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随心看

历史趣闻杂谈 揭秘红楼梦 中国历史 抗战历史 经典故事 历史战争 英文历史 历史纪录片
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历史> - 正文

皇太极死后有八个儿子可以选择为何最终却是福临成为了皇帝?顺治帝继承皇位最终实现了初步的集权

2020-06-08 16:15:45 经典历史 retumu历史网 °c 繁体
A +  A -
清太宗皇太极驾崩,由于未预定储嗣,所以在这一突发事件后,在其第十四弟掌正白旗的和硕睿亲王多尔衮与其长子肃亲王豪格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皇位之争。争夺者双方势均力敌,相…

清太宗皇太极驾崩,由于未预定储嗣,所以在这一突发事件后,在其第十四弟掌正白旗的和硕睿亲王多尔衮与其长子肃亲王豪格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皇位之争。争夺者双方势均力敌,相持不下。为何最后是顺治帝继承皇位呢?

下载 (2)_副本.jpg

1643年9月,大清皇帝皇太极突然去世,生前并未确立继承人,引发新一轮的权力斗争。太宗长子肃亲王豪格与太祖十四子睿亲王多尔衮争夺皇位,最终皇九子福临登基称帝,是为顺治帝。此后,多尔衮把持朝政,将豪格迫害致死;多尔衮死后,顺治帝清算了依附于多尔衮的宗室。顺治帝改革八旗制度,由皇帝亲自统领上三旗,确立了皇权独尊的地位,结束了自努尔哈赤以来满洲贵族长达七十年之久的权力斗争,清朝进入君主集权时代。皇太极去世时有八个儿子可供选择。他为什么选择福临?

事实上,这是从各个方面考虑的。51岁的皇太极于1643年9月去世。由于突发事件,皇太极没有留下任何关于继承人的遗嘱。在这种情况下,清朝内部发生了关于王位继承人的内讧。当时,最有利的继承人是皇太极的兄弟多尔衮,他在皇太极时代多次立功,并赢得了正白旗和镶白旗的支持。

皇太极死后,一些人建议多尔衮继承王位。然而,代表皇室的官方黄旗和镶嵌的黄旗不同意,两旗的官兵要求皇太极的儿子应该被安置成功。皇太极的长子豪格是最大的竞争对手,当时豪格34岁,比多尔衮大。然而,多尔衮并不同意豪格的继任,因为豪格和多尔衮有很大的矛盾,而且豪格也因其战功卓著而闻名。

如果豪格掌权,多尔衮的生活肯定会很艰难。因此,多尔衮坚决反对霍格继承王位,理由是他母亲的出生太低。双方发生了争吵,两个白旗和两个黄旗之间有可能发生冲突。此时,郑亲王·杰尔汗提出了一个折中方案:皇太极的其他儿子将继承王位,多尔衮将负责辅助行政。

下载_副本.jpg

对于这两面黄旗,只要是皇太极的儿子,不管是豪格。结果,豪格失去了两面黄色旗帜的支持,不再自信地说话。至于多尔衮,辅政的实权非常大,这对于多尔衮来说已经足够了。最严重的问题已经出现。皇太极有八个儿子,不包括长子豪格和其他七个儿子。他们是:叶伯虎、朔赛、昌树、福临和其他人。其中,福临不是第一个儿子,而是第九个,上面有几个兄弟,下面有两个兄弟。然而,为什么最终选择了福临?这与福临的出生有关。福临的母亲庄妃,也就是后来的孝庄太后,是蒙古贵族。

自清朝建立以来,它一直非常重视满族和蒙古族之间的婚姻,并建立了蒙古血统的皇帝,这有利于蒙古部落的团结。从母亲的出生来看,庄妃是五大幸运儿之一。福临是五个福晋孩子中唯一的蒙古血统的孩子。凭借母亲的身份和自己的血统,年仅6岁的福临继承了顺治的王位。

