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随心看

历史趣闻杂谈 揭秘红楼梦 中国历史 抗战历史 经典故事 历史战争 英文历史 历史纪录片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正文

唐宪宗妃子杜秋娘生平 杜秋娘结局 杜秋娘子女

2020-07-12 11:54:46 历史 猎历史 °c 繁体
A +  A -

蘅塘退士孙洙晚年不甘寂寞,撷取唐诗硕果中最为鲜美的肉瓤,编辑成《唐诗三百首》,被奉为圭臬。在这本选编书中,他悲悯而仁慈地将压轴诗《金缕衣》的作者——由原先署名的无名氏,定格为杜秋娘。这使得几乎快要被漫漫风尘湮没的杜秋娘,如出岫的白云,重新美丽。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杜秋娘《金缕衣》

以金线缝制的华丽衣裳,是世人梦寐以求的奢华之物。金缕衣,比起《红楼梦》贾宝玉所穿的雀金裘,还要贵重许多。然而在杜秋娘的眼里,这样价值不菲的宝物,与似水年华的青春相比照,显得一点也不重要了。

杜秋娘在这首曲子里,所要表达的,是两句规劝性的含义,一则放弃金缕衣,珍惜年少时。二则有合适的花,一定要及时采摘佩戴,等到花叶凋零,便一切都为时已晚。联系起来,就显得有些暧昧,颇有些“人生得意须尽欢,莫待金樽空对月”的意思,规劝听曲者及时行乐,内容是否健康,值得商榷,但一定与情爱有关。

无论杜秋娘是不是这首诗真正的原创者,至少在她身为名动四郡的歌伎时,可以将这首既像情歌又像劝世箴言的曲子,演绎得情深意切。

这位金陵美少女,以十五岁的花容月貌,更确切地说,以一首缠绵小曲打动了镇海节度使李锜。某日,这位身为高官的皇室宗亲李锜聚众夜饮,觥筹交错之间,自然少不了丝竹之声,点歌听曲遂成为酒席间的助兴之举。杜秋娘上场了,穿上戏装,稍稍陪着饮了一点酒,显得妩媚动人。

作为在藩镇最高统帅府娱乐场所出现的艺人,必须是经过了严格的训练,还要顺畅人意,杜秋娘技压群芳自不如说,而且,作为那晚最出色的乐伎,她的登场,赢得了宾客们形形式式的瞩目。

年过花甲的李锜垂垂老矣,听了这首魂断人肠的乐府诗,又眼见得含情脉脉的少女载歌载舞,再度燃起点点关于青春的热焰。一听,再听,三听,手舞之,足蹈之,吟唱之,一唱三叹,回味不已。对于风烛残年、富甲一方的李锜来说,金缕衣并不稀罕,他的人生中最珍贵的时光已经流淌了一大半。一朵花正在含苞欲放,李锜一伸手,便将这朵花儿摘下了。

幸运的或者不幸的杜秋娘,于是成为这个几乎可以称是祖父的贵人侍妾,入住深深庭院。这种非正常的婚姻,可以有若干种推测。或者是李锜仗势娶人,而民间出身的杜秋娘慑于权威,不敢有半点分辩。或者是杜秋娘投怀送抱,曲意奉迎,攀栖高枝。或者是李锜以美酒醉之,以金缕衣诱之,以提携家族中人允之,而杜秋娘半推半就,顺而从之。

不过,杜秋娘恰因为这首曲子,甚至在没有任何爱情准备的情况下,直接进入了她的第一次姻婚,成了一只笼中的金丝雀,成了节度使内厅的宠妾。按说,从此可以饱享富贵荣华,阅尽人间春色。可惜,嫁得郎君不如意,谁知郎君又生事。李锜以贪污行贿为能事,后来又抵制宪宗的削藩新政,专权一方,杀害朝廷大臣,甚而养兵图叛。刚刚登基不久的唐宪宗对于这样心怀异志的宗室高官,拍案而起。大兵压境之时,李锜的外甥和牙将轻轻反戈一击,将其擒拿献于君侧。数月之后,六十七岁的李锜被腰斩于独柳树下。年轻的杜秋娘,霎时成为风中一羽,任由狂飙摧折。

籍入宫中,杜秋娘从此以罪臣奴婢的身份,侍奉君王。

继续唱歌。这样的歌唱性质,又恢复了当初少女时代的卖艺生活,不过,却是以一个罪臣之妾的身份,以一个孤独的少妇的身份。眼前听唱的对象,再也不是那个白发苍苍的李锜,而是一个风度翩翩、君临天下的帝王

杜秋娘再一次亮开了圆润的喉咙,再一次迈开了轻盈的舞姿。静悄悄的大殿之上,一只甜美的金丝雀放开了歌喉,缠绵悱恻,余音绕梁。

因为善歌,因为善舞,大约还因为这首歌子,又打动了年轻的唐宪宗。“劝君惜取少年时”,杜秋娘强装笑颜的一席唱,无意中赢得了一个年轻皇帝的欢心。这个有为的君王,风华正茂,志在图强,仿佛是歌中的某一个方面,某一句韵律,击中了心坎,不禁为之动容。杜秋娘人生中的第一个春天来了,她从李锜的恶梦中醒来,因祸得福,得栖高枝,金缕衣有了,锦衣花车,一应皆有。从此得宠君王侧,从此花落帝王家。

