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为什么会反曹操,宁愿信他是临死前最后一计,用死挖出朝廷最后一批忠于汉室的大臣?
2020-08-22 15:30:44 历史 历史 °c 繁体
A + A -荀彧的死就史书记载来看也有好几种不同的版本。
版本一:太祖馈彧食,发之乃空器也,於是饮药而卒。——《魏氏春秋》
根据《魏氏春秋》的记载,曹操与荀彧交恶。曹操赐给荀彧一个盒食品,打开之后什么都没有,于是荀彧服毒自杀。
这是民间广为流传的说法,曹操送空食盒给荀彧,隐喻“盒中无果、请君自采(裁)”。按照这种理解,荀彧就是被曹老板逼死的。
版本二:彧以为太祖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太祖由是心不能平。会征孙权,表请彧劳军于谯,因辄留彧,以恃中光禄大夫持节,参丞相军事。太祖军至濡须,彧疾留寿春,以忧薨,时年五十。——《三国志》
版本二中的荀彧虽然不是服毒自杀,但是比起服毒自杀,荀彧的第二种结局更加痛苦。
当时太师董承劝谏曹操称魏公、建魏国,为了探口风,董承先去询问荀彧的意见,荀彧果断拒绝,并且说出了一句千古流传的名言“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
封魏公建魏国意味着曹操拥有了建立独立公国的权力,虽然受制于天子,但却享有了绝对自治权,这对皇权是极大的分割,也是国家分裂的表现。
荀彧明白,董承的意思就是曹操的意愿,荀彧也是借董承的问题回答曹操的疑问。荀彧不答应曹操进魏公,他先把曹操摆在了道德制高点上,随后反对了曹操的做法,曹操心不能平。
随后,曹操乘着征讨孙权的时候,奏请荀彧劳军,顺便将荀彧扣留在军中做参军,实际上是解除了荀彧尚书令的职务。在曹操大军开到濡须口的时候,荀彧在寿春病重而亡,年仅五十。
荀彧的死法虽然有不同版本,但是死亡诱因却是一致的:荀彧得罪了曹操!
荀彧和曹操的关系可不一般,作为曹操五大谋士之首,能够与诸葛亮平起平坐的军事家、战略家,曹操一生敬重荀彧。而且荀彧出生世家大族,在稳定政局方面,比宦官之后的曹操更加具有说服力与震慑力。可以毫不客气的说,没有荀彧就不会有成功的曹操!
荀彧是曹操唯一忌惮的人,因为敬重,所以忌惮;因为珍惜,所以忌惮;因为感恩,所以忌惮!
曹操所有人才之中,没有一个人的分量能够超过荀彧。曹操的确爱惜人才,但是分层次。像崔琰这种德高望重的,曹操是敬重;像郭嘉这种天下奇才,曹操是珍惜;像夏侯家族这样的死忠,曹操是感恩。在曹操心中,集合敬重、珍惜、感恩为一体的也就只有荀彧。
曹操的野心越老越大了,此时的大汉王朝已经是一个空架子,封魏公、建魏国亦如探囊取物。但是他忌惮荀彧,他知道忠于汉室的荀彧一定会反对自己,但是他又不想让自己受苦。于是乎,荀彧选择了死,曹操选择了杀!
荀彧的死是必然的。荀彧是实实在在的汉臣,他追随的那个曹操已经从一个英雄完全变成了窃据朝政的奸臣,荀彧的理想依托坍塌了。
理想依托的坍塌注定了荀彧理想的破灭。对于任何一个人有理想的人来说,没有什么会比理想破灭更让人痛心。所以,我们大可不必去纠结荀彧究竟是服毒自杀,还是病史寿春。总之,荀彧死的时候肯定痛苦万分。
只要继续理想,就得支持曹操,只要支持曹操,就反而走向了自己理想的反面,匡扶汉室的重担既接近又遥远,看似触手可得,实际遥不可及。
荀彧用死来反对曹操,自己坚决不同意曹操进封魏公,但是似乎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
太祖军至濡须,彧疾留寿春,以忧薨,时年五十。谥曰敬侯。明年,太祖遂为魏公矣。——《三国志》
荀彧病逝之后第二年,曹操便接受魏公封号,建立魏公国,国都邺城。荀彧至死都没有阻拦的了曹操霸权的脚步,这是大汉最后一批汉臣发出最后的声音。至此之后,大汉王朝上下不在有纯粹的汉臣,只存在一群漠不关心与趋炎附势的庙堂高官。
也有人说,荀彧的死实际上还是有作用的。曹操到死都没有称帝,很有可能就是荀彧道德力量的约束,至于是不是这样,那就看后世如何看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