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随心看

历史趣闻杂谈 揭秘红楼梦 中国历史 抗战历史 经典故事 历史战争 英文历史 历史纪录片
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历史> - 正文

一门五帝,最低调的皇帝唐睿宗李旦,为什么做出三让皇位?他最终结局如何?

2020-05-30 09:53:18 经典历史 retumu历史网 °c 繁体
A +  A -
皇帝作为古代封建社会统治阶层的顶端,可以说是所有人都向往的位置,然而在唐朝时期有位皇帝却三让皇位,这是为何呢?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一门五帝,最低调的皇帝唐睿宗李旦…

皇帝作为古代封建社会统治阶层的顶端,可以说是所有人都向往的位置,然而在唐朝时期有位皇帝却三让皇位,这是为何呢?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一门五帝,最低调的皇帝唐睿宗李旦,为什么做出三让皇位?他最终结局如何?

15dacefb148b4e25957ef8f6d0519480.jpg

说李旦“一门五帝”,确实是表述一个史实。在所有的中国帝王当中,有做过皇帝的父亲者并不稀奇,大多数皇帝的父亲也是皇帝;但是,同时又拥有一个也做过皇帝的母亲就不多了。父母都做过皇帝的,历史上只有唐朝的睿宗皇帝和中宗皇帝兄弟俩。睿宗更加与众不同的是,他的三个哥哥(均武则天所生)都被立过皇太子,年长的两位都没能够即位;他自己的儿子中也是长子与帝位无缘,最终是三郎继位做了皇帝,即玄宗李隆基。父亲是皇帝(高宗李治),母亲也是皇帝(武则天),一个哥哥是皇帝(中宗李显),自己是皇帝(睿宗),儿子也是皇帝(玄宗李隆基),是为“一门五帝”;睿宗本人和哥哥李显一样,虽然都是两度登基称帝,但与哥哥不同的是,他的儿子也是皇帝,因此,李旦堪称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六味地黄丸”。

唐睿宗李旦,少年时,名李旭轮,是高宗李治的第八子(武氏幼子),中宗李显同母弟。李旦这一生,充满着波折诡谲,却也不失荣华:他两度登基,三让天下(其中两次让帝位,一次让皇太子位),皇帝也做了八年。

85ad9e352b134992a0a6b631ea2f0b56.jpg

李旦生于长安蓬莱宫含凉殿,六个月大的时候就被封殷王,遥领冀州大都督、单于大都护、右金吾卫大将军。史书说“谦恭孝友,好学,工草隶,尤爱文字训诂之书”,看起来,若生在今天,也是学霸一类的人物。乾封元年(公元666年),改封为豫王。总章二年(公元669年),改封冀王。这一年,他把自己名字当中的“旭”字去掉了。上元二年(公元675年),改封相王,并封右卫大将军。永隆二年(公元681年),改名为“旦”,改封豫王。

睿宗李旦最有名的还是他三让天下的典故,虽然让了天下,失去了皇帝那至高无上的尊荣,但他若无此举,莫说是当皇帝,就算是齐家保身也是困难。睿宗是在嗣圣元年(公元684年)春二月七日,第一次让出帝位,这是其父高宗皇帝死后的第二年,他取代了李显,此时的李旦才二十二岁。景云元年(公元710年),唐中宗李显死后,他于当年六月二十四日,取代中宗遗子少帝李重茂,第二次登基。

先看李旦的第一次登基:武则天在洛阳宫中,将即位不到两个月的李显废除。第二天,作为武则天幼子的李旦便荣登大宝。李旦继位后,王妃刘氏被立为皇后,长子永平郡王被立为皇太子,年号为“文明”,并大赦天下。但除此之外,他什么都不能做,只是个傀儡,不能上殿听政,不能居于正殿,更不能对太后武则天说“不”,国家大事,都是母后说了算。同年,武则天改元“光宅”等,一年换用三个年号,从这里,我们就能看出,武则天对朝政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掌控。随后,徐敬业扬州兵变和宗室越王起兵,给了她杀鸡儆猴的机会。武则天为防激变,在铲除异己的同时,假意还政,麻痹李唐宗室及忠于李唐的大臣警惕之心。

垂拱二年(公元686年)正月,武则天迫于舆论压力,下诏还政于帝。李旦深知其中利害关系,为求自保,决不同意,武则天得以继续把持朝政。为表示对皇帝的尊崇,武则天将李旦的几个儿子都封为王。却把实权牢牢抓在自己手中,国家政治事务全由武氏一人专决,李旦实际上是个傀儡皇帝。

