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僧格林沁的死是晚清军事史的重要转折点?
2020-08-28 10:20:48 历史 互联网 °c 繁体
A + A -僧格林沁是大清的一员猛将,是蒙古人,人送外号\"草上飞\",不仅马术非常好,箭术超群;而且具有草原狼的狼性,永远充满进攻性,永不言败。
僧格林沁英勇善战,为维护大清统治屡立战功,道光说他是\"国之柱石\",咸丰夸他是\"不二重臣,朕之左膀右臂。\"
其实僧格林沁一开始并不是靠本事,而是开后门进入统治官僚阶层的。
嘉庆帝的一位公主被许配给了僧格林沁家族中的一位叔叔,被招赘到了京城。但这位公主老是没有生育,有点闷闷不乐。于是僧格林沁的叔叔就把年少英俊的僧格林沁带到京城,当时道光已经即位,见到僧格林沁也满心欢喜,就建议公主认僧格林沁为子。就这样,僧格林沁从一个草原屌丝,一跃成为道光皇帝的外甥,从此脱颖而出、平步青云,才有了用武之地。
因为这个关系,僧格林沁是道光、咸丰两朝最得宠的臣子,没有之一。僧格林沁先是破格被提升为御前大臣、御前行走,后来又连升三级,高升为领侍卫内大臣和正蓝旗蒙古都统。对此,同是满清重臣的曾国藩都羡慕不已,在日记中写道:僧格林沁\"独受圣恩,无人匹敌。\"
僧格林沁对满清王朝的最大贡献不是他镇压了捻军起义,也不是他是指挥了大沽口海战(那场被个别史学家大加渲染的所谓大捷不过是一场被夸大了的偷袭,对满清命运是无关痛痒的),更不是他在1851年出兵镇压了蒙古人对满清王朝的反抗,而是他给如日中天的太平军以迎头痛击,救了咸丰皇帝一命。
咸丰五年的时候(1855年),太平军节节胜利,满清岌岌可危,满朝文武都是草包,没有一个人能独当一面、为咸丰分忧。咸丰每日长吁短叹、烧香求佛、惶惶不可终日。疾风知劲草,国难识能臣。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危难时候,僧格林沁挺身而出、向咸丰请缨。那时候僧帅40来岁,英气勃发、气势如虹,一身武艺、满腹经纶有了用武之地。说真的,僧格林沁根本就没有把太平军那些乌合之众放在眼里,他们根本就不是蒙古骑兵的对手。果然僧格林沁旗开得胜,对不可一世的太平天国北伐军以迎头痛击。
两年中,僧格林沁帅蒙古骑兵纵横驰骋、所向无敌,大小百余战,无一败绩。僧帅一人拿下林凤祥、李开芳两员太平军骁将,遏止了他们嚣张的气焰,敲响了太平军的丧钟,延续了行将就木的满清王朝。僧格林沁捷报频传,咸丰皇帝喜出望外。僧格林沁凯旋而归的时候,咸丰亲自迎接,大摆庆功宴。僧格林沁从此享尽荣华,晋封为博多勒噶台亲王。
僧格林沁平素爱护百姓、善待士卒,他去世时,百姓罢市,巷哭野祭。灵柩返回北京时,献上的万民伞有七十多柄,兵弁、百姓皆迎祭,哭声震地。
接下来僧格林沁再接再厉、又立新功,在二次鸦片战争中\"痛打\"英法联军,赢得了大沽口海战的伟大胜利,震惊了全世界。僧帅又一次受到满清嘉奖,僧格林沁的人生也走到了巅峰。但大沽口海战不过是一场偶胜,满清全国上下被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被所谓的胜利冲昏头脑,忘乎所以。
1860年,英法联军在八里河和僧格林沁仇人相见,僧格林沁没有了大沽口的幸运,只几个回合就被打出原形。英法联军乘胜追击,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僧格林沁成了替罪羊,受到处罚,失去了恩宠。
同年秋天,东部捻军作乱,朝中无人平贼,僧格林沁又被满清想起,僧格林沁二话没说披挂出征。
瓦罐不离井上破,战将难逃阵前死;僧格林沁在镇压捻军的时候,也走向了自己的滑铁卢。
1865年6月(同治四年),清军在山东曹州(今山东菏泽市)高楼寨中了捻军埋伏,僧格林沁在突围的时候被捻军所杀,年仅55岁。僧格林沁阵亡的消息传到京城,朝野一片震惊。清廷为僧格林沁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同治皇帝和慈禧亲自祭奠,如丧考妣。僧格林沁的死让清廷失去了一个治国安邦的柱石,满清从此一蹶不振、走了下坡路。
僧格林沁的死不仅是满清军事史上的转折,也是满清命运的转折点。因为,满清是靠八旗子弟打天下的。满清入关建立政权后,八旗子弟渐渐堕落,贪图安逸、醉生梦死。很快就失去了战斗力。
满清在治理天下的时候依靠汉人,但军事上因为有洪承畴的前车之鉴,始终对汉人心存芥蒂。他们觉得汉人没有底线,是墙头草、随风倒,跟满清不一心。因此满清对汉人将领只是利用,从来就没有信任过,也不敢托以重任。但怎奈八旗子弟不争气,只能任用脑后长反骨的汉人将领来维稳。
就在此时,僧格林沁横空出世。僧格林沁不但能征善战、有勇有谋,而且跟满清关系非常,忠心不二。在满清看来,僧格林沁就是不折不扣的自家人,是完全可以信赖的靠山。
虽然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时,曾国藩等一批汉人将领出生入死、屡建奇功,把洪秀全打得落花流水,最终消除了匪患。但他们身上流的是汉人的血,汉人是注定靠不住的,因为在汉人心中,满人是始终是外来户,是征服者,跟汉人有不共戴天的仇恨;但凡有一点血性的汉人,谁会甘当满清的鹰犬呢?他们给满清当奴才是权宜之计,一有机会就会起兵造反。
对这些汉人,满清是一百个不放心。但僧帅阵亡后,满清再也没有出过一个能独当一面的将领,满清不得不任用曾国藩、左宗棠和李鸿章、张之洞这些汉人来看家护院。满清统治者就好比是自己家没人,不得不让强盗给自己当保镖一样,晚上睡觉能踏实吗?
事实上,正如清廷担心的那样,很多汉臣表面上对清廷唯命是从、点头哈腰。但心里面还是一副有奶就是娘的做人哲学,并没有把满清当君父去看待。
义和团作乱,慈禧打算利用义和团,命令各地官员跟义和团合作,但不少汉人官员公开抵触,依旧我行我素对义和团采取遏制措施。慈禧跟列强宣战,汉人诸侯们公开抗命,宣布自己辖区为中立地区。
到了满清末期,满清政权更是被架空了,汉人官员阳奉阴违,把自己的辖区搞成了国中之国。武昌起义的时候,袁世凯那些汉人将领更是落井下石,一夜之间全部倒戈,忘了君臣、父子大义。
总之,失去僧格林沁后,满清朝廷的中央集权受到削弱,满清的统治受到打击,满清皇帝的权威受到挑战。可以说,僧格林沁这样的忠臣的死,意味着满蒙八旗的彻底沦陷,让满清少活了几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