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宰相、相国,有什么区别?
2020-08-23 04:25:20 历史 历史 181°c 繁體
A + A -丞相和相国是具体的官职,而宰相是泛指一切担任最高行政官员的统称,并不是具体的官名。
汉惠帝以前,相国和丞相都是存在的,只不过那时候相国叫做相邦,西汉建立后,为避刘邦讳,才将相邦改为相国。
实际上,这是一个比丞相权力还要大的官职,丞相只是它的副手。秦时有左右丞相,帮助相邦处理军国大事。
四年相邦樛游之造
四年,周天子使卿大夫辰致文武之胙,冬十一月辛酉,大良造庶长游出命曰:取杜在沣邱到于谲水·····
初置丞相,樗里疾、甘茂为左右丞相
相邦的出现要早于丞相,作为全国掌握了军政大权的臣子实力非常强劲。
秦汉时期是中央集权确立的时期,丞相逐渐取代了相邦,这一点更像是君主设立丞相来分相邦的权,达到架空相邦的目的,并最终废除这一官位。
宰相其实并不特指某一特定官职,前面提到的相邦和丞相都可以称为宰相。隋唐时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的长官也可以称为宰相。
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也。”
宋朝时,权力更加细分。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作为宰相的具体官名,而到了明朝,内阁首辅也可称为宰相,还有清朝的军机大臣。
严格说起来,宰相的存在时间是最长的,毕竟任何一个最高行政长官都可以称为宰相。
标签:相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