4cedbc77631643e59dcce7b5ed3377c9_副本.png

永昌元年(公元689年),武则天开始使用周历。同时,改元为载初(公元689年)。这一年,武则天开始使用了自己的新名字--曌。从此,为了避讳,发布的诏书就改称“制书”。为了配合武则天,不久有数万人上表请愿,请求武则天改朝换代。当时,宗室和朝廷大臣中的反对派,纷纷遭杀戮和灭门,武则天已势不可挡。因此,李旦上表请求武则天登上大宝,并自请改姓为武,由皇帝降为皇嗣。其具仪一比皇太子,但是没有皇太子的名分。此举虽然窝囊,但却让他得以保身。睿宗第一次登基后的一让天下,就这样完成了。其结果是他的母亲成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皇帝。

作为皇嗣的李旦,日子过得也不那么安稳。不知什么原因,李旦被武则天宠信的宫婢韦团儿构陷。韦团儿告发,李旦的两个妃子刘氏与窦氏行厌蛊妖法,诅咒武则天。结果,在长寿二年(公元693年)正月初二,刘氏与窦氏进宫朝见武则天之后,就被处死,秘密地埋在宫中,无人知道她们的下落。李旦再次即位以后,对二人都是招魂而葬。对于两个妃子的突然失踪,皇嗣也不敢发问,在母后面前,泰然自若,好像从来没有什么事发生。隐忍自处,以保全身家性命。

圣历元年(公元698年)三月,武则天将废为庐陵王的李显从房州召回。而李旦则“数称病不朝,请让位于中宗。”可以看出,李旦称病只是一个借口,他是不愿意陷入和皇兄的政治较量中。按照长幼的次序,兄长被迎接回到宫中,就表明母后还是有意把兄长选立为皇位继承人的。结果,李旦这次以皇嗣身份让位皇兄李显为皇太子,自己再次被封为相王。避免与皇兄冲突,虽然让出了荣华,但却保护了自己。

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张柬之等发动政变,杀死二张兄弟,逼武则天退位,拥立太子李显复位,史称唐中宗。中宗李显封李旦为安国相王,拜太尉,以宰相身份参预国政。,李旦不久便请辞。由于李旦的谦让,他在中宗复辟以后的政治旋涡中,虽然屡屡遭受猜忌也能够保得平安。李显虽然为帝,但对于李旦并不忌讳,盖因李旦不贪慕荣华之故。

景云元年(公元710年),唐中宗李显驾崩,中宗四子少帝李重茂登位,改元唐隆。李旦的三子李隆基与太平公主等联络禁军将领,拥兵入宫,将韦后诛杀,迫少帝李重茂逊位,史曰“唐隆之变”。六月二十四日,唐睿宗复辟于承天门楼,大赦天下,与其子李隆基一起铲除了韦皇后一党的势力。李隆基被立为皇太子。

延和元年(公元712年)七月二十五日,由于唐睿宗无法面对李隆基与太平公主的争端。为了求得政治的稳定,他决定以禅位终结自己这次短暂的帝王生涯。三郎李隆基受禅为帝,是为唐玄宗。唐睿宗自称“太上皇”,每五天在太极殿接受群臣的朝贺,仍自称“朕”,三品以上除授,及大刑狱,仍然自决,命令称诰、令;而唐玄宗每日受朝于武德殿,自称“予”,决定三品以下除授,及徒罪,命令称制、敕。后来,玄宗发动“先天政变”消灭太平公主一党,睿宗才彻底放权。

我认为,唐睿宗李旦作为皇家子女,虽有机会登基,但他更能够看清局势,深谙当时政治力量庞大且动乱,自己不宜在中间搅和的道理,否则性命难保。李旦的一生都在退让,不仅仅是因为母亲武则天的杀伐果断,其性格中的软弱与无能也是一重要因素,毕竟这样的性格决定了他无法在皇位上做出一番事业,他也不适合当皇帝。

开元四年六月二十日(716年7月13日),病逝于百福殿,享年五十五岁。同年十月,葬于桥陵。一代传奇就此谢幕。

综观睿宗的三次让天下:一让母亲,系情非得已;二让皇兄,是事出有因;三让儿子,愿晚年平安。不过,睿宗三让天下,均保自己身家平安,有惊无险。司马光说他“相王宽厚恭谨,安恬好让,故经武、韦之世,竟免于难。”

正是唐睿宗的第三次让天下,才有了其后的“开元盛世”。

  选择打赏方式
微信赞助

打赏

支付宝赞助

打赏

标签:

精选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