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随心看

历史趣闻杂谈 揭秘红楼梦 中国历史 抗战历史 经典故事 历史战争 英文历史 历史纪录片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正文

彭德怀和林彪作战风格有何不同 彭德怀和林彪谁厉害?

2020-06-20 17:45:06 历史 猎历史 °c 繁体
A +  A -

彭德怀和林彪

开国元帅中,彭德怀和林彪都战功累累,两人的经历秉性截然不同,在作战风格和打战策略上也有不同,下面对他们的指挥艺术作一番比较。

出身经历不同,各有高低

彭德怀出身农民,当过苦力,湖南讲武学堂毕业,在湘军中逐年升迁至团长。1928年在段德昌的影响下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在湖南平江发动兵变,成立了红五军,彭德怀任红五军军长,后在红五军基础上编成红三军团,彭任军团长。林彪出身小知识分子家庭,黄埔军校四期毕业,曾参加南昌起义,失败后上井冈山,很快升至团长,在闽西红四军“九大”上,林彪坚决支持毛泽东的立场博得了毛的赏识。当成立红一军团时,林彪被任命为主力红四军军长。而当红一、三军团合并为红一方面军时,林又被擢升为一军团军团长。

彭德怀和林彪的性格有很大的差异:彭刚烈耿直,林阴柔细致。他们经历和性格的不同对他们指挥艺术的形成有着重大影响。彭的三军团勇猛顽强,擅长攻坚;林的一军团则机智灵活,长于伏击。

彭和林在军事指挥上的比较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战略思想和战略见解的高低;另一方面就是战役组织和战术修养的水平的高低。

彭的寻觅战机和林的犹豫不决

作为高级指挥员,应该而且必须对战略问题有所思考。只有从整体上把握住战局的走向,才能够更好地组织战役和战斗。在红军时期,彭德怀已经对某些战略问题有了自己的思考。例如,在第五次反围剿后期,彭曾提出放弃中央苏区,进军湖南,寻求战机。这个提议与毛泽东提出的进军浙皖,迫敌回援,以求运动中歼敌的战略不谋而合,显示了彭在战略上的眼光。反观林彪,在这个时期,对战略问题并未提出过什么见解,只是写过一些关于“短促突击”的战术方面的文章。

林彪战略上的不成熟是有目共睹的。比如在辽沈战役中,攻打锦州问题上林就曾犹豫和动摇,反映出林仍然未能将战役问题与战略问题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考虑和权衡。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中共中央讨论出兵问题时,林彪的倾向是不出兵或出而不打,彭德怀则站在毛泽东的一边,主张出兵。事实证明,不但应该出兵,而且能够战而胜之。通过以上事实可以看出,彭在战略头脑和眼光上要比林高明。

彭的指挥若定与林的谨小慎微

彭德怀指挥若定,有古名将之风。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三军团第一次攻打长沙:当时部队过浮桥,城内之敌开城逆袭,三军团大部分部队开始动摇。如果部队溃退,后果不堪设想。彭果断下令斩断浮桥,背水而战,果然转败为胜,攻克长沙。此役彭的表现,不愧“横刀立马”之称赞。但正如谨慎的人不免胆小一样,勇猛的人则不免粗疏。彭在战役组织方面有时不够精细,所以彭常常有打胜仗之后又吃败仗的记录。比如百团大战后期的关家垴战斗、解放战争时期的二次打榆林,西府战役打宝鸡的失利以及抗美援朝五次战役第二阶段的失败等。这除了彭性格上的原因外,也和彭早年受旧制军训及长期在旧军中形成的不讲究战术的习惯有关。这和林彪的情况正好相反,彭对战役的把握能力并无问题,只是不够细密,而这种粗疏反过来往往会影响到战役或战斗的成败。

在战役组织和战术素养方面,林彪的细致和谨慎使他几乎从未有过失败的记录,赢得了“常胜将军”的美誉。众所周知,平型关战役是林彪指挥的,这是林彪的典型的伏击战。从战斗地点的选择(敌必经之道,只有一条大路,一边有山),到组织工作的细密(为防止被发现,伏击地对面老爷庙制高点暂不设伏),充分显示其战役指挥的能力。

解放战争时期,林彪的大兵团作战的指挥已臻化境,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追击和歼灭白崇禧集团的战役都是干净利索,使对手毫无还手之力。

彭的指挥高明与林的鲜有败绩

实际上解放战争中表现最出色的战区指挥官应算彭德怀。西北野战军以不到3万之众对抗胡宗南30万大军,非但没有被消灭,反而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将战争主动权完全控制在手中,这样的战例是罕见的。青化砭、羊马河和蟠龙三战,或伏击,或奔袭,攻敌之所不备,堪称神妙。沙家店一战,全歼钟松的整三十六师,尤其经典。西北野战军当时回旋余地极小,彭能够果断抓住一瞬即逝的战机,侧水侧敌进行攻击,遂能转危为安。当时部队的条件极其艰苦,战士每人子弹只有七八发,经常没有粮食吃。宜川战役埋伏时,有的部队几天无食物,如此差的条件要打胜仗,指挥上是要极其高明才行。解放战争期间,林彪战果辉煌。而林彪的战果如此之辉煌,不无因缘际会之因素。抗日战争胜利之初,中共将大批精兵强将调入东北,造成了在东北国共实力相当(后来更是解放军远胜国军)的情况,这在国共几十年的对抗史上是从未有过的。林彪在粮弹充足,兵力相当甚或占优的局面下取得胜利,也可以说是理所应当。

林彪一生鲜有败绩,这和他谨慎小心,不打无把握之仗有关。1946年守四平之战虽然失败,但这是毛泽东为争取停战后有利的态势而要求林死守四平,林并无决定之权。而本溪失守之后,林能组织东北民主联军迅速脱离与国军的接触,安全撤退,显示了林优秀的战役组织素养。1947年打四平,林未亲临,也难算是林的败仗。

相比而言,彭打的仗比林多,打的败仗也比林多。仅以百团大战后期关家垴战斗为例,彭要求一二九师一定要将坚守有利地形的日军一个大队歼灭;对刘伯承陈赓的建议置之不理,甚至发出“取消一二九师番号”的威胁之语。彭的性格和不讲究战术的指挥特点非常之鲜明。不过,如同围棋高手很少犯低级错误一样,彭的这次失误也是有原因的。据彭德怀自述,彭不惜伤亡要消灭日军一个大队,是为使日军以后的扫荡不敢再以大队为单位出动,这样就能够使日军以后扫荡的时间间隔延长,空隙增大,从而增加我军的回旋余地。所以,彭所犯的这次错误在于过多地从战略角度出发考虑问题,而低估了日军的战斗力。

  选择打赏方式
微信赞助

打赏

支付宝赞助

打赏

标签:彭德怀   林彪

精选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