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朱元璋无力埋葬家人,邻居刘继祖好心赠给他坟地,日后得到怎样的报答?
2020-08-21 14:55:11 历史 互联网 °c 繁体
A + A -事实告诉我们好人会有好报,刘继祖就是一个真实的例子,他的善义之举让少年朱元璋感激于心,日后他当了皇帝,知恩图报,刘继祖也因此后福无穷,其家族与明朝相始终。
中国历史上的皇帝,论出身,最苦难的莫过于明太祖朱元璋,幼年父母兄长先后因灾去世,小小年纪的朱元璋便孤身一人出外谋生,在皇觉寺当过和尚,还曾一个人在外云游流浪乞讨过,尝尽了人生的苦难,最后因为儿时伙伴汤和的一封信改变了人生,最终当上皇帝,成为大明王朝的开国之君。
朱元璋出生于元文宗天历元年(1328年),朱家世代务农,其父叫朱世珍,母亲陈氏,朱元璋在家中排行第四,家族兄弟中排行第八,由于父母没啥文化,他的名字就简单的被起为朱重八。据朱元璋御制《朱氏世德碑》碑文记载:“本宗朱氏,出自金陵之句容,地名朱巷,在通德乡。上世以来,服勤农业”,由此可知,朱家本今天江苏句容人,后来才徙居泗州盱眙县和濠州钟离乡。
元顺帝至正三年(1343年),朱元璋已经15岁,这一年,濠州发生旱灾,几个月滴雨未下,地里庄稼无雨干死。次年春天,依然无雨,雪上加霜的是,这一年蝗灾和瘟疫接踵而至,濠州城里因灾饿死、病死的百姓很多,家里本来就清贫困苦的朱家没能从这一场天灾中熬过来,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朱元璋的父母、大哥先后去世,曾经清贫又不失欢乐的家,就这样剩下了朱元璋和二哥。家里实在没钱买棺材,甚至连块埋葬亲人的土地也没有,陷入绝望的朱元璋不得不去求助地主刘德,希望他可以看在自己父亲曾为刘德种地的份上,能腾出一块地皮以做自己安葬父母兄长之用。
不想刘德这个人,典型的“周扒皮”,对曾经为他卖命干活的朱家毫无怜悯之心,不仅拒绝了朱元璋的请求,还当场狠揍了他一顿。带着伤回到家里的朱元璋,情绪陷入崩溃,越想越伤心,只能靠哭来发泄自己,心里一直懊恼,只恨自己太无能了,连给父母兄长安葬的能力都没有。
朱家真的是太惨了,离朱元璋家不远的地主刘继祖实在看不下去了,动了怜悯之心,他慷慨的给朱家一块坟地,朱元璋和二哥感激涕零,兄弟二人找了几件破衣服包裹好尸体,便将父母安葬在刘家的土地上。
为了活命,朱元璋被破与二哥告别,两人各自逃生。朱元璋先是进了黄觉寺当了和尚,此后连寺院都因为饥荒供不起斋饭了,不得以,朱元璋又离开皇觉寺托钵流浪,一路在外乞讨了三年又回到皇觉寺,这时,朱元璋儿时伙伴汤和的一封来信,彻底改变了朱元璋的命运,他随着元末的农民起义大潮加入了郭子兴的义军,并在此后逐渐成长为红巾军的主力将领,败张士诚破陈友谅降方国珍,依次消灭各地方割据势力,完成了统一大业,建立起了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大统一王朝明朝。
朱元璋当上皇帝后并没有忘记当年曾帮助过老朱家的恩人刘继祖,只不过此时的刘继祖早已经仙去,但是他的妻儿还在世。朱元璋知恩图报,刘继祖当年施舍一地,使父母免做孤魂野鬼,如今自己当上了皇帝,自当要厚加报答,于是朱元璋追封刘继祖为义惠侯,其妻娄氏为侯夫人,并允许子孙承袭爵位,让刘家世世代代享受荣华富贵,子子孙孙与明朝相始终。对于此事,《万历野获篇》补遗卷一有较为详细的记载:
洪武十一年,诰封刘继祖为义惠侯,其词略云:朕微时罹亲丧,难于宅兆,尔发仁惠之心,以己沃壤,慨然见惠。安厝皇考妣,大惠云何可忘!因赠以侯,并赠其妻娄氏为侯夫人,仍为文以祭。宅兆即今泗州祖陵是矣。不讳龙潜之事,不忘马鬣之恩,存故旧,报德施,大哉圣孝,真只千古矣!刘继祖,字大秀。
刘继祖当年的一个善义之举,换来了子孙后代的富贵无穷,这真的是好人有好报。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拒绝给朱元璋施舍坟地还暴打过他的地主刘德,朱元璋在当上皇帝后并没有以怨报德,反而还赐他20顷的良田,并免除刘家五年的赋税和徭役。这样的做事做人风格,真的和朱元璋在当皇帝后大开杀戒屠戮功臣有很大的反差,看来连皇帝都存在着性格上的两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