由于小皇帝只有6岁,多尔衮和齐尔加朗负责辅助行政。从表面上看,清朝的王位问题已经顺利过渡。事实上,清朝的基本国策发生了变化。在皇太极的时代,虽然清朝的贵族经常去南方,但是他们没有想到要进入这个习俗。因为包括皇太极在内的中原人口太多,大多数清朝贵族担心他们无法统治人口众多的中原。

相反,投降明朝官员积极鼓励南进,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对比。皇太极死后,多尔衮拥有了实际的权力,多尔衮显然倾向于南下。第二年,李自成带领农民军进入首都,明朝崇祯皇帝自杀了。多尔衮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来聚集几乎所有可能聚集在南方的军队。

在著名的山海关战争中,多尔衮与吴三桂击败了李自成的军队。后来,多尔衮进入紫禁城,清军成功进入。顺治皇帝将其首都从沈阳迁至北京,清朝开始逐渐统一全国。当时,李自成也控制了陕西、甘肃等地,而张钟弦控制了四川。明朝的残余势力仍然控制着该国南部的一半,并建立了富王作为新的皇帝。清朝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下载 (1)_副本.jpg

顺治帝是各派势力平衡的产物

太宗生前没有确立储君,引起了新一轮的权力斗争。豪格、多尔衮是皇位最有力的争夺者。豪格是太宗长子,封为和硕肃亲王,是清廷第一位皇子亲王;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封为和硕睿亲王,清廷迅速分裂成两大阵容。一是皇子党。豪格是正蓝旗旗主,郑亲王济尔哈朗是镶蓝旗主,明确支持豪格。同时,太宗执掌的正黄旗、镶黄旗旧部明确支持豪格。豪格拥有四旗势力。

二是皇弟党。多尔衮、多铎、阿济格是一母所生,三兄弟执掌两白旗,“英亲王阿济格、豫亲王多铎劝睿亲王即帝位”。三是代善家族中立,代善家族执掌两红旗,不做表态。无论谁继位,对代善家族影响不大,代善子孙对皇太极不满,倾向于支持多尔衮。

朝堂之上,豪格、多尔衮两党争执不下,最终太宗旧部两黄旗大臣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两黄旗大臣明确表态“先帝有皇子在,必立其一。”豪格、多尔衮谁继承皇位,都会遭受另一派的反对,两黄旗大臣主张册立皇子,豪格不是太宗唯一的儿子,皇九子福临继位出于各派势力平衡的考虑。最终,济尔哈朗、多尔衮成为摄政王,豪格被排除出权力核心圈,为其悲剧的命运埋下了伏笔。

u=3371169177,2077972578&fm=26&gp=0_副本.jpg

多尔衮独断朝纲

顺治帝继位后,代善子嗣并不甘心,他们对皇太极充满了怨恨。郡王阿达礼与贝子硕托试图谋废福临拥立多尔衮,被代善、多尔衮告发后处死。太祖第十一子巴布海夫妇也牵涉谋反案中,被处死,“巴布海及其妻并子阿喀喇皆坐死”。顺治帝即位伊始,一位郡王、贝子及皇叔就因权力纷争而被处死,注定了清廷权力斗争日趋残酷。

多尔衮摄政伊始,就控制了清廷的军政大权,残酷迫害豪格集团。顺治四年,济尔哈朗“以府第逾制”被剥夺辅政资格;第二年,宗室屯齐、尚善、屯齐喀等诬告济尔哈朗,称其与大臣合谋拥立豪格,知情不报,降爵为郡王。作为皇位直接竞争者,豪格命运更加悲惨。顺治元年,多尔衮以豪格中伤摄政王,将其夺爵,随后复封为亲王。顺治五年,平定张献忠的豪格凯旋而归,却被以“徇隐部将冒功及擢用罪人扬善弟吉赛”的罪名关进监狱,豪格死于狱中。太宗集团最具有实力的两位亲王一死一废,遭到沉重打击。

同期,多尔衮极力扶植个人势力。他本人先后封为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成为清朝事实上的统治者,同母兄阿济格封为英亲王,子劳亲深受多尔衮喜爱,也封为亲王;同母弟多铎封为和硕豫亲王,被晋升为辅政叔德豫亲王,取代济尔哈朗成为清廷二号人物。多尔衮兄弟三人皆封亲王,在清廷炙手可热。

