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随心看

历史趣闻杂谈 揭秘红楼梦 中国历史 抗战历史 经典故事 历史战争 英文历史 历史纪录片
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历史> - 正文

康熙和雍正都重用的汉臣张廷玉,究竟有何本事?最后结局如何?

2020-06-06 11:54:25 经典历史 retumu历史网 °c 繁体
A +  A -
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大臣,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康熙雍正都重用的汉臣张廷玉,究竟有何本事?最后结局如何?有清一代,能够配享太庙的汉臣只有张廷玉一人,是他做过什…

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大臣,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康熙和雍正都重用的汉臣张廷玉,究竟有何本事?最后结局如何?

有清一代,能够配享太庙的汉臣只有张廷玉一人,是他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还是建有军功战功?显然,两者都不是,说到底,就是张廷玉运气好,对上了雍正帝的脾气,要说功劳他和后来的、等人无法相比。

但话又说回来,张廷玉确实也办过不少事,尤其是雍正刚继位时为他解决了很多难题。雍正二年,张廷玉负责的《圣祖仁实录》初审稿已经出来,张廷玉在这本书上可没少花心思。对于帝的事情张廷玉坚持“大事吹嘘,小事不提”的原则,这让雍正十分满意。

7e38a9e57c604be0a78d2f742b901f21.jpg

让雍正更加满意的是,张廷玉对于康熙晚年众皇子夺嫡的事情进行了描写,夺嫡中的诸皇子们或多或少都有些缺陷,让读过这本书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来他们都不是当皇帝的料。夺嫡引发的事件也被张廷玉描写得血雨腥风、祸国殃民,从而衬托出没有明里参与夺嫡的雍正帝是多么的英明神武。

按惯例,编纂先朝实录,肯定是要当朝皇帝写个序言什么的。雍正帝抓住这个机会,连夜奋战,写出了一篇十分有政治意义的《朋党论》,可以说为朝廷打压朋党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机灵的张廷玉在雍正帝当朝演讲完这篇《朋党论》后,马上将它刊印发往各省。

这么说吧,只要是稍微懂得点政治常识的人,一看见这篇《朋党论》,马上就明白了皇八子胤禩这下要倒霉了。果然,不久后雍正帝就指示隆科多彻查胤禩的党羽,该抓的抓,该关的关。

雍正三年,雍正帝守孝期满,按惯例,他刚继位时所册封的四位协助辅政的大臣就应该要主动请辞了。张廷玉知道雍正帝早就有意处置胤禩了,于是就递了一封协理大臣请辞的折子。第二天早朝,雍正帝就拿着张廷玉的折子与朝臣商议。四位协理大臣当场请辞,雍正马上便答应了。

但是当总结到几位协理大臣这三年来的功过时,雍正帝表扬了皇十三子、马齐、隆科多三人,着重提出胤禩在这三年里光拿钱不干活,地批评了他。从这个时候开始,胤禩逐渐开始走上了政治的下坡路。

从雍正三年到四年的短短一年中,胤禩和他的党羽多次被降罪。在全国昭示胤禩集团的罪状时,胤禩的罪状多达四十余条,之后被圈禁。没过几个月,胤禩便死在了禁所,官方给出的死因是得了怪病,呕吐不止而死。

张廷玉很善于总结经验,对这段时期发生的事情冷眼旁观,只要雍正帝向他问其谁,那谁就要倒大霉。

张廷玉能得到康熙和雍正的重用,说明他确实有才华、有能力。但有才华的人有一个毛病,容易激动,且眼光很高。他对工作的要求很严厉,一旦工作中出了问题,他就十分激动。

u=3090814941,187640381&fm=26&gp=0_副本.jpg

比如,乾隆刚即位,要在天子学堂,讲学一次,还要恢复古礼,张廷玉却上书说,古礼臣等不敢接受。

后来大臣们上书要求改革科举制度,张廷玉也不同意,大臣们又提出土地改革,张廷玉又认为很难实施不同意。

张廷玉还时不时的讥讽其他大臣,比如鄂尔泰有一次脱帽乘凉,不知把帽子放在哪里为好,张廷玉就说还是把帽子放在自己头上为好。弄得鄂尔泰很不高兴。

在吏部时,张廷玉还惩治了老奸巨猾的张老虎,当时朝中大臣们都来给张老虎讲情,但张廷玉根本不买账,因此得罪了不少人。

张廷玉爱激动,为人严厉的性格,使得他既得罪了同僚,也得罪了皇帝。这样张廷玉不仅和同僚之间关系紧张,而且与乾隆之间也产生了嫌隙。

张廷玉在朝廷弄得大家都不愉快,气氛也很紧张。

一个人能力再强,水平再高,人际关系出了问题,是很难被重用的。

这是乾隆最后削了他的爵,让他告老还乡的一个重要原因。

满汉之间的矛盾

乾隆让张廷玉告老还乡,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为了调和满臣和汉臣之间的矛盾。

清朝是满族人统治的,但当时朝中也有很多明朝投降的汉臣。汉臣的文化水平确实又比满臣高,为了清朝的发展,因此清朝皇帝不得不用一部分有文化的汉人。张廷玉就是汉臣中才华出众的一位。

