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随心看

历史趣闻杂谈 揭秘红楼梦 中国历史 抗战历史 经典故事 历史战争 英文历史 历史纪录片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正文

是什么原因导致天之骄子李存勖的堕落?

2020-09-02 04:30:45 历史 历史网 °c 繁体
A +  A -
很对人对李存勖 的事情并不了解,接下来跟着历史随心看小编一起来欣赏。

李存勖的一生的确令人惊叹,继位之初仅有太原一地,15年之后已是扫灭后梁,坐镇洛阳,大小诸侯无不称臣的一代开国之君。

可是仅仅三年后却是因为率军平叛,被叛军一箭射死,众将只是围观,不见有任何举动,可谓是众叛亲离。

是什么原因导致天之骄子李存勖的堕落?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李存勖快速覆灭?

在弄清这个问题前,我们看下李存勖崛起时,倚仗的是什么?

出身沙坨的李存勖幼时便熟读《春秋》,懂得尊卑,了解世事。李克用刚死之时,托付兄弟李克宁与张承业辅佐晋王李存勖,然而李存勖本身却极为抗拒,甚至有意将王位让与掌管整个河东的李克宁。

李克宁不愿接手的原因已不可知,但是当时的河东,在后梁开国帝王朱温的压迫下,只余一座孤城。

大部分军队又全部集中在周德威的手中,手中还握着的潞州也被困一年多,旦夕之间,便会改换门庭。而且晋阳(太原)在沙坨族的掌控下,倚仗手里的家伙事儿,那是横行不法,胡作非为。李克用在世时,不时接到告发,李克用却用一套歪理打发了事。

今四方诸侯,皆悬重赏以募勇士。吾若束之以法,急则弃吾,吾安能独保此乎?

一副烂摊子的模样,有点头脑的都不愿接。

李存勖不得不接位,继位之后,他首先做的就是任用李存璋整顿军纪,凡是在晋阳城内仗势欺人的主犯,一律斩首。周德威返回来的前夕,市井肃然。而周德威的大军归来,更是让河东的局势瞬间稳定了下来。

是什么原因导致天之骄子李存勖的堕落?

此时李克宁便又动起了顶替的心思,被李存勖及母亲曹氏三下五去二干脆利索的砍掉了脑袋。这下李存勖的位子坐的更加稳当,也威服了一干李克用留下的久经战场的老将。

但是,仅仅是威服而已。

李存勖整顿好内政后,力排众议,坚决救助被围的潞州。

汴人闻我有丧,必谓不能兴师,人以我少年嗣位,未习戎事,必有骄怠之心。若简练兵甲,倍道兼行,出其不意,以吾愤激之众,击彼骄惰之师,拉朽摧枯,未云其易,解围定霸,在此一役。

此时,潞州的夹城之战不仅没有结束,而且进入到了关键时期。城内兵困粮乏,连书信都派发不出去。李存璋只得在城门楼上设酒宴吃喝,迷惑后梁军,不曾想中箭负伤。

而李存勖也知晓潞州坚持不了多长时间,但并没有立刻发兵援助。李存勖在整顿内政之后,刻意修好契丹,并希望借兵,平定潞州之围。

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也小家子气,全民皆兵的游牧民族只给了不足千人的小队。

李存勖却没有计较,因为他并不是图契丹的人马,毕竟骑兵不能用来攻打潞州城外的围城。他是依靠“重金卑词”安抚住契丹,阻止契丹在他全力平定潞州时,偷袭他唯一的基地。

一切理料顺当之后,李存勖出兵两万有余,于夜间到达潞州外围,而后趁清晨有雾遮掩,骤然杀出。事后,的确如李存勖所预料的一般,李存勖两万多人马一举击溃朱温大将康怀英的八万人马。解除了潞州之围,打通进取河朔三镇的通道,将一死局生生变成了奇迹。

李存勖在这期间,无论战略意图和对未来的规划,应该说是眼光长远且独到,根本没有任何能够质疑的地方。

或许,李存勖败亡的根本缘由不是昏庸无能或者是荒淫无道,也许另有原因。

是什么原因导致天之骄子李存勖的堕落?

