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随心看

历史趣闻杂谈 揭秘红楼梦 中国历史 抗战历史 经典故事 历史战争 英文历史 历史纪录片
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历史> - 正文

唐朝褚遂良,因反对武则天被害死,后世却被撰写进聊斋志异

2020-05-27 14:55:30 经典历史 retumu历史网 °c 繁体
A +  A -
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人物,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唐朝褚遂良,因反对武则天被害死,后世却被撰写进聊斋志异。清朝年间,在山东有一位穷书生,长得不帅,又穷,跟如今的小…

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人物,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唐朝褚遂良,因反对武则天被害死,后世却被撰写进聊斋志异。

清朝年间,在山东有一位穷书生,长得不帅,又穷,跟如今的小编一样,不过这位书生更可怜,他还生了重病,奄奄一息地躺在自己破旧的茅草屋里,除了等死之外,似乎一样也不能做,这时突然门外刮起一阵香风,一位清丽绝俗的女子走进书生的屋子对他说:"我来做你老婆了。"

书生十分惊讶地说:"我是个穷书生,病得快要死了,姑娘别开玩笑了。"不料这美丽女子说:"我是说真的,让我先给你治好病吧。"书生说:"我没钱治病,不劳姑娘费心了。"女子说:"我治病不要钱的。"说完就把手贴在书生肚子上,不一会儿书生要感觉内急,就急忙跑到厕所,不料从茅厕出来后,整个人精神十足,大病真的痊愈了。

359b033b5bb5c9ea7065eedf98b87b053bf3b3fb.jpg

这时书生才发现,这女子果然不一般,他问:"姑娘为什么要救助小生?"女子回答说:"你曾对我有恩,如今我是来报恩的。"虽然书生听不到姑娘说些什么,但既让她说要来报恩,也不好拒绝人家,就这样两人成亲了,这件奇怪的事很快传遍四方,周围的邻居都来到书生家门口,想看看他妻子是个什么人。

这时众人才发现,一夜之间穷书生的破屋子已经没了,变成了一座富丽的府邸,而这姑娘十分好客,对来人从不拒绝,但她长得太漂亮,有些男子见了她,心里不免动起邪念,可男人一旦有非分之想,她总能瞬间察觉到,便会出手教训,后来大家再也不敢对她起邪念了。

就这样书生与女子生活了近一年,这一天刚好是端午节,书生家里宾客满屋,突然有一只小白兔跑进来,姑娘见了白兔,就对书生说:"我们该走了。"这近一年的生活下来,书生知道妻子来历非凡,对她的话言听计从,她说走就走,之间姑娘从屋里搬出一架梯子,架在院子里的树上。

跟着姑娘上了梯子,叫书生一起上来,在众人的目光中,两人一起登上了月亮,终于人影不见,随后梯子变成一扇陈旧的破门,当地又变回了穷书生时的破旧茅屋,这一段故事出自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偏名叫做《褚遂良》。

了解唐朝历史的朋友都知道,褚遂良是著名书法家,是李世民最信任的人。

褚遂良以书法见长,是“初唐四大书法家”之一。他也是朝廷重臣,唐太宗李世民临死时,授予他托孤重任。然而,在艺术上取得了非凡成就的他,在政治上却经历了大起大落,最后客死他乡,过了100年后,他的忠诚才得到认可。

魏晋以来,形成了“学在家族”的传统,褚遂良出身官宦之家,从小“博涉文史”,擅长书法,“工隶楷”。谁也没料到,正是凭借功力深厚的书法,让他成为朝廷重臣。

贞观十二年(638年),唐太宗一直视为师长的大书法家虞世南去世了,这让他特别难过:“虞世南死后,再也找不到人谈论书法了!”大臣魏征听后,对他说:“褚遂良的字写得很好,下笔遒劲,有几分王羲之的感觉。”唐太宗喜出望外,即刻任命褚遂良为“侍书”。

褚遂良不仅书法水平一流,他的学识同样渊博。贞观十七年(643年),唐太宗疑惑地问褚遂良说:“舜造过漆器,大禹雕琢过切肉的砧板,当时劝谏舜、禹的有十余人,食用器物这样的小事,大臣们为什么苦谏呢?”褚遂良回答说:“不能鼓励奢侈。如果把精力放在雕琢上,会妨害农业生产;要是漆器流行起来,以后就一定有人会用金子、玉石来造器具。过分浪费,国家就离危亡不远了。所以诤臣必定劝谏事情渐发的开端,到它发展到极点,就没有什么可以再去劝谏的了。”唐太宗听了,不住点头。褚遂良总是这样旁征博引,谈古论今,令人信服,后来唐太宗感慨地说:“把道理讲好,也是要靠学识的。遂良博识,让人十分敬重。”

褚遂良不但学识渊博,性格也极为耿直,敢于坚持原则,有时连唐太宗的面子也不给。古代皇帝,每天的言行举止会被记录下来,作为史料留存,褚遂良有段时间就负责干这个。

u=1620982398,1596631377&fm=173&app=25&f=JPEG_副本.jpg

有一天,唐太宗问他:“你记的那些东西,我能看看吗?”