由于张廷玉在康雍时期对朝廷的贡献很大,因此他官至首辅,这使满族大臣们很不满意,满汉之间的矛盾也加深了。乾隆为了调和满汉之间的矛盾,把张廷玉在内阁的排位放在了满臣之后,但又把他在吏部的排位,放在了满臣之前。

原本满臣和汉臣之间就存在矛盾,乾隆的做法不仅没有调和满汉之间的矛盾,反而加剧了满汉之间的斗争,他们彼此之间都互相不买账。

张廷玉自然也是不服气,所以以年老为由提出来退休归乡,没想到乾隆居然同意了。于是张廷玉又提出要乾隆给个凭证,证明当年雍正曾要张廷玉配享太庙。

配享太庙就是朝廷对于有功之臣的奖赏,一般是指在大臣去世后,在太庙旁边的配殿供奉该大臣的牌位。

乾隆听后很不高兴,但碍于先皇意愿,还是给张廷玉写了诏书。张廷玉心高气傲,没有亲自谢恩,只是写了一个折子谢恩。

这下真的惹恼了乾隆,传旨要他回奏。可是圣旨还没传达,张廷玉就已经来到宫中谢恩。乾隆心想,定是军机处泄漏消息,十分不满,责备了军机处。接着乾隆就下令削了张廷玉的爵位。

u=457846746,3655179891&fm=26&gp=0_副本.jpg

满汉之争一直是清朝朝廷难以解决的固症。几位皇帝想调和矛盾,都无法解决。张廷玉当然也知道,这也是他为什么在晚年时,提出来退休的原因。但即便如此也逃脱不了被削爵的命运。

不过乾隆也没有做得太绝对,当时朝中满臣还要求取消张廷玉配享太庙的待遇,乾隆经过考虑并未同意,只是削了张廷玉的爵位。

满汉之间的争斗,是张廷玉晚节不保的主要原因。

张虽然远离了权力的中心,但有一件事,却是他一直放心不下的,那就是自己能否配享太庙。虽然有雍正的承诺在,可是官场之中,难免人走茶凉,万一乾隆忘了或反悔怎么办?那自己的脸岂不丢大了?

张廷玉越想越不放心,他决定冒险向乾隆寻求一个自己能配享太庙的保证。面对这位年过七十老人的乞求,乾隆心里虽有些不自在,但还是同意了。

这下,张廷玉可是放心了,但他接下来所做的事,却让他追悔莫及,因为得到皇帝的承诺后,照理说他应该和乾隆谢恩。谢恩这种事,当然要本人去才有诚意。但张千算万算,还是在这件事上懈怠了。他自认为大事已成,只需由儿子出马谢恩即可,没准还能借这个机会,让乾隆认识一下自己的孩子,万一将来还能加以提拔......

事与愿违,张廷玉的儿子去谢恩后,被乾隆一顿臭骂,这原因自然不难解释。哦,得到我的承诺后就不当一回事了?有始无终,这简直是从内向外,不把我这个皇帝放在眼里啊!

正当乾隆决定拟旨将张廷玉好好挖苦一番时,张廷玉却火速赶来了。乾隆有些吃惊,紧接着,他突然想到,自己发火的时候,张廷玉的门生协办大学士汪由敦就在场,汪还为张求情。看来,张会做出这番举动,一定是汪提前把消息捅给了张家人。

12d74b19d303470caaff2bdf48541360_副本.png

这下,乾隆更是火冒三丈,他本来就为张对自己不恭敬的态度颇有不满,汪泄密的事情,正说明了张在朝廷中党羽众多,即使其离职,也不见会有消退之势。皇帝的喜怒哀乐,让这些朝臣看的一清二楚,对于一个专制君主来说,这实在不是什么好事。于是,一个更大规模的“倒张”计划,开始在乾隆心中酝酿了。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乾隆去五台山巡视,出门前因为张廷玉未向自己下跪,而恼火万分,丝毫不顾及张的年龄以及自己之前对张的优容。乾隆当场斥责张的行为,面对众人,张羞臊极了。

这还不算完,张曾给乾隆的侄子永璜当过老师,永璜早逝,祭礼刚结束,他就请乾隆返回京城,结果又遭乾隆责骂。此时,张廷玉已入惊弓之鸟,惶惶不可终日。“配享太庙”的身后事,成为了他唯一的希望。

乾隆对此也是了然于心的,为了彻底折磨跨张廷玉,他自己假装公正,将张配享太庙的事情交给九卿去讨论。朝臣们闭着眼睛都能猜出乾隆的心思,自然不肯触这个晦气,于是纷纷请求罢张廷玉配享太庙。

九卿的决定,成为了压垮张廷玉的最后一根稻草。虽然后来还有人告发他的亲属与反清复明有关联,但也比不上这件事。朝臣亲眼目睹乾隆对待张廷玉之手段,唯恐避之不及,纷纷远离张家,张廷玉郁郁而终。通过折磨张廷玉,乾隆成功的强化了自己至高无上的权力。日后,为了显示自己的宽大,乾隆又宣布允许张配享太庙。可是,这一决定除了给他带来仁德的吹捧之词外,似不会再让张家辉煌了。

伴君如伴虎,张曾试图超越这个潜规则的束缚,但最终仍未如愿,而是在乾隆的连环打击下,坠入命运的深渊。

  选择打赏方式
微信赞助

打赏

支付宝赞助

打赏

标签:

精选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