧目,没有参考观众意见进行过修改,观众对创作的影响是直接的,力度也是最大的。如今的京剧几乎成了“福利事业”,排戏、演出似乎与市场关系不大,上座率高低“革新家”们并不关注,他们也不指望这个吃饭。

如果说梅兰芳心里装的是观众,那么现今很多“革新家”只盯着上级领导的脸色和各类奖项,严重脱离观众是他们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选择打赏方式
微信赞助

打赏

支付宝赞助

打赏

标签:

精选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