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随心看

历史趣闻杂谈 揭秘红楼梦 中国历史 抗战历史 经典故事 历史战争 英文历史 历史纪录片
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历史> - 正文

战国白起是怎样的一个人物?为何被称为杀神?

2020-06-10 10:42:26 经典历史 retumu历史网 °c 繁体
A +  A -
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将领,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战国白起是怎样的一个人物?为何被称为杀神?白起(?-公元前257年),《战国策》中的别称:公孙起, 战国时期…

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将领,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战国白起是怎样的一个人物?为何被称为杀神?

白起(?-公元前257年),《战国策》中的别称:公孙起, 战国时期秦国郿县(今陕西省眉县常兴镇白家村)人,出自芈姓。楚国白公胜后裔,唐代许多白氏墓志铭详言,其祖先是楚平王孙白公胜。《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白乙丙之说已考证为以误而错。中国战国时代军事家、秦国名将,兵家代表人物,战国四大名将之首。

fcfaaf51f3deb48ff6d9a7e6e6edf52c2cf57849.jpg

白起善于用兵,白起在秦昭王时征战六国,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白起是继中国历史上自孙武、吴起之后又一个杰出的军事家、统帅,《千字文》将他与廉颇、李牧、王翦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位列战国四大名将之首。他指挥过许多重要战役,平生大小70余战,没有败绩。伊阙之战歼灭韩魏24万联军,彻底扫平秦军东进之路。大破楚军,攻入郢都,迫使楚国迁都,楚国从此一蹶不振。长平一战一举歼灭赵军45万人,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敌战先例,奠定了自己被后世尊为一代名将的基础 。白起的作战指挥技术,代表了战国时期战争发展的水平。白起用兵善于分析敌我形势,然后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对敌人发起毁灭性的进攻。如伊阙之战中集中兵力,各个击破;鄢郢之战中的掏心战术,并附以水攻;华阳之战长途奔袭。长平之战以佯败诱敌,使其脱离既设阵地,尔后分割包围战术,全歼敌军。

3ac23f12e6cd414faf15beed6a6a64eb.jpg

对于战国四大名将之首的白起,指挥过许多重要战役,平生大小70余战,没有败绩。伊阙之战歼灭韩魏24万联军,彻底扫平秦军东进之路。大破楚军,攻入郢都,迫使楚国迁都,楚国从此一蹶不振。长平一战一举歼灭赵军45万人,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敌战先例,奠定了自己被后世尊为一代名将的基础。不过,对于白起来说,长平之战既是自己的巅峰,也是自己被杀的导火索。公元前257年,白起行至杜邮(今陕西省咸阳市任家咀村),秦昭襄王与范雎商议,以为白起迟迟不肯奉命,“其意怏怏不服,有余言”,派使者赐剑命其自刎。那么,问题来了,长平之战后,秦昭襄王为什么要赐死白起呢?

首先,在秦朝末年,参与陈胜吴广起义的陈馀曾表示:“白起为秦将,南征鄢郢,北阬马服,攻城略地,不可胜计,而竟赐死。”由此,对于白起之死,很多人显然是难以理解的,也即白起为秦国立下了汗马功劳,特别是在长平之战中,更是直接解决了山东六国最强大的赵国。基于此,秦昭襄王应该重赏白起,而不是赐死他。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正是因为战功累累,秦昭襄王已经无法再赏赐武安君白起了。换而言之,这应该就是功高震主的例证之一了。司马迁在《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记载:“臣闻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也即有人曾对韩信表示,当一个人功高震主时,意味着危险将不期而遇。

在西汉初期,功高震主的韩信,最终没有获得善终的结局。而白起之于秦国,显然可以和韩信之于西汉相媲美。在此基础上,在长平之战后,击败赵括的白起,不仅赢得了秦国将士的信任和支持,也即获得比较高的威望,而且,白起因为坑杀了40多万赵国士卒,更是让赵国等山东六国为之恐惧。退一步来说,如果白起真的有心谋反的话,那么,秦国将士中一定会有人响应的。换而言之,不管白起有没有谋反的想法,在长平之战后,白起因为具有了造反的能力,所以对秦昭襄王形成了威胁。而这,成为秦昭襄王决定赐死白起的重要原因。当然,考虑到白起在秦国的地位,光凭这一个原因,显然不够支持秦昭襄王做出这一决定。

u=4249873978,2934391554&fm=26&gp=0_副本.jpg

白起之所以被杀,还在于其口无遮拦,直接激怒了秦昭襄王了。在长平之战后,白起考虑到秦国的伤亡等原因,主张暂时不对赵国继续发动进攻。不过,秦昭襄王一意孤行,发动了邯郸之战,因为楚国和魏国的支援,秦国在邯郸之战中损失惨重。对此,在得知这一消息后,白起幸灾乐祸,表示:“当初秦王不听我的计谋,结果如何?”当白起还在为自己的先见之明而高兴的话,却没有想到这句话为自己埋下了杀身之祸。根据《战国策》、《史记》等史料的记载,在得知白起幸灾乐祸的言行之后,秦昭襄王勃然大怒,强令白起出兵,白起自称病重,经范雎请求,仍称病不起。

最后,原本就因为功高震主而对猜忌白起的秦昭襄王,又对白起增加了愤恨情绪,此外,再加上范雎在一旁的添油加醋,最终促成了一道赐死的命令。总的来说,对于白起的一生来说,长平之战既是白起的巅峰,也是白起被杀的导火索。当然,正如孔子所言“知我罪我,其惟春秋”。在白起被杀后,秦人“以白起死非其罪,无不怜之,深表怀念”。

战国名将中,吴国伍子胥、孙武,魏国吴起、庞涓,齐国孙膑燕国乐毅,无不是先拜师修习,成为兵家名士后,前往心仪的国家“拜将”,希望得到英明君主的赏识——这是战国良好的双向选择人才的氛围,所谓“百家争鸣,择优而适”。而这些“名将”大多在退隐或失势后著书立说,要把自己的兵家理论与实践流传后世。 然而真正的战国四大名将——白起、廉颇、王翦、李牧,则都没有经过系统的兵家学习,是纯粹的“行伍出身”,从小兵开始,在杀戮与拼杀中凭借战功名留后世。 秦赵在战国中最血性好战,尤其是秦国,因为彻底执行法家军功制度,所以大将都是在战争中诞生,即便是世家子弟,没有功劳,仍是老兵一个,不可封爵。在这种的环境下,才诞生了白起之类从基层将领一步一步凭战功走向辉煌的一代战神!

  选择打赏方式
微信赞助

打赏

支付宝赞助

打赏

标签:

精选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