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犯人被流放,衙役都抢着要干这活,尤其是女囚,原因很现实
2020-06-01 09:40:25 经典历史 retumu历史网 °c 繁体
A + A -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对于犯人的处置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古代犯人被流放,衙役都抢着要干这活,尤其是女囚,原因很现实。
据相关史料记载,早在隋朝的时候,以徒流刑为中心的笞、杖、徒、流、死五刑制便已正式确立下来了,此后,流放更是一直存在于各朝的刑律当中,一直到清朝末期才得以被废除,其存在历史也历经了几千年余久。尽管历朝历代的刑律或多或少有一些不同,但在流放地点的选择上,基本都是选择在那些地处偏僻,甚至是在那些荒无人烟的地区。总之,无论是在哪个朝代,被流放的犯人往往是需要长途跋涉近千里,而且他们手脚还带着枷锁,在长期的风吹日晒中,这些囚犯们的身体日益消瘦,精神上也深受煎熬,一些忍受不了痛苦的流犯,宁可愿意自行了断,也不愿意面对这段痛苦万分并看不到尽头的旅途。
古代著名的六大发配地
流放,看着并没有那么痛苦,但实际是是仅次于死刑的一种刑罚。古代交通不发达,流放意味着长途跋涉;犯人身上带着枷锁,行动不便,痛苦难当;流放一般是偏远之地,流放原则是“南人发北,北人发南”,南人流放到北边,北人流放到南边,故意让犯人水土不服;流放地生活条件恶劣,吃不上,喝不上,住不好,医疗条件几近于无,许多人熬不到徒刑期满,就无奈见上帝去了。
中国有落叶归根的传统,让犯人死在异地他乡,也是对犯人的一种惩罚。
早在三皇五帝时代,流放之刑就已经有了,历史上记载的流放故事有很多。史载“流共工于幽州”,幽州就是现在的北京一带,在远古时期是荒凉之地,共工就被发配到这个地方。“仲舒下吏,夏侯囚执,眭孟诛戮,李寻流放,此学者之大戒也”,西汉的大儒李寻被流放敦煌郡。
古代有著名的六大发配流放地:
其一,湖北的房陵,曾流放过两位皇帝、十位王爷、一位驸马和一位丞相,是最有名的流放地;
其二,海南的崖州,包括唐朝宰相李德裕、北宋大诗人苏东坡、宋朝宰相丁谓、大学士胡诠、元朝宰相王世熙在内的至少十五位名相、贤臣、学士被发配至此生活;
其三,广东的潮州,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曾流放至此,这个地方的瘴江因为韩愈大名改为韩江;
其四,黑龙江宁古塔,包括明朝兵部尚书张缙彦在内的明清两朝数万大臣曾流放至此;
其五,贵州的黔州,唐朝名相长孙无忌、唐高宗太子梁王李忠、唐太子李承干等名流皆流放至此。
其六,河北的沧州,因为《水浒传》林冲发配沧州而闻名。
在囚犯眼里,流放是一个痛苦万分的过程,但在衙门当差的那些人眼中,这可是一个香饽饽的活啊,特别是在押送那些女囚犯的时候,他们都一个个的争着抢着要去押送,即使押送的路途十分遥远,即使有着每天必须要走够50余里的规定,他们还是乐此不疲,这其中的原因又是为何呢?
原因有三。首先流放这个刑法很多都被用在了达官贵人身上,这些人大多出生在繁华的城市中或者独霸一方,流放几千里对这些人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很多人可能走不到终点就死在了流放的路上。犯人是否可以或者走到流放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衙役,他们的态度决定了犯人的生死,为此犯人的家属会给予衙役一些好处。相当于出去一趟走走路,就可以挣到一笔价值不菲的外快。
其次,衙役的生活非常的清苦,他们没有官身在衙门里属于最低等的存在,面对衙门里的所有上司,不仅要起早贪黑的查案维护治安。有时发生突发情况还得半夜起床为县令奔走办事。看押犯人流放就没有这么多事情了,行程作息非常的规律没有那么多的制约。路上路过一些城镇时也可以自作主张偷懒一下,二者相比较押送犯人这个活干起来还是非常舒服的。
最后为什么说衙役们对女囚犯格外的热衷呢,主要是女子身体不像男囚犯一样强壮,对于那些大户女子来说更是如此。她们身体吃不消每天长时间的赶路,所以他们的家人可能会让下人带着一些食物和盘缠来跟随,而路上的衙役因此也会被好吃好喝的供着。
基于以上原因,所以很多衙役会争着选择押送流放犯人的活,而女性囚犯里边隐藏的利润更高,让衙役们趋之若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