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随心看

历史趣闻杂谈 揭秘红楼梦 中国历史 抗战历史 经典故事 历史战争 英文历史 历史纪录片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正文

安禄山造反一年就死了, 为何安史之乱却还是打了八年?

2020-08-17 00:50:16 历史 历史 °c 繁体
A +  A -

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这场叛乱前后持续了八年时间,作为这场叛乱的主要人物,安禄山仅仅造反一年多的时间,便被自己的儿子安庆绪杀害,可以说叛军内部出现了问题,那么为何唐朝面对这样的叛军,依旧需要八年时间才能够最终平定“安史之乱”呢?要知道唐朝军队中不缺乏名将,如郭子仪、李光弼以及仆固怀恩等人,有这些名将的平叛,难道真的不能够缩短时间吗?这里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安禄山造反一年就死了, 为何安史之乱却还是打了八年?

第一点,安禄山虽然被杀,但是起义军领导者未间断。

安禄山发动叛乱的是时候,手下是掌控着唐朝三镇节度使的,这也是他敢于造反的资本,在造反之初安禄山确实是叛军的领导者,不过后面因为权力的争夺,安庆绪杀掉了安禄山,自己做上了皇帝宝座,整个“安史之乱”先后出现了安禄山安庆绪、史思明和史朝义四位皇帝,所以说尽管四个人对于叛军的掌控力不同,但是这个叛军的领导者始终存在,也就是说叛军并没有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中,再加上叛军的战斗力比较强大,所以并不是短时间内能够消灭的。

安禄山造反一年就死了, 为何安史之乱却还是打了八年?

第二点,唐玄宗的胡乱指挥。

在安禄山造反的时候,拥有精兵15万,主要从河北和山西一带起兵造反,而安禄山之所以能够迅速的占领大片疆土,主要的原因就是唐玄宗时期将主要兵力放置在边疆,比如设置了九大节度使,而统治核心区域洛阳和长安地区兵力虚弱,所以导致叛军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攻克了东都洛阳,不过随着叛军占领疆域的扩大,叛军的兵锋也在不断衰弱,同时后勤粮草问题也是一大难题,唐朝派出平叛的武将高仙芝和封常清虽然战败,但是退守潼关的策略在当时看来是很正确的,不过却被急于求成的唐玄宗杀害,导致的结果就是唐朝丧失两员战将,因为长安没有能够统领军队的名将,不得已请出已经身患风疾,半身不遂的哥舒翰据守潼关。

安禄山造反一年就死了, 为何安史之乱却还是打了八年?

当时唐朝其他的边军已经回援,尤其是郭子仪和李光弼统帅的朔方军打败史思明,收复了河北山西的大片疆土,叛军东进也被张巡阻挡,潼关在哥舒翰的据守下打败了叛军主力的多次进攻,这个时候安禄山已经打算放弃洛阳回守范阳老巢,这也说明叛军不适合打持久战,只要能够拖住叛军,安禄山想要迅速攻破潼关占领关中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后方面临着郭子仪和李光弼的威胁,此时最佳的策略无疑是据守潼关,可是唐玄宗不懂军事却瞎指挥,下令让哥舒翰主动出兵消灭叛军,要知道当时据守潼关的多是新兵,战斗力并不强,而且叛军急于决战,这等于唐玄宗按照叛军的想法去做事,结果就是哥舒翰战败被俘,而且潼关丢失,唐玄宗只能够带着亲信逃往杨国忠担任节度使的蜀地了,如果没有唐玄宗的胡乱指挥,叛军被拖在潼关之下,各地平叛部队集结,平定叛军也许很快就能够实现。

安禄山造反一年就死了, 为何安史之乱却还是打了八年?

第三点,唐军缺乏统一指挥。

我们能够看到在唐玄宗逃往蜀地之后,唐肃宗李亨在灵武继位,郭子仪和李光弼等人前往灵武勤王,唐肃宗确实给予郭子仪和李光弼等人兵权,但是整个唐军缺乏统一指挥,虽然在早期有一个名义上的天下兵马大元帅,这个人就是后面的唐代宗李豫,只不过李豫并不是完美的主帅,至少在军事上成就不高,当然仅仅担任名义上的主帅并不是什么问题,完全可以设置一个副手负责军事指挥,其实在唐朝这样的搭配并不是没有,比如唐朝初期李孝恭担任主帅,李靖担任副手负责军事指挥,两个人搭档打下了唐朝半壁江山,可以说这样的组合完全没有问题。

安禄山造反一年就死了, 为何安史之乱却还是打了八年?

