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随心看

历史趣闻杂谈 揭秘红楼梦 中国历史 抗战历史 经典故事 历史战争 英文历史 历史纪录片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正文

火烧连营,刘备惨败,魏国为什么不趁势进攻,而进攻大胜的吴国?

2020-09-07 12:30:44 历史 互联网 °c 繁体
A +  A -
对于刘备的问题,相信很多人都不了解,下面历史随心看小编就给大家讲一讲。

夷陵之战后,曹丕放着元气大伤的蜀汉不管,却兴师动众,三次伐吴。

这是曹丕君臣在深思熟虑后做出的决策。

防止吴蜀重新结盟

夷陵之战开打之初,曹丕本来是倾向于伐蜀的。

可是,刘晔却指出了不应该伐蜀的理由。

其中,第一条,就是防止吴蜀重新结盟。

火烧连营,刘备惨败,<a href=http://lishisxk.com/tags-etagid3402-0.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魏国</a>为什么不趁势进攻,而进攻大胜的吴国?

吴蜀与魏之间,是两弱抗一强的关系。吴蜀翻脸,对魏国是最有利的。

这一点,魏蜀吴三方领导都是很清楚的。

夷陵之战,是刘备发起的。吴蜀大战,是刘备铁了心要伐吴。

相比之下,已经袭取南郡,全据长江的东吴好处都捞尽了,并不愿意和蜀国继续开干。

因此,刘晔认为:魏国如果伐吴,刘备必然不会因此恢复吴蜀连盟。但是,如果魏国伐蜀,刘备迫于魏国的压力,必然会与吴国修好,吴国也没有理由非要和蜀国干下去。

事实也证明刘晔的判断是基本靠谱的。

后来,魏国伐吴时,刘备不但没有与孙权修好,反而幸灾乐祸,写信去吓唬陆逊。

而在魏国三道伐吴的攻势中,尽管吴国的江陵保卫战打得非常惨烈,但陆逊却始终被牵制在对蜀方向,没有参加对魏作战。

伐蜀的组织难度过大、成本过高

刘晔反对伐蜀的第二个理由是:蜀远吴近。

这一点,早在曹操时期就已经得到了充分验证。

火烧连营,刘备惨败,魏国为什么不趁势进攻,而进攻大胜的吴国?

以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在董卓、李傕之乱中已经残破不堪,大量人口迁徙到了益州、荆州。而陇西地区,更是在汉羌战争时期就遭到了严重破坏,更不可能作为伐蜀基地。

因此,曹操每次对汉中用兵,都要从中原、河东地区调拨粮草、运夫,补给线非常长。

曹操征张鲁,就赢得有些侥幸。当时,曹军困于阳平关前,粮草不继,已下达撤军命令。

幸亏曹操运气好,张卫军出现失误,曹军才突破阳平关,夺取汉中。

即使夷陵之战使蜀汉元气大伤,但蜀汉再不济,也比张鲁难打吧!

而曹操与刘备的汉中争夺战。曹操治军半年多,做好各种准备,仍然只能只能在汉中相持2个月就被迫退出。

这还不算完。为了支援汉中作战,曹操从各地征调民夫、物资,引发了南阳等地民众叛乱。这些叛乱曾与关羽遥相呼应,搞得曹操差点迁都。

汉中争夺战,距离此时不过只过去了3年,魏的国力并没有显著增长,要伐蜀,组织难度依然太大,成本依然太高!

相比之下,曹魏伐吴的组织难度、成本都小得多。

曹魏的核心地带,在以洛阳为中心的中原地区。

从中原出发,无论攻江陵还是下巢湖,组织上都没有任何难度。

曹操四越巢湖,虽然没捞到什么好处,但基本上来去自如,不至于伤筋动骨。

所以,夷陵之战期间,曹丕已经以声援东吴为名义,在魏吴边境集结兵力。

也就是说:无论夷陵之战谁胜谁负,曹丕都是准备伐吴的。

惩罚性进攻

或许,曹丕原本有一举灭吴的企图。

如果吴蜀大战两败俱伤,魏国确实有坐收渔翁之利,一举灭吴的机会。

火烧连营,刘备惨败,魏国为什么不趁势进攻,而进攻大胜的吴国?

可是,曹丕期待的“两败俱伤”的局面并没有形成,吴国不但实力未受太大损失,反而因大胜而气势正盛。

因此,曹丕应当也认识到:要一举灭吴,并无机会。

在三道伐吴中,臧霸曾经率军渡过长江。但也只是“杀掠数千人”,不敢深入,就退回江北。

这说明:由于没有水师之利,曹魏就是过了长江有立不住脚,要想一举灭吴是几乎不可能的。曹丕伐吴,是一次目标有限的惩罚性进攻。

曹丕发起伐吴战争之初,孙权曾经派人来认怂:哥,我都称臣了,咱们不打行不行?

曹丕的答复很简单:