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缜性格耿直却一生坎坷著神灭论宣扬无神论思想反对佛教的神不灭说曾有两次反佛论战第一次挫败王爷第二次挫败皇帝
2020-05-30 09:51:23 经典历史 retumu历史网 °c 繁体
A + A -范缜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道家代表人物、杰出的无神论者。范缜一生坎坷,然而他生性耿直,不怕威胁利诱,其哲学著作《神灭论》,继承和发扬了荀况、王充等人的唯物论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不朽作品。
范缜是南北朝时期的一位无神论的思想家,是唯物主义者。18岁就在有名的儒家大使刘献下求学。虽说,范缜家庭条件不是很好,甚至可以说贫寒。但他自身自律性特别高,在学习上非常努力,以至于老师都非常地喜欢他并很重视他。当时的刘献非常地喜爱这个弟子,所以在范缜要举行成年礼时,他亲自为她主持范缜的冠礼,来表达他对这个弟子的喜爱,这个在古代可以说,也是非常的有面子了。
范缜,因在名师下面求学,就有很多王公贵族子弟,他们衣食无忧,穿的也是锦衣绸缎,出行也有相应的豪华轿子接送。而范缜一般就是穿一些相对于还有点破烂的布鞋布衣,自己走去上学了。而范缜从来不曾觉得自己比别人低一等,他一心只扑在研究学问上。因而,他对《周礼》、《礼记》、《仪礼》尤其精通。
范缜为人非常地直率真诚,他有自己的独到的见解,也不会有所保留。而我从一些史书中也了解到对他的评价,说他“正直而不同凡响的言论”。导致了范缜在那些王公贵族子弟的心里对他有很大的意见,渐渐地他们也就远离了他。在我们的范缜26岁时,向上层领导仆射提出自己的政治见地,却一直没有得到相应的一个回应。那是的范缜是满心热血,失望而归。
后来,他依然坚持自我,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学问与能力。在公元479年,他终于有了主簿这个职位。后来一直步步高升,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最后坐上了尚书殿中郎的位置。因在永明年间,齐国和魏国交情非常好,两国就常常鼓励自己国家有才识的人多多进行一个交谈。范缜和自己的弟弟范云等有才之士先后都去了北朝的魏国,慢慢地他们的名声就传开了。
在公元494年。范缜晋升成了领军史,后来又升为了太守。那时对佛教的一个迷信已经到了可以说疯狂的一个地步。不论是王公贵族还是平民百姓都是一心向佛,不务自己的正业。范缜为了改变这一局面,马上下旨要把祭祀的神庙给废了,同时还不断地去劝说百姓对鬼神要理性看待,不要去相信什么鬼神。在公元500年,萧衍起兵造反,最后在途中偶然地与范缜相遇了。以前范缜和萧衍就互相认识,是老朋友了,于是在萧衍成功当上皇帝过后,就把范缜任命为了福州的太守。
在公元504年,范缜又被朝廷派去了建康,在那里,一般是被调过去京城的地方官员,都要去见那些前辈,而范缜却是去了被贬的王亮那里去。这样一来就让那些大臣们心里就有隔阂了,导致后面在他为官期间被人排挤,疏远。最后,因为和王亮的交往问题,被人告发,最后就被贬了,去到了广州。
在那时,佛教盛行,就连统治者也是,很多人为了取悦于统治者,也跟风。而范缜却坚持自我,即使得罪统知者也在所不惜。萧子良就是其中的一个,范缜就不信佛,所以就一直反对萧子良,这让萧子良十分生气。为了教训范缜,经常刁难他,可是范缜一直无动于衷。直到范缜在《神灭论》中再次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最后萧子良自己也辩不过范缜。想要用一些身外之物收买范缜。可是却没有如意。正是因为他有很高的学问,所以他才能够在当时那个时代,脱颖而出,和其他人都有着不一样的思想。
范缜撰写《神灭论》批判佛教,分四个层次论定人死而神灭。
第一层论形神关系。“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神之于质,犹利之于刃。形之于用,犹刃之于利。……未闻刃没而利存,岂容形亡而神在也”,这是确认形神相依,形存神灭,形谢神亡。
第二层论人物关系。“人之质,质有知也。木之质,质无知也。人之质,非木之质也。木之质,非人之质也”,这是确认神为人这种特殊形质的特殊功能。
第三层论生死关系。“死者有如木之质,而无异木之知。生者有异木之知,而无如木之质。……生形之非死形,死形之非生形,区已革矣”,这是确认神为在生的人的特殊形质的特殊功能。