之后,李存勖灭幽州刘仁恭父子,平魏博之乱,称帝于魏州,争德胜城,战杨刘渡口,攻镇、定两州,取兖郓之地,最后以五千精兵轻取开封,一举灭掉后梁,建立后唐。期间,奇计迭起,攻无不克,甚少败绩。

而在此期间,也就是初入开封的路上,李存勖遇到了一个人,发布了一条命令。

是日,赐乐工周匝币帛。周匝者,帝(李存勖)之宠伶也,胡柳之役陷于梁,帝每思之,至是谒见,欣然慰接。周匝因言梁教坊使陈俊保庇之恩,垂泣推荐,请除郡守,帝亦许之。

李存勖似乎在此时忘乎所以,开始昏聩起来,竟然无缘无故封了一个伶人为郡守,为什么?

我们再看,梁朝文武官属于马前谒见,陈叙世代唐臣陷在伪廷,今日再睹中兴,虽死无恨。帝谕之曰:“朕二十年血战,盖为卿等家门无足忧矣,各复乃位。”(李存勖一句话竟然将后梁的官员全部留任?)

帝御元德殿,梁百官于朝堂待罪,诏释之。壬午,段凝所部马步军五万解甲于封丘。凝等率大将先至请死,诏各赐锦袍、御马、金币。帝幸北郊,抚劳降军,各令还本营。

李存勖的所作所为无不是在显示一个意向,那就是招降纳叛,收拢人心,稳定朝局。

那为何短短三年就祸从天降,众叛亲离?

众所周知,李存勖创立的后唐,仅是五代十国之中第二代,之后还有后晋、后汉和后周。

排在后面的三个朝代,不是后唐皇帝的亲属,就是其部下。

后周的开国之君郭威也位列其中,那么他是如何从一个杀人犯一跃成为一国之君呢?

在《宋史▪张永德传》有一段这样的记载,初,魏人柴翁以经义教里中,有女。后唐庄宗时备掖庭,明宗入洛,遣出宫。柴翁夫妻往迎之,……女悉取装具,计直千万,分其半以与父母。令归魏,曰:\"儿见沟旁邮舍队长,项黵黑为雀形者,极贵人也,愿事之。\"问之,乃周祖也。父母大愧,然终不能夺。他日,语周祖曰:\"君贵不可言,妾有缗钱五百万资君,时不可失。\"周祖因其资,得为军司。

一个无名的宫女竟然有价值千万的装具,她的钱财从何而来?

如果说是偷盗而来,对于史上有名的吝啬李存勖夫妇,怎么能够不发现?

是什么原因导致天之骄子李存勖的堕落?

如果不是偷盗而来,那么无名宫女的钱财定然来自于赏赐。从另一方面反映出李存勖夫妇对待属下的赏赐根本没有节制的。(据记载,李存勖授意伶人一次性的纳入宫女一千余人)

那么这里就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李存勖的钱财从何而来?郭威这种倚仗钱财上位的人,为何笃定能够凭借钱财上位?当时朝政究竟出现何种局面,致使李存勖创造出这种恶性循环?

还是在《宋史▪张永德传》中,记录了李克用敛财的一种手段。

后唐武皇镇太原,急于用度,多严选富家子掌帑库。或调度不给,即坐诛,没入赀宁。

这还是在有贤名之称的张承业手中发生的事情。

那么这种敛财手段的弊病,张承业不可能不知,李存勖也不会没有耳闻。

事实上,李存勖的确吸取了他父亲的教训,没有如此急功近利。

那他是如何聚拢财富的呢?

三种。恢复租庸调制,收取官税。以战养战。收取各国的朝贡。

进项有多少和每日常规消耗有多少呢?

具体数字不详,但是可以从后唐明宗李嗣源与范延光之间的话去推断。

上问见管马数,枢密使范延光奏:“天下常支草粟者近五万匹。……,其邮传之费、中估之直,日以四十五贯,以臣计之,国力十耗其七,马无所使,财赋渐消,朝廷甚非所利。”上善之。

延光奏曰:“臣每思之,国家养马太多,试计一骑士之费,可赡步军五人,三万五千骑抵十五万步军,既无所施,虚耗国力,臣恐日久难继。”

那么李存勖养马有多少呢?

太祖(李克用)在太愿,骑军不过七千,先皇(李存勖)自始至终马才及万。

也就是说,仅是骑兵的一项李存勖每日的消耗为45万贯。这还没有将他的步兵和官员的消耗,以及他毫无节制的游猎和赏赐伶人囊括在内。

可见,李存勖每日的消耗之大。

是什么原因导致天之骄子李存勖的堕落?

