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仗需要借口吗?历史上的战争,有哪些奇葩的借口?
2020-08-22 11:35:32 历史 历史网 °c 繁体
A + A -需要与否取决于借口能不能满足需求,也就是说,开战借口是否对战事有利?
历史上绝大多数战争都要借口,而且抽需要的角度想,合理的借口对己方是有好处。即便很多人说的楚攻随,实际上楚也为自己找了个“蛮夷”借口(虽然比起随国它本来就是个蛮夷)。楚如果说自己是中原国家,攻随在道义上落了下风的结果就是招来其他诸侯国的打——既然你是中原文明国家,为什么要打无罪的随国?行,你有罪,那我们按中原国家的方法治罪。周天子,士兵们,同僚们,看见了吧楚国有罪,一个个卯足了劲去打它!
所以,如何寻找一个合理借口,是一门技术活。
首先,借口可以争取人才和其他势力的支持。例如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或者说奉天子以令不臣。没错,汉献帝在曹操讨伐诸侯的战争中对袁绍这些诸侯没用,但袁绍们不吃这招,中下层士大夫和将领吃啊!一来投降曹操相当于投降汉献帝,心理负担轻一点;二来那些忠于汉室的人,如荀彧,都会效忠相较而言最合法的曹操。所以挟天子以令诸侯不是争取诸侯的,是争取诸侯治下那些人才的。
当今世界也是一样。美国但凡要对某个国家动武,一定会给这个国家安上独裁、化学武器这些名头,表明自己出师有名,是王者之师、正义之师,在舆论上减轻其他国家和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反感。只要民众觉得美国是正义的,那选民选上去的政客敢不跟着美国走吗?
其次,合理的借口可以提高己方的作战积极性。例如田单曾向齐国人宣称自己得到神谕,神人将下凡为军师,助齐破燕,而后他任命一位士兵为军师,齐人信以为真,由是士气大涨。北宋名将狄青率军平叛时,面对低落的士气,就玩了一招计谋:他做了一百个两面一模一样的铜钱,然后召集士兵,要他们面前掷铜钱决定是进军还是撤退。如果铜钱落地后均为一面,则说明有神助,可以进军。最后北宋军队看见满地均为相同面的铜钱后真以为有神助,于是重振士气,一举击败叛军。
所以,用神的旨意来表明双方对错,可以突出我方作战的正当性,消灭不正当的敌军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最后,借口可以迅速调动国内战争热情。日本以中国军队炸毁铁路为借口攻击东北军,将东北军塑造成不正义的一方,容易激发本国民众的愤慨和对军队支持,从而源源不断地为战争提供人力、食品等支援。
综上,借口有争取外部势力支持、提高军队士气、振奋国民三大意义。所以即便是再拙劣,任何国家开战基本都会选择一个借口。否则一旦被敌人抓住口实调动敌国民众反对本国,那就很麻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