他回答说:“今天之所以设立我来记录这些,就是充当古时左右史官的作用,善恶必记,以使皇帝不犯过错。我还没听说过做皇帝的自己要看这些东西呢。”

唐太宗又问:“我如果有不好的地方,你一定要记下来吗?”他回答得十分干脆:“臣的职责承载在笔上,皇上您的言行我是一定会记录的。”

贞观十八年(644年),唐太宗想亲征高丽,平定辽东,褚遂良鉴于隋亡的历史教训,举谏说,不可远征,以防不测。唐太宗不听,褚遂良就再次上疏,认为皇帝亲征不合情理:“臣把史籍都翻了一遍,从古至今,当皇帝的还没有亲自去打辽东的,派大臣去打,倒是有此先例”,所以“派两名勇将,发兵四五万”就可以了。

然而,唐太宗一意孤行,结果损失惨重,以失败告终。在回师途中,唐太宗对劳师远征深表后悔,回来后提拔褚遂良为黄门侍郎,参与朝政。后来,又任命他为中书令,褚遂良成了唐代政坛上的重臣。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病重的唐太宗把长孙无忌与褚遂良召入卧室,对他们说:“当年汉武帝托孤于霍光,刘备托孤于诸葛亮,我以后的事,都托付给你们了。”又转头对太子李治说:“有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在,国家之事,我就放心了。”

褚遂良成为托孤之臣,是因为他是李治最强有力的维护者。前太子李承乾因罪被废黜,朝臣多认为九皇子晋王李治仁厚,是太子的不二人选,但唐太宗更喜欢四皇子魏王李泰。有一天,他对近臣说:“昨天青雀(李泰的小名)投入我的怀抱说:‘我到今天才得以成为陛下最亲近的儿子,此为我再生之日。我只有一个儿子,百年之后,一定为陛下杀了他,把王位传给晋王。’父子的伦理,原应当是天性,我见他这样,非常垂怜他。”大家听了,面面相觑,都没说什么,唯独褚遂良走上前说:“您也是君王。哪有执掌政权的君王,杀死自己的儿子,传位给兄弟的道理呢?”唐太宗幡然醒悟,当天立李治为皇太子。

李治即位后,对褚遂良非常感激,封其为河南县公,第二年又升为河南郡公。永徽四年(653年),褚遂良被拜为尚书右仆射(相当于宰相),执掌朝政大权。然而李治做梦也想不到,因为立皇后的问题,褚遂良成了他最大的绊脚石。

永徽六年(655年),李治想要废黜王皇后,册立武则天为皇后。有一天,他传召长孙无忌、褚遂良、李勣和于志宁四位重臣入内殿开御前会议。这些人事前得到消息,商议如何劝谏,但谁也不想放这头一炮,褚遂良主动请缨说:“我来吧。我奉先帝遗诏辅佐陛下,如果不尽愚忠,无脸去见先帝。”

.1.jpg

李治一开口,就把废后的理由提得很充分:“罪莫大于绝嗣,皇后久未生育,而武昭仪生有皇子,众位卿家意下如何?”没等别人开口,褚遂良第一个站出来说:“皇后系出名门,也是先帝为陛下所娶。先帝去世之际,曾拉着微臣的手说:朕现在将佳儿和佳妇托付给卿。当时陛下也在场,想必听得很清楚。臣没听说皇后犯了什么过错,岂可轻言废立之事!臣绝不会为了曲意奉承陛下而违背先帝的遗命。”

任凭李治如何解释,褚遂良就是不同意,当天的会议不欢而散。第二天,李治再次召集开会,褚遂良直言不讳地说:“陛下一定要改立皇后也可以,但请另选他人。武昭仪曾伺奉过先帝,人人都知道,又怎么能瞒得过呢?倘立她为皇后,天下人将会做何感想呢?”

这句话说到了李治的痛处,他羞愧得没说话。褚遂良却越说越激动:“愚臣触犯了圣上的尊严,罪该万死,只愿不辜负先帝的厚恩,哪里还顾性命。”说完把帽子摘了下来,还把上朝时执的手板放到台阶上,说:“还陛下这个手板,我要告老还乡!”李治大怒,命令侍卫直接把他架出去。

最终,李治不顾褚遂良等人的反对,册立武则天为皇后。褚遂良因为违背圣意,被贬为潭州(今湖南长沙)都督。显庆二年(657年),又贬到桂州(今广西桂林)任都督。武则天还不解气,不久又将他贬为爱州(治所在今越南清化)刺史。显庆四年(659年),褚遂良在流放中绝望地死去。

褚遂良身后,子孙后代长期流放爱州,直到数十年后,才被放还。

纵观褚遂良一生,得唐太宗赏识而平步青云,他的代表作《雁塔圣教序》也是太宗御制之文。而在太宗身后,褚遂良身为顾命大臣,最后为唐高宗、武则天所忌,最终客死他乡。

后世蒲松龄把诸遂良的故事写进聊斋,可见他是认可诸遂良的,蒲松龄也反对武则天当皇帝,而且他在端午节这一天飞升成仙,证明在蒲松龄看来,诸遂良跟屈原一样,是个忠义爱国的人,历史的诸遂良晚年被贬,处境跟蒲松龄笔下的穷书生一样,可惜真实的诸遂良病死了,而蒲松龄却给了他一个完美的结局

  选择打赏方式
微信赞助

打赏

支付宝赞助

打赏

标签:

精选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