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没有历史知识的人来说,有哪些史实不会被相信?
2020-08-19 05:50:08 历史 历史网 °c 繁体
A + A -“得民心者得天下”这句话,从古至今,被无数知识分子,帝王将相反复宣扬,深入人心。但如果细品历史就会发现,这句话是一句千古谎言,“得天下者得民心”才是真相。
《孟子·离娄上》“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得民心者得天下”是儒家政治观念。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了“仁政”思想,孟子提出了“民本”思想。要想取得最高统治权、获得整个天下是有办法的,得民心便可,获得民众就可以得到天下了。君王必须要实施仁政,要靠仁德治理天下。减少君王的贪欲,从老百姓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尽量地让利于民。
道理是不错,但现实情况很打脸。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开放百家争鸣,很多国家相信了儒家的学说,实施仁政,结果反而被其它国家给干掉。典型的比如宋襄公,诚信仁义的君子,甚至在打仗的时候,也实施仁政。结果在诸侯争霸中,败得很惨。
孔子的门徒遍天下,但是他周游列国那么久,却没有一个国家真正用他。不用他的原因,就是他的仁政主张在当时行不通。后来的秦国依靠法家学说,完全依靠武力,塑造强权统一六国。
历代统治者对“得民心者得天下”这句话的理解比老百姓更透彻,他们深知这只能嘴上说说,当真你就输了,百姓的利益和统治者的利益大部分是对立的。“家天下”的社会,江山不是全天下老百姓的,而是皇帝一个人的。王朝社会要维护皇帝的统治,必然需要强权,乃至暴力。只有强权和暴力,才能维护王朝社会这种极端的、不合理的统治。
虽然统治者们心里不认同,但是还是要不断宣传,只有这样才能证明自己是“天命所归、民心所向\",说到底不过是一种愚民手段罢了。
后蜀主孟昶和南唐后主李煜,其实都在实施仁政,他们也非常得民心,结果依然被赵匡胤打下来。
张士诚为人宽厚,比朱元璋更得人心,但得天下的不是他。朱元璋起兵后行“寨粮”、“检括”,与剽掠无异,却能得天下。
史书里总有许多材料,证明开国皇帝得民心以得天下,亡国皇帝反之.那些都是剪裁涂饰过的。朱元璋自己认为元朝之亡,在于纲纪废弛.“胡元以宽而失,朕收平中国,非猛不可.”他治道的中心是使民战栗,而对民心,则是半信半疑。
除非明朝人是很特别的一种人民,否则无法想象,这样一位皇帝,这样一种统治,会得什么“民心”。
之后清军入关,虽然被满人蔑称为蛮夷,但是他们却明白“先得天下后得民心”的道理。只有当统治者取得了天下的统治权,统治了所有臣民,才有可能谈下一步“得民心”的问题。因此在满清征服中原的过程中,根本不关心所谓的民心,为了达到“剃发易服”的目标,一次又一次屠城灭村,“跑马圈地”,“投充”,公然抢夺民众的土地,剥夺民众的人身自由。
而这些恶政的推行也是为其后的所谓“善政”做铺垫。
在清朝基本坐稳天下后,康熙及时停止了大规模的“跑马圈地”,雍正废除”贱籍“,正是因为清朝前期的形象太过负面,所以到清朝取得天下后,但凡颁布修正性政策,都被认为是“善政”,自然也就得了民心。
就像从原来每天抽你十个耳光,到现在一天只打你五个,就感觉是”皇恩浩荡“。这就是所谓的”得民心“。
从满清入关的时候,百姓对剃发的抵触,到清亡的时候,百姓对辫子的留恋,就可以证明,所谓的民心一文不值。
所谓的得民心者得天下、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民意不可违等等,和普通平民百姓毫无关系。
辛亥革命后,各方势力轮番登场,无一例外都拿民心做文章,可在老百姓眼中,清廷、袁世凯、革命党、辫子军,这些就像乌鸦和黑猪,没有多大的区别,无论换做谁登台,和自己有半毛钱的关系?还不如去操心一下,如何挣到明天的一碗棒子面!
所以说”得民心者得天下“是一句千古谎言。
只有先得到天下才有资格去得到民心,也只有“枪杆子里出政权”后才能去“深入群众”。
“得天下者得民心”才是历史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