李存勖在他南征北战的15年内,他根本没有去考虑过这个问题,因为有忠直宦官张承业在替他打理,他只需在缺钱的时候,伸手索要即可。

但是,张承业经常是拒绝李存勖的要求,张承业认为李存勖要钱是为了赏赐伶人和无用的宠幸之人,拒绝支付。这就激起了两人的矛盾和猜忌,甚至李存勖想要除掉张承业。李存勖的所作所为,得到了贤良的曹太后的遏制,派人带话给张承业,说。“已经打过了,您老就不要生气了。”第二天,曹太后和李存勖亲自登门拜谢张承业。

这个小插曲,必然会让李存勖的心理产生一些波动,但就此说李存勖开始吝啬,太过勉强。但至少会让李存勖大手大脚的毛病产生一定的影响,换句话说也许这就是李存勖吝啬起源的一个因素,也是他无法获得将士支持的原因之一。

922年,李存勖称帝的前夕,张承业病逝,享年76岁。其中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张承业和李存勖两人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分歧,张承业极力阻止李存勖称帝,应该或者也许扶植真正李唐王朝的后人继位。李存勖婉言拒绝,说“此事是众人的意见,不可违。”

李存勖经济上能够掣肘他的人,消失了。

李存勖开始肆意妄为,后果是显而易见的。

这时候,另一个张承业式的人物出现,李存勖册立的刘皇后

她的出现,可说是李存勖的丧钟已然敲响,刘皇后共做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入府拜父,收受馈金。

河南尹张全义在唐昭宗时期,就是一位理财理政的能手,他和陈州刺史赵犫(抽)供应了后梁太祖朱温的大部分军粮。李存勖和刘皇后驾临洛阳,李存勖授意刘皇后拜张全义为义父,张全义惶恐不安,遂献出大量财物,作为见面礼,馈赠于刘皇后。

这种事情,在一般的朝代,情景正好相反,由皇上或皇后赏赐于临幸的朝臣,可见刘皇后也是一位吸财能手。

第二件事,遍撒珠玉,羞辱功臣。

在前蜀王衍被灭之后,宰相率百官恳求李存勖拨款慰劳出征的将士,因为平蜀第一功臣郭崇韬被杀,将士都生出谋反之心,宰相因府库空竭,无计可施。刘皇后竟然拿出两个银盆和首饰盒,拉着两个儿子,以此来打发朝臣。

第三件事,饮鸩止渴,劳燕分飞。

刘皇后在李存勖中箭倒地,大量出血,口喊口渴,竟然命人端来一碗奶酪,加速了李存勖的死亡速度。

李存勖一死,刘皇后便扔下李存勖的尸首,跟随他人,逃了出去。

是什么原因导致天之骄子李存勖的堕落?

在此之前,李存勖得知李嗣源叛乱,准备带病会开封御敌,他却因手中无财帛无法安抚治下的将士,只得口头承诺,一旦灭蜀收缴上来的金银运返到京,立刻发放。

实际上,关于蜀国的战报,他早已看过。

粮三百五十三万、钱一百九十二万贯、金银共二十二万两、珠玉犀象二万、纹锦绫罗五十万。

一个屹立天府之国二十多年,仅有如此少的财帛,根本不足以赏赐相抵李存勖许下的诺言。他的许诺是,凡是跟随他返回开封的将士,他将全部拿出灭蜀获得的四十万金银赏赐。

然而,即便如此却无人相信。

因为过往,他把钱财和权位大都赏赐给了宦官和伶人。

最后,李存勖死于伶人郭从谦的箭下。

当然,每一个开国之君都不是庸才,最少在初期他是众星捧月之所在,这个时期之内无不是殚精竭虑,反复谋划磋商,集众人才智而达到破敌于千里之外,后期却是因为当时的环境以及个人的私欲,使得维持统治的基础财富出现捉襟见肘的局面,使得上下猜疑猜忌,最后自相攻伐。

最后,我们看看五百多年后的另一个开国之君是如何看待李存勖的。

朱元璋:所谓李天下者,其斯人欤?上下之分渎至于,安得不亡?

  选择打赏方式
微信赞助

打赏

支付宝赞助

打赏

标签:

精选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