但是唐肃宗可能是深受安史之乱的影响,害怕手下武将完全掌控唐军,可能会出现下一个安禄山,所以出现多名天下兵马副元帅,比如郭子仪、李光弼和仆固怀恩都担任了这个官职,而在围攻邺城安庆绪的时候,九路兵马竟然没有一个统帅,而是各自为战,就是这样的情况下依旧击溃了安庆绪的主力,可见唐军战斗力并不弱,可是最终因为一场大风,导致60万唐军败于史思明的5万叛军,并且再次丢失了洛阳,后面唐肃宗任命宦官监军,这些监军不懂军事,有时候瞎指挥战败,还会向皇帝们进谗言,李光弼这样一个平定安史之乱第一功臣,战后还不是惧怕宦官的谗言不敢进京勤王,愧疚而亡,其实这就说明了唐朝的最大问题。

安禄山造反一年就死了, 为何安史之乱却还是打了八年?

第四点,唐朝内部皇权的争夺。

我们都知道安禄山攻破潼关之后,唐玄宗就带着亲信宗室逃亡蜀地,这里面自然也包括杨国忠和杨贵妃了,但是后面在马嵬坡发生兵变,结果就是杨国忠和杨贵妃被杀,而太子李亨和李隆基也分道扬镳,李亨等人来到灵武自立,可以说这并不是符合皇权继承的常规操作,但是身在蜀地的唐玄宗基于当时的国情,也就认可了唐肃宗皇位的合法性,自己做上了太上皇的位置,不过李隆基的权力并没有减少太多,至少手中还掌控了大量的军权,在唐军打败安庆绪的陕郡之战后,安庆绪只带着1300多残兵败将逃亡邺城,就算是不懂军事的人也应该明白乘胜追击的道理,但是唐军足足给了安庆绪一年多的时间才开战,如果唐军乘胜追击,叛军基本上成不了气候,等到彻底消灭安庆绪,也就只剩下史思明了,而唐军之所以等了一年多的时间,其实主要就是唐朝内部皇权的争夺,因为这个时候唐朝军队重新收复长安,唐肃宗在回到长安后也就准备迎接太上皇李隆基回京,因为李隆基并不是心甘情愿放弃皇权,加上他本身有着一支禁军,所以唐肃宗必然忙于掌控唐玄宗,这场权力的争夺足足耽误了一年的宝贵时间,也就给了叛军一年喘息的时间,使得安庆绪可以收拢叛军导致实力壮大,后面邺城之战失败后,叛军实力大增,自然增加了平叛的难度。

安禄山造反一年就死了, 为何安史之乱却还是打了八年?

第五点,没有妥善安置投降的叛军。

在唐军收复两京之后,叛军内部其实出现了内讧,杀了自己父亲安禄山的安庆绪对于史思明是猜忌的,想要夺取他的兵权,在这样的情况下,史思明在部将的劝说下带领八万大军投降唐朝,这对于唐朝而言是分化瓦解对手最有利的方式,对于这些投降的叛军,如果唐肃宗能够妥善安置,也就等于给天下的叛军树立了一个榜样,这对于瓦解叛军绝对是一招妙棋,甚至唐军可以利用史思明等人成为平叛的急先锋,可是唐肃宗害怕史思明等人复叛,最终默许李光弼要除掉史思明的计划,最终的结果计划泄露,史思明等人确实复叛了,更加严重的结果就是让叛军认为唐军无信义,导致的结果就是叛军武将们坚决反唐,因为大家都知道即便是投降唐朝的话,也是被杀的结果,那么还不如拼死一搏更好,也许还能够拼出一个大好前程呢?这样也就导致了唐军平叛的难度更加大了,而唐朝最终平定叛乱,还是因为妥善安置了投降的叛军,但是也留下了后世难以解决的一个难题,也就是河朔三镇的难题,当然这是后话。

安禄山造反一年就死了, 为何安史之乱却还是打了八年?

所以综上所述,唐朝军队之所以花费八年时间才彻底平定叛乱,这里面有唐玄宗的错误指挥,也离不开唐玄宗和唐肃宗关于权力的争夺,以及唐军没有明确主帅,导致缺乏统一的调度指挥,平白出现了许多因为缺乏统一指挥的败仗,再加上宦官监军,让武将们无法放开手脚,并且错误的执行了安置叛军的政策,导致叛军武将们坚强了反唐的决心,再这样因素共同的作用下,才会花费了长达八年的时间才能够成功,可以说如果不是郭子仪、李光弼和仆固怀恩等名将的突出能力,也许唐朝八年还不一定能够成功,甚至还面临着失败的风险。

  选择打赏方式
微信赞助

打赏

支付宝赞助

打赏

标签:

精选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