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随心看

历史趣闻杂谈 揭秘红楼梦 中国历史 抗战历史 经典故事 历史战争 英文历史 历史纪录片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正文

宋朝以前没棉被,那么古人在冬天是如何御寒的?

2020-09-05 15:20:59 历史 互联网 °c 繁体
A +  A -
很多历史爱好者不懂宋朝,下面就跟随历史随心看小编看一看吧。

现在这样的天气,我们都不想出门,起床就像受酷刑一样,尤其处在不南不北的地区的人们,没有暖气,天气也不给力,于是身上套了一层又一层,保暖内衣,毛衣,羽绒服,恨不得裹成一个熊。

宋朝以前没棉被,那么<a href=http://lishisxk.com/tags-etagid423-0.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古人</a>在冬天是如何御寒的?

但是,在我国古代,尤其是宋朝元朝以前,我国是没有棉被的,因为宋元以后棉花才被大量种植用来制作冬衣,所以,在古代宋元以前的人们,究竟是靠什么来抵御寒冷呢?毕竟现在的天气都是全球变暖过的,那以前的温度比现在可低得多。

然而,宋朝以前没棉被,那么古人在冬天是如何御寒的?根据史书记载,棉花的原产地是印度和阿拉伯,也就是中国古代原本并没有棉花,那么棉花究竟是什么时候传到中国的呢?翻阅了资料以后,发现《宋书》以前,从来没有关于“棉”字的解读,也没有出现过“棉”字,那就说明宋朝以前是没有棉花的。棉花开始传入中国最迟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但也仅仅是某些边疆之地才有,中原人根本不知道有棉花, 所以在史书上也并没有出现过“棉”字,棉花真正传入中国其实是在宋末。

宋朝以前没棉被,那么古人在冬天是如何御寒的?

古时候,社会的贫富差距更大,富人们和平民们御寒的方式当然也不一样。不过有一点是相同的,无论富贵与贫穷,人们冬天都是盖被子睡觉的,只是那时候还不是这个叫法。在先秦时期就已经有了被子的雏形,人们称之为“衾”,不过衾是填充了许多东西的厚被,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衾和被的差异就被人们忽视了,统称为被。被子的出现,标志着人们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的提高。

神农的农牧时代,人们会种植葛麻,最早使用的纤维就是葛和麻,那时的人类把它们的皮剥掉、用水沤泡后,用石纺锤搓制成线和绳,编结织物,做成御寒的衣服或者类似“被子”的东西覆盖身体,(在距今约五六千的半坡原始居民遗址中发现了石制的纺轮,证明半坡原始居民已经学会了纺线、织布、制衣)有的用羊毛羊绒等物填充以求更加暖和。

宋朝以前没棉被,那么古人在冬天是如何御寒的?

放牧羊群的工作是人类历史最悠久的工作,开始于6000年前的安那托利亚半岛(小亚细亚),那里的人用羊身上的毛取暖,做衣服,围巾,被子等,有的牧羊人冻的实在受不了就在羊群中睡觉,当然还有另一方面原因就是看守羊群。随着时代的进步,聪明的古人发明了纺织技术,他们就地取材,将他们种植的各种麻类作物纺织成麻布,最然这种布比较粗硬,还不怎么保暖,但是这已经是一个不小的进步了。

光披麻布还不够保暖,这时候人们就想到了往布里思东西的办法,可以塞进去的东西有很多,包括纸、芦苇花、木棉的棉絮等等,这些都是普通人家使用的。除此之外,还有动物绒毛和丝絮,但成本太高,只有达官贵人才能够用得起。宋代之前因为没有棉花,所以用来填充被子的另有他物,当然不能称之为棉被。由于那时候不同阶层的人生活条件差异巨大,所以不同人家的被子也是有着天差地别的。

宋朝以前没棉被,那么古人在冬天是如何御寒的?

有钱人家的被子是用珍贵的丝绸做的,又宽又厚,里面填充了各种动物的绒毛,比如驼绒、鸭绒、羊绒等等。宋朝以前没有棉花,他们会往自己的被子里加柳絮和芦花,这样的保暖措施有些差,总比什么都没有强。他们还会在白天太阳好的时候,把一些干的稻草,拿出来晒一晒,等到晚上睡觉的时候,再铺到床上,很厚一层干稻草,这样既能够取暖又能保暖。

而要论古代冬天最为烧钱,且技术演进极快的取暖方式,那还是要说烤火。春秋时期,就有了设计精细的取暖炉。秦朝时,更有了宽高一米以上的宫廷大壁炉,足以将皇宫“烧热”。辽金时更出现了火炕。木炭煤炭等各种燃料,也是一代代革新。到了唐宋年间,已经有了多种名贵品种。

也同样是在盛唐年间,但凡有钱人家庭,冬天里都有专门的“温室”,用花椒泥糊住四壁,再生起熊熊炭火。木炭的消耗量也是惊人。所以白居易笔下的卖炭翁,才会被“黄衣使者白衫儿”粗暴抢走炭——这一车千余斤的炭被抢走,等于是被横抢了一大笔钱。

宋朝以前没棉被,那么古人在冬天是如何御寒的?

而这种能烤火的日子,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显然可望不可即。就连唐朝的官员,冬天生火也要靠朝堂发的“柴薪银”。到了宋代时,汴京城一秤(十五斤)木炭的价格,就可以卖到二百文,可以买六斗多大米。有时候宋朝官府也将部分木炭降价出售,每次都引发百姓疯狂抢购,甚至还有人在疯抢中被踩踏而死。至于同时期开始应用于生火取暖的煤炭?即宋代的“石炭”,价格也是居高不下。

所以,在棉被普及以前,就算对于陆游这样“一日禄不继则无策”的普通官员来说,生火取暖都是个负担不轻的奢侈事。对于衣被简陋的普通百姓来说,冬天更是一场苦熬。为了熬过冬天,就连作为“纸被”原材料的纸张,都成了当时穷人御寒的神物:纸衣。

宋朝以前没棉被,那么古人在冬天是如何御寒的?

唐朝年间时,“纸衣”就成了穷人们冬天的日用品。比起“纸被”来,纸衣显然便宜得多,最初的时候用纸填充进衣物里,就有御寒的效果。发展到南宋年间,更有了专门的“纸衣”。南宋官府也常在冬天时给穷人们发放“纸衣”,以示“皇恩”。造纸术的进步,带来的不止是书写的方便,更是多少穷人冬天的依赖。

直到元朝年间时,棉花才开始大规模种植。黄道婆为代表的科技牛人,又令中国棉纺业突飞猛进。明太祖朱元璋时代起,明王朝更用强制手段,在大江南北普及种棉。曾是奢侈品的棉布棉被,这才“遍布于天下”,从此“人无贫富皆赖之”。让古代普通百姓的冬天,从此好过得多。科技进步与推广的意义,一床普通的棉被,就是生动缩影。

宋朝以前没棉被,那么古人在冬天是如何御寒的?

参考资料:蔡鸿生《宋代名产“纸被”》、 李崇寒《烧火盆、穿纸衣、用地暖:古代冬季取暖的N种方法》、 马承均《唐朝的冬天》、 倪方六《古人冬天盖什么被子》、袁庭栋《棉花是怎样在中国传播开的》、 隋风《古人过冬主要靠熬,烧炭烧煤烧柴都是妄想》、徐俪成《唐朝人如何过冬:官宦暖炉皮裘,百姓地炉纸衣》

  选择打赏方式
微信赞助

打赏

支付宝赞助

打赏

标签:

精选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