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时期,大臣们守着大量的财富。为什么不拿出来救国?
2020-08-16 02:20:08 历史 历史 43°c 繁體
A + A -我是炒米,我来回答。
朱元璋创业的时候给官员定的俸禄很低,应该比崇祯时期的官员的待遇要低的多;整个国家财政也更是捉襟见肘。朱元璋对官员们的态度,也绝对没有崇祯那么温柔。
关键这事儿,崇祯就这么认了,性格决定命运,换朱元璋试试看呢?老朱家“要么不做,要么做绝”,这个法宝算是没有传承下来。
实际上明朝200多年,官员们真正的收入都不是靠朝廷俸禄来的,靠朱元璋定下来的那套俸禄制度,连一品大员都得饿死。所以依附于权利体系从下到上的那种奉养体系,如“两敬”、“斜粮”,才是一般相对比较廉洁的官员们可以养活自己的收入。
那么那些身家巨万、富可敌国的人,如严嵩、徐阶、张居正等等这些人的家财都是哪来的?说白了都是靠权力寻租得来的。所以这些真正支撑他们过上“体面生活”的财富,都是经不起“纪检”的家财。所以为什么最终扳倒严嵩这些人,谁都没有罪恶感?因为贡献不贡献在其次,他们本身就是大贪官。
自己如若真的带了头,暴露了实际家底。他必然成为其他人眼里的众矢之的。当他考虑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什么女婿不女婿,有权能帮到自己赚到更多的钱,才是女婿;没钱没权,这个女婿可要可不要。
这个阶层说白了已经形成了一套依附于大明朝,但是又绝对自主循环的利益体系。江山姓朱姓爱不重要,反正铜壶煮三江,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