第四层论知虑关系。“手等能有痛痒之知,而无是非之虑。是非之虑,心器所主”,这是确认神所然包含知和虑两种构成部分,但虑却是在生的人的特殊器官的特殊功能。
范缜由此论证,神既为在生的人的这种特殊形体中特殊器官的特殊功能,它自当会随着人这种特殊形体和它的特殊器官的消亡而消亡,因而,他坚持“神灭”论。
范缜的论证无疑透显着科学认知的精神,这是中古前期难得一见的对人的生死问题的理智态度。范缜依其无神论的自然观,不仅把人的生死问题归之于自然生化过程中的偶然禀赋,而且把人的贫富贵贱也予以自然化与偶然化。范缜对世间苦难问题所持的态度,近于东汉时期的王充,已偏离儒家之学。
魏晋以后至南北朝时期,佛教渐盛。佛教宣扬“三世轮回”、“因果报应”、“灵魂不灭”。像东晋高僧慧远就力主“形尽神不灭”,认为世间有一个精神实体“神”的存在;南朝宋宗炳、南朝齐梁沈约等都曾撰《神不灭论》,倡导“精神不灭,人可成佛”……这样的思想成为了当时社会上的主流。不过,也有少数人对此不以为然,大唱反调,声称“神灭”、“无佛”。写下《神灭论》的范缜便是突出的代表。彼时,围绕着他的《神灭论》,齐、梁两朝曾就有关形神问题进行了两次大辩论:第一次是在南朝齐武帝永明年间,范缜一个人单挑以齐武帝的二儿子竟陵王萧子良为首的佛门信徒。萧子良问范缜说:“你不信因果,那怎么解释世间会有富贵贫贱之分?”范缜回答:“人生如同树上的花同时开放,随风飘落,有的花瓣由于风拂帘帷而飘落在厅屋内,留在茵席上;有的花瓣则因篱笆的遮挡而掉进粪坑中。殿下就犹如留在茵席上的花瓣,下官就如落于粪坑中的花瓣。贵贱固然不同,但哪有什么因果呢?”
这里,范缜用自然论的偶然论来说明,人生富贵贫贱,不过是偶然际遇,跟佛教宣扬的因果报应无关。虽然机智,但并未击中敌论的要害;萧子良尽管难以反驳,却颇不以为然。于是,范缜乃着手写作《神灭论》初稿,主张“形神相即”,人的形体和精神是不可分离的;“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随着人的形体朽亡,其精神也将消逝。明确反对“神不灭论”和“因果报应”。此论一出,朝野哗然,萧子良组织群僧、朝臣进行驳斥,都无法使范缜理屈。佛门信徒、太原名士王琰写文章嘲讽范缜说:“哎呀!范先生,你竟然不知道你祖先的神灵在什么地方!”被范缜反唇相讥道:“哎呀!王先生,你既然知道你祖先的神灵在什么地方,怎么不自杀去追随祖先的神灵呢?”问得王琰哑口无言。第一次论战,范缜虽然是以一敌众,但仍明显占据上风,赢得了胜利。第二次大辩论发生在萧衍建梁称帝后。我们都知道,梁武帝萧衍在历史上以佞佛著称,他曾三次舍身同泰寺,均让群臣花重金来赎回自己;还下诏钦定佛教为国教。这样一位皇帝,自然无法坐视范缜的“反佛”言论而不顾。于是,萧衍乃亲率群臣、众僧再次对范缜的《神灭论》进行驳斥,参战的在文献上留下姓名的就有64人,也就是说,范缜是一个人单挑至少64人,而且是以皇帝领衔的豪华天团。即便面对如此高压和围攻,范缜也毫不退缩,他将《神灭论》改写成宾主问答体,把对方的种种责难,通过答辩的形式,逐一进行驳斥。例如,针对范缜“形神相即”的主张,当时信仰佛教的学者曹思文提出了“形神相合”的理论,认为形与神是可以分开而独立存在的,生是形与神“合而为用”,死则“形留而神逝”,尸体留下了,“神”则可以转移到别处去。对此,范缜针锋相对地提出了“形质神用”的主张,认为形是本质,是第一性的;神是作用,是第二性的。没有了形,神也就不复存在。为了更好地说明自己的观点,他打比喻说:形与神的关系,就像刃与利的关系一样,有刃就有利,有利就有刃,离开了刀刃,就不会有锋利,离开了锋利,也无所谓刀刃。既然没有“刃没而利存”的现象,又怎么会“形亡而神在”呢?信仰佛教的大臣萧琛用“钝刃”来驳斥范缜,认为刀刃钝了以后,“利灭而刃存”,既然刃与利“不俱灭”,形与神自然也“不共亡”。这一驳难显然是无法成立的,因为刀既钝就无刃,有刃就有锋利,无锋利就不是刃。“钝刃”之说自相矛盾,反而从反面证明了范缜的观点。所以范缜说:萧琛本意请战,反而成了我的援兵。第二次论战最终结果谁胜谁负,文献未有说明,但从此在中国历史上,有关形神问题的争论几乎再未掀起波澜,可见此次论战规模之大,影响之深。而梁武帝萧衍的佛性义不持“精神”永存说,而主“神明”不断论,正与此次论战有关。无论如何,范缜以一己之力挑战当时社会的主流观念,挑战权贵乃至皇帝,其辩才无双自不待言,其意志与勇气更让人钦佩,其风采千余年后,仍令人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