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和韩信谁厉害? 韩信的经典战役介绍
2020-07-14 20:24:30 历史 猎历史 °c 繁体
A + A -谁都知道秦朝的白起,号称杀神,跟他相差不久,也有一个军事才能与之媲美的人,那就是韩信。他们两个虽说都有着杰出的军事才能,但是他们的行军打战风格,那是大不相同的,各有千秋。
“杀神”白起画像
杀神白起,他的作战特点极其残忍,他不是以攻城掠地为主要目标,更倾向于歼灭地方的有生力量为自己的战略思想。白起偏向于野战进攻,每站必歼,他也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善于打歼灭战的统帅之一。另外,他为了达到歼灭的目标,常常打追击战,追着敌军不断地杀戮。虽说他的战斗风格极其残忍,但是取得的胜利那也是辉煌的,他在秦国一统天下的过程下,杀戮了1百多万的敌军,替秦国摆平了很多障碍。白起还有着一个明显的战争特点,他喜欢诱敌出战,然后在预期要跟敌军作战的地方,建一个堡垒,防止敌军突围,才能更好的歼灭敌军。
反观我们的淮阴侯,他的作战风格那就极其温顺了,他在对待降军的看法上,从来都是收编。虽然他也跟白起一样,喜欢打追击战,但是他的追击,只是为了让敌军投降,等敌军投降之后,他都不会大开杀戮,只会是收编起来,壮大自己。虽说在战场上,总会有降军,并且这也是统帅棘手的问题,白起认为杀戮才能止干戈,而韩信认为收编才是王道。至少在接下来的战役中,收编的军队发挥出了作用,并且没有一次暴动,这也是韩信过人之处的体现。
两种不同风格的作战方式,最终都帮助了自己主子确立王位,这也是少有的。
韩信经典战役
谁都知道韩信会打仗,并且打过很多的胜仗,在楚汉争霸中绽放光辉。他最初的暗度陈仓,以及之后的背水一战,这些都是我们所众知的,知道就是这些一系列战争,改变了汉军的地位,使刘邦建朝奠定基础。
垓下之战作战图
直到最后一场战争,那就是垓下之战,使楚军最后的战斗力烟消云散。公元前202年,灌婴率兵攻打彭城,顺便侵占了很多楚地,同时进行的英布率众攻打九江地区,而刘邦从固陵出发,三面攻打,使楚军被迫向东南方向撤退。直到退到垓下,此时楚军的剩余兵力还有10万余,依旧可以跟汉军一决雌雄。直到汉军的多方兵力汇合之后,达到了60多万的兵力,并且包围了垓下。
汉军为了改变局面,派韩信率领30多万为主力,试着去攻打楚军,初战不顺,项羽甚至带兵出城迎战,幸好有左右大军保护,不然韩信的军队必将溃败。三面夹击,逼迫项羽回到了垓下城。
局面依旧陷入胶着的局面,正在此时,汉军唱起了楚歌,关于这个楚歌,有两个疑惑,有些人说这是张良提议,用来瓦解楚军的士气,而有的人认为是刘邦提议的,因为刘邦同样是楚地出身,唱楚歌,是用来庆祝将要到来的胜利。
项羽知晓自己已无办法翻盘这个结局,无奈率几百骑兵,突围而逃。却遭到汉军的追捕,最终在乌江那个地方自刎。
就是这场战争结束了争霸的局面,也许有的人认为这是以多欺少,何以看出韩信用兵入神呢。但你得知道,如果没有韩信之前的努力,哪会来这么多的汉军,这是连锁反应。
韩信性格
观其一个人,我们可以从他的性格出发,从某种角度上说,性格的好坏就决定了一个人的一生有何作为。其实剥开其光辉的事迹,就如同凡人一样,就是由一点点细枝末节所决定。
事充满执着和自信的韩信
韩信的性格特点里,自信肯定是其中之一。他先后在两个楚汉效力,但都得不到重用,逃了两次,结果是被萧何所追回来,才得到了刘邦的重用。如果不是他对自己的自信,就会随遇而安,主子没有重用自己,也无所谓,只要在乱世中存活下来,也就可以。但正是对自我能力的强大自信,他觉得自己能够担当此重任,才会有怀才不遇之感。但是自信过头,那就自负,韩信曾说过:“生乃与樊哙等为伍。”他是非常看不起樊哙等人,觉得他们是有勇无谋,跟自己没法比,才导致众臣对他的偏执,到死也没有替他求过一次情。
第二点是政治上的天真幼稚,自认为自己的功劳很高,君主会重用自己,但没想到等来的却是君主的猜忌。
第三点是知恩图报,不会在乎过去,而斤斤计较。谁都知道他在分封为楚王之后,回归楚地,找到曾经给自己伙食的漂母,予以千金。给那个半途而废的南昌亭长,予以百钱。甚至是找到那个恶少,很多人肯定都会觉得韩信会杀之泄愤,但是韩信出乎意料,不但没杀他,反而助他做官。可见韩信本人的胸襟是极为开阔,很有肚量。
第四点是他没有野心。在蒯通多次的怂恿之下,他都无动于衷,觉得自己如今的一切,都是刘邦所赐予的,得报答知遇之恩。并且他只是想做一个臣子,而无谋反做君主之心。
论韩信
我们都知道韩信是历史行一位出类拔萃的人物,他的功劳以及军事方面,古今中外的著作都对此有所描述,但都很不系统且不完整。针对这种现象,中州古籍出版社就曾在08年出版了一本书,名字叫《论韩信》,梳理了历代史书对韩信的记载,总结了韩信的十大功劳,使人们能够系统完整地认识韩信。
尊重历史的读本
书中又提出了很多新颖的观点,比如:编者就把韩信的“汉中对”跟历史上有名的诸葛亮“隆中对”相提并论,认为其意义不差上下;观刘邦入蜀地之后,处境是非常的困难,与外世隔绝,以求自保,但是在短短四个月之后,就由原来的消极到积极甚至是主动,只是因为有了韩信这一枚大将,才是逆转乾坤的关键所在;大力称颂韩信的军事才能,将其跟历史上有名的将领比较,使韩信的地位向上爬升;今人认为古时候军事理论排第一的肯定是孙武,而实战派必是韩信;甚至将韩信的功劳夸大化,认为没有韩信,就不会有汉朝四百多年的历史。可见,这本书对韩信的评价都较为中肯,些许的夸大化,但也是为了称颂这个伟人。
现在我们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肯定离不开原有的历史资料记载和研究历史学专家的研究成果,根据这些才提出自己的见解。而《论韩信》就是如此,采用的是以正史为主,加上些许的神话传说,丰富这个人物形象,断不会妄言和无根无据的评价这个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