同时,多尔衮重要被太宗打压的宗室。代善之孙阿达礼因公开谋逆,支持多尔衮而死,弟弟勒克德浑被恢复了皇族身份,封为多罗贝勒,南征后册封为郡王,世袭罔替;褚英第三子尼堪、太祖第七子阿巴泰的三子博洛被册封为亲王,与满达海并称理政三王,三王掌管朝政。此外,晋封太宗第五子硕塞为亲王,代善第四子瓦克达为郡王。

u=2894877912,610338854&fm=26&gp=0_副本.jpg

顺治帝的清算

顺治七年,多尔衮去世,清廷政局发生重大震荡。英亲王阿济格急于接管权力,想继承摄政王的爵位,“召其子郡王劳亲以兵胁多尔衮所属使附己”,使多尔衮的下属反而倒向了顺治帝一方,诬告阿济格父子谋反。顺治帝借机将阿济格父子赐死,掌控朝政,阿济格也成为清朝历史上第一位被公开赐死的亲王,逐出宗籍。多尔衮所得封典悉行追夺,夺去爵位,逐出宗籍,睿亲王爵位停止承袭。多铎已死,子多年降为郡王。理政三王也遭到了清算,满达海、博洛死后降爵,尼堪因战死不予追究。代善亲王世袭爵位由满达海一支转移至杰书一支。

顺治帝为受迫害的宗室晋爵,册封济尔哈朗为叔和硕郑亲王,他的两个儿子封为郡王;为豪格沉冤昭血,重新册封为肃亲王,世袭罔替。硕塞、瓦克达相继参与议政,博洛的弟弟岳乐备受器重,封为安亲王。汤若望记载,顺治帝对遭受多尔衮的欺压记忆犹新,临终前曾意传位于年长的皇族亲王,这位亲王就是岳乐。

u=1539585537,3728270502&fm=26&gp=0_副本.jpg

顺治帝的集权举措

顺治帝手握权柄,虽然给与济尔哈朗极高规格的礼遇,却不赋予实权。“谕内三院、以后一应章奏、悉进朕览。不必启和硕郑亲王。”旗主分配方面,经过了多尔衮、顺治帝的两轮清洗,八旗势力重组。顺治帝执掌正黄、镶黄、正白三旗,;豪格之子富绶为镶白旗旗主;兄长塞硕为正红旗主;一直拥护皇太极家族的济尔哈朗执掌镶蓝旗;多铎子多尼降为郡王,顺治帝擢升岳乐为安亲王,为正蓝旗旗主;代善子孙执掌正红旗,顺治帝令杰书承袭代善爵位。顺治帝最终控制了八旗,皇帝统领上三旗成为定制,上三旗较下五旗为崇。上三旗是皇帝的亲兵,它从人力、配备上均超过下五旗。下五旗主要是驻防兵,驻扎在全国各地,分散了下五旗兵力,分割诸王兵权,将八旗兵权收归天子。

同时,清廷进入了人才断档期,崇德元年册封的亲郡王在顺治年间已经全部去世。而年轻一代亲贵多英年早逝,硕塞、博洛、瓦克达、满达海、罗洛浑、勒克德浑、尼堪、多尼等人皆死于顺治年间,只有岳乐活到了康熙年间。顺治迎来宗室势力最薄弱的时期,轻松的实现了中央集权。清理多尔衮集团后,清廷王权凌驾于皇权之上的情形不复存在。

顺治帝临终前,令索尼等四人辅政,“特命内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为辅臣。伊等皆勋旧重臣。朕以腹心寄托。其勉矢忠荩、保翊冲主。佐理政务。”清廷第一次出现没有宗室主政的局面,宗亲贵族政治地位日趋边缘化,残酷的宗室斗争告一段落。

  选择打赏方式
微信赞助

打赏

支付宝赞助

打赏

标签:

精选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