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世界历史上有一个悖论:即一个高度发达的文明会被一个相对野蛮的文化所摧毁?
2020-08-22 07:45:30 历史 历史网 °c 繁体
A + A -下面我们来说一下中国的历史,要知道中国的农耕文明,相对于游牧文明来说,是比较高一级的文明。
中国的农耕王朝,事实上经常遭受游牧民族的入侵。
特别是在南北朝时期,晋朝的文化相对来说比较发达。但是受到周边游牧民族的侵犯。
特别严重的历史事件就发生在晋朝的末期。“五胡乱华”造成了中原农耕文明的毁灭性打击。这事实上就是一个相对高度发达的文明被相对野蛮的文化所摧毁。
无独有偶,中国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事情循环往复。后来的蒙古族,也是相对比较落后的一种游牧文化,最后战胜了南宋这个相对高度发达的农耕文化。
而随着历史的发展,这种现象“看起来”非常的普遍。后来的明朝,从文化的角度来说,也是一种非常高度发达的文明。
在东北地区的满清游牧民族,当时被称之为八旗子弟。这些八旗子弟主要过着游游牧的生活,他们擅长骑射,骑马射箭是他们的看家本领。
满族的八旗子弟,入关之后很快就战胜了明朝。这也是相对落后的文化,战胜了高度发达的文明。所以说战争的最后胜负,往往不取决于经济力量的强弱,而是取决于这个民族的战斗精神和战斗力。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我个人觉得主要有这么几个原因。首先,相对野蛮的一种文化,仅仅是相对意义上来说的,并不是真正的野蛮。我们不能说穿丝绸的就文明,穿棉布的就野蛮。事实上,以文明和野蛮是相对来说的。
有时候野蛮仅仅是一种偏见而已,不存在真正野蛮的民族,仅仅是生活习惯的不同而已。
而相对高度发达的文明,比如南宋后期,老百姓已经非常的贫困化,吃不饱饭是经常的事情,而蒙古族却每天有大肉吃,有马骑。
所以说野蛮不意味着贫穷。高度文明不意味着丰衣足食。所谓的高度文明,有时反而意味着贫富分化,意味着社会的不公平。
再比如明朝末年,明朝政府经历内忧外患,老百姓经历了各种天灾人祸,以至于老百姓经常会发生饥荒。
俗话说读书不能当饭吃,一种高度的文化不意味着温饱问题的解决。相对于没有文化的八旗子弟来说,他们尽管文化比较落后,但是并不意味着贫穷。
通过游牧他们也可以过上比较幸福的生活。狩猎获得各种肉类,通过边疆贸易换取粮食,可以说真正做到了丰衣足食。
而且他们的贫富分化还不是非常明显,老百姓的贫富差距没有那么大。所以,相对来说八旗子弟非常的有战斗力。
综上所述,个人认为高度的文明,未必代表丰衣足食。落后的文化,未必代表贫穷落后。
文化仅仅具有相对的意义,真正主导战争胜负的是老百姓真正的生活水平。只有最大多数的老百姓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最终才会有真正的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