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随心看

历史趣闻杂谈 揭秘红楼梦 中国历史 抗战历史 经典故事 历史战争 英文历史 历史纪录片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正文

资治通鉴:学遍古人权谋智慧

2020-07-26 11:29:31 历史 互联网 °c 繁体
A +  A -

唐太宗回答了: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培根回答了:读史使人明智。一个人生来就是一片空白,历史是打开认知最好的工具。

作为自学成才的国学大师,钱穆穷尽一生都在研究历史:知道了中国史才算知道了我们各自的自己。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博大精深,身为一名中国人应该要知道一些历史,就像我们日常交友,总不能看着面前这个人打量一番,互相问好,询问姓名、来自哪里、要到哪去,这些问题都是再平常不过的交流方式,一套下来我们才能了解对方。

中国人最经常讲的就是来历和过往,只有通过对历史的了解,才能够明白我们身份的来历,才能更加清晰地了解自己。了解所处这片大地发生过的事迹,明白先辈们付出的努力,才能找寻到自己内心的归属感。西塞罗曾说过说“一个不懂自己出生前的历史的人,永远是个孩子。看似极端确实对历史最好的尊重。

钱穆先生也曾表达过类似的言论:“当相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以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否则最多只算一有知识的人,不算一有知识的国民。”其中的意思就是,我们应该去相信每个国家的国民,特别是那些了解国家历史文化的学士们,对于自己国家的历史也要有一定的认识。

我们现在的状态是,习惯性展望未来,习惯性遗忘过去,期待总是很美好,却从来不回头看看前辈给我们留下的财富。只能看到眼前的利益,至于历史文化知不知道已经无关紧要,因为凭感觉——不需要。

难道我们不再需要历史?孩子们也不再需要学习历史?钱穆先生又给出了回答:历史知识,随时变迁,应与当今现代种种问题,有亲切之联络。历史知识,贵能鉴古而知今。少年人总是要往前的,但是在向前的脚步上,应该先看清脚下的路,要看清脚下的路就需要明白整条路,那怎么可能不追溯过往,不了解历史?想要直接一步登天而没有支撑是不可能的,历史就是那个支撑。

但是几千年的历史与我们现在距离那么远,要如何去接受历史却是个问题。枯燥干涩的古文理解不了,想要接近历史,打开门都是一件很难的事情。钱穆先生研究了一生的国学也有自己的方法:要求通俗,其事亦难。俗善变,俗外有俗,通于此,未必即通于彼。他所要表达的就是,直接通俗理解很难,但是可以先用通俗的方式去理解,走进了大门一切皆通。钱穆先生不仅这样说,也这样做了,相关的著作新意迭出,创见尤多,博大精深,已成国学之瑰宝。

在新文化运动之前,还使用的文言文,新文化之后白话文流行开来。许多文言翻译成白话文的书籍也相继出现,主要是为了顺应时代符合国民阅读习惯,包括各种史书的白话文版本。选择白话文更方便理解更容易读得进去。

白话文流行的趋势也带动了后期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历史,读懂历史。而那么多历史书籍,我们该从哪里开始也是个问题,不如从《资治通鉴》开始吧,原因有三《资治通鉴》是人类历史上最强的历史书,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强的“权谋”书,是人类历史上最强的“兵法”书、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强的“心理学”书。 《资治通鉴》自成书以来,历代帝王将相、文人骚客、各界要人争读不止。

上起战国,下终五代,共记载了1362年的大事,一气呵成,是为读史人必读著作。从资治通鉴开始学习颇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起飞的架势。但是司马光离我们有900余年,直接读原本,难免晦涩吃力。因此我们可以选择白话文版,以熟悉的方式去了解这本书。

那该选择哪个版本较为合适,市面书籍如此杂乱可不可信,全不全面还是个问题。那不如选择钱穆先生和台静农联合推荐的《白话资治通鉴》吧。

钱穆先生推荐的这套《白话资治通鉴》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台湾学者黄锦鸿先生带领台湾27名大学教授,历时三年翻译而成。他们的目的就是把这部著作翻译成大家通俗易懂的大白话,并且尽可能地贴近还原《资治通鉴》。用现代眼光来解读,不随便发挥,旨在让读者们读到“干干净净的《资治通鉴》,干干净净的司马光”。

这套书又更新了新版,现在的版本不仅适合成人阅读还适合普通学生理解。

书中还选取了近千幅各类适合的图片,涉及了人物、器物、名画、地图等,图文结合帮助读者更简单地理解,这套书小到学生大到老者都可以清晰简单地阅读,整套共十本,平均下来每本不到21块钱,就能读懂各朝断代的编年之书。

读史以明智,读书读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人生

只有深入了解了历史的发展进程,才可以更好的定位我们的人生。从现在开始,从我们开始,从孩子开始,我们一起阅历史,明智慧。

  选择打赏方式
微信赞助

打赏

支付宝赞助

打赏

标签:资治通鉴

精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