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刘邦对于韩信之死的态度是“且喜且怜之”?他后悔过吗?
2020-09-03 17:00:34 历史 历史 °c 繁体
A + A -刘邦的这个态度就像是许多公司老板一样,他们会对某些员工“且喜且怜之”,因为有些员工能力很强,但是情商太低,并且身上有许多不确定因素。
韩信的能力毋庸置疑韩信还没有向刘邦表现出自己的才能的时候,萧何凭借几句话就让刘邦封了韩信为大将。从这也体现了刘邦是个好领导,他听劝,并且用人不疑。
刚成为大将的韩信就向刘邦分析项羽的缺陷,并制定了平定三秦的妙计。刘邦大喜,感叹自己与韩信相见甚晚。
此后的日子里,韩信屡立战功,未尝有败绩。他为刘邦攻打三秦,又相继灭掉了魏国、赵国、齐国等地,功劳越来越大,看似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但其实祸根早就埋下了。
韩信的缺陷韩信还没有发迹的时候,在家乡就不受人喜欢,这也不能怪老乡们不能慧眼识英雄,对于普通人而言,你熟知兵法并不是一项特别厉害的事情,你能不能把日子过好才是本事。
韩信就属于那种连自己都养不起的人,还经常去亭长家蹭吃蹭喝,因此受到了亭长妻子的厌恶,便想办法把他给撵走了。
也正是有这样一段经历,让他格外重视功名利禄,也导致了他的悲剧。
除此之外,他还有下列几个缺点:
一、情商低
导致刘邦厌恶韩信的导火索是封韩信为齐王那件事。
韩信平定了齐国后,就写信给刘邦请求封自己为代理齐王,至于理由吗,那就是齐国人诡计多端,整个国家还不稳定。
韩信自我感觉这样处理事情还挺合理的,其实刘邦看了他的来信后,要不是陈平和张良拦着,他早就暴跳如雷了。他只能忍着怒气咬牙切齿地说道:“封!怎么不封!要当就当正式的!当什么代理的!”
当时刘邦正被项羽围困在荥阳,非常需要韩信的帮助,可他却想在齐国当齐王,换谁也接受不了。
韩信的情商低还表现在他不听劝,蒯通曾劝尽早他远离刘邦,可他不听,最终被害。
二、功高盖主
韩信情商低,他不如张良看得长远。张良早早地称病隐居,并且只要了留县这一块儿封地。
可是韩信不一样,他成为齐王后又被贬为了楚王,后来又被贬为了淮阴侯,即便如此,他的地位也是许多人难以得到的,可他还是不知足,仍然闷闷不乐。
淮阴侯其实就是和散职,刘邦早就猜忌他了,一直没除掉他已经很给面子了,后来刘邦出去打仗也不用韩信,韩信不可能不知道刘邦是怎么想的。
郁闷的韩信一气之下竟然和陈豨合谋背叛刘邦,吕后知道后便用计除掉了他。刘邦知道后的态度是“且喜且怜之”。
结语:刘邦之所以会“且喜且怜之”,是因为他怜惜韩信的才华,毕竟韩信为他付出了很多。可他又很高兴,韩信死了,对他再也构成不了威胁了。
如果韩信能及早脱身,他也就不会有这样的下场了。其实在职场也一样,如果你活成了韩信,你被迫离开公司后,你的老板也会“且喜且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