杜秋,金陵女也。年十五为李锜妾。后锜叛灭,籍之入宫,有宠于景陵。——杜牧《杜秋娘诗并序》

这首歌为杜秋娘带来了真正的好运。三十岁的唐宪宗李纯爱上了这位舞姬,不仅免除了她的罪名,而且还深得宠幸。

唐宪宗在位,后宫嫔妃众多,奇怪的是,他始终没有册立皇后。当时的郭贵妃,是郭子仪的孙女,她的母亲又是唐代宗的女儿升平公主,唐宪宗登基九年,仍然不立皇后,群臣都上表拥立郭贵妃为后,但他始终没有答应。《旧唐书》载,“帝后庭多私爱,以后门族华盛,虑正位之后,不容嬖幸”,想想也是,郭氏一门,功高位重,宪宗担心,如果立为后,干预他的随意宠幸。直到宪宗驾崩,他的继承人唐穆宗才册立郭贵妃为皇太后。

杜秋娘由一个平民女子,骤为王妃(节度使宠妾),旋沦为罪民,继而被宪宗纳为皇妃,并且得宠。一波三折,起伏沉浮,与当初上官婉儿的命运何其相似。

“低鬟认新宠,窈袅复融怡”,杜秋娘没有想到,与李锜的情缘刚尽,便开始了她真正的爱情。这一切,似乎来得太过突然。命运有时就是这样捉弄于人。她的丈夫被人所杀,而她现在嫁的,正是杀掉前夫的人。这个人比起前夫李锜,更加有权有势,而且更加有威有为。爱与恨相互交织,情与仇相融并存。

年轻有为的宪宗皇帝,给了她无限的温情与慰藉。偌大的皇城,暂时安存了一个少妇多愁善感的心灵,杜秋娘迎来了她人生中最为华美、最为安逸的岁月。

花开无多,好景不长,唐宪宗四十三岁便告“暴崩”,带着中兴大业未竟的深深遗憾离世,杜秋娘后来的生活渐渐发生变化。继位的唐穆宗让她以“傅姆”(保姆)身份负责照看皇子李凑。由此也可以看出,杜秋娘在后宫中为人处世与才情,得到了后宫的普遍肯定。起码有一点,她与郭贵妃的关系相处得较为融洽,否则,郭氏升为太后之后,威重后宫,也不会让她负责照看自己的孙儿。

失去第二个丈夫,对于杜秋娘的打击是可以想见的。而她必须从痛苦从解脱出来,穆宗及时地委托了一件重要的事情给她,负责照看皇子,让她老有所为。漳王李凑在她的精心调教下,“有中外望”,很可能成为一代君王,谁料节外生枝,在一场剿灭宦官的失败举事中,漳王李凑无端被诬,以勾结宰相为名坐贬,削为庶人。

自唐穆宗以后,朝纲愈加紊乱。大唐初期精心营建的、严密有序的的组织机构,被藩镇割据弄得四分五裂,心率失衡;接着是宦官乱政,势力强大的宦官系统直接把持了军权,废立皇帝,已经不能由皇室和宰相来操作,有如肠胃严重失调;到了后来,党争四起,官场腐败,有如造血的肝脏系统日渐僵化,越发不可收拾。唐穆宗死后,他的三个儿子竟然是由大小宦官们支配着轮流执政。

漳王李凑被黜为巢县公,击碎了杜秋娘苦心经营的希望与梦想,是她人生中的最不能承受的打击。“崭崭整冠佩,侍宴坐瑶池”的生活必须结束了!眼见得朝廷中风波骤起,祸事连连,安享晚年不成,杜秋娘含泪提出,请求放归乡里。

“四朝三十载,似梦复疑非”。三十年的宫廷生涯,使她尝尽了天上人间的得失沉浮。杜秋娘拄着杖,离开京城,离开那个曾经令她欢欣鼓舞的温柔富贵乡,令她伤心绝望的险恶是非地。

只是,当年的裙裾飘飘的天真少女,已变成白发苍苍的老妪。

回到故乡,原先的邻居早已改换门庭,孤独的她,只能黯然偏居一隅,默默度过余生。可怜当年曾经穿着金缕衣的女人,身披素服,赶着深夜,借了邻人的织机,悄悄纺织一生的哀怨。也许,这位擅乐的老妇人,口里还会悠悠哼起那首吟唱了一辈子的《金缕衣》,“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青春已逝,她也曾有过壮丽的人生,最后复归于平静。她一面劳动,一面歌唱。唯有劳动,可以抚平她那颗病弱的心灵,忘却种种伤痛。深夜里,幽幽的歌声伴着机杼发出的单调而沉闷的声响,穿透窗棂,漫向逼仄而破败的小院……

美人迟暮,穷病将终。事隔多年,多情的才子杜牧偶尔路过金陵,听了关于她落魄潦倒的生活近况,闻之唏嘘,借助于一樽烈酒,不吝笔墨,作了长长的《杜秋娘诗并序》,摹写其一生情状,发出“清血洒不尽,仰天知问谁”的浩叹。他的好友张祜后来读了这首诗,拍案叫绝,也做了一首《读池州杜员外杜秋娘诗》,附之于后:“年少多情杜牧之,风流仍作杜秋诗。可知不是长门闭,也得相如第一词。”大大夸奖杜牧的才华。

杜牧在这长达五百多言的长诗里,对这位同姓的长者妇人给予了无限的同情,复原了一个巫山沧海的传奇故事,传唱了一则跌宕起伏的人生序曲,恢复了一个女性诗人应有的历史坐标。

金缕衣虽极其华贵,然而却远远不及一去不返的岁月和情缘来得珍贵。杜秋娘也许早在年轻时,因为反复吟唱,深谙其中真谛。这个女子,为了青春和爱情,吟唱了一辈子。珍惜有限的人生年华啊,她以那支洞箫,以她的人生经验,咽咽诉说着那段不堪回首的岁月。这时候,大唐的晚风已经吹起了。

  选择打赏方式
微信赞助

打赏

支付宝赞助

打赏

标签:唐宪宗   杜秋娘

精选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