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清朝善待汉人,没有屠城,还会被诟病吗?
2020-08-16 14:30:02 历史 历史 °c 繁体
A + A -清朝被“诟病”本就无可非议,亦是逃不掉的。这里的原因有很多,以人们指责它的“闭关锁国、腐败无能以及丧权辱国”等居多。
“屠城”基本上是征服者惯用的伎俩,清朝自然不例外。历史上,“屠城”事件时有发生,屡见不鲜。既有为了“复仇”而“殃及无辜”的,也有“久攻不下”去“愤怒发泄”的,动机不一而足。清朝在入关时,携带“七大恨”而来,对中原地区的“汉人”带有很大的敌意。如“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惨绝人寰的“屠城”事件,就以“汉人”拒不接受“剃发令”为导火索轰然爆发,进而夺取了无数人的生命。当然,为了达到征服之目的,遂行“屠城”之手段,是万万不可取的。因为这是野蛮、不文明的,更是有违“人道主义”原则的。
“西学东渐”后,民族观念的传入,更是加剧了这种不齿的“讨伐”,遂而演变成了以“民族意识”的立场来看待此事。清朝严防死守“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中国全面落后于西方世界,亦成为了清朝被人所“诟病”的根本原因。明清以来,当权者为了统治需要,不断严防死守“闭关锁国”政策。至雍正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了封建社会的顶峰,人们的思想亦得到了严重禁锢僵化,缺乏必要的创新意识,导致中国越来越落后于西方世界了。
清朝政治上“腐败无能”,对外“丧权辱国”的种种表现,更是加剧了被人“诟病”的基础。清朝末期,贪官污吏横行霸道,搜刮民脂民膏无所不用其极,导致人民不堪重负,民不聊生。期间,各种起义运动风起云涌。清朝对内采取残酷镇压的手段,对外则一味地屈辱退让,极尽“丧权辱国”之能事,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社会矛盾得到空前激化,民族矛盾、阶级矛盾不断浮现,清朝统治危机扩大趋势不可避免。
最后,“革命风暴”成了压垮清朝的最后一根稻草。1911年,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爆发,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中国步入了一个新时代。至于审视清朝的是是非非,也就摆上了台面,比如“修史”、“盖棺定论”等等事项。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清史稿》被搁置了,就没有修完。不过,清朝被人“诟病”倒是成为了一种共识,谁叫它那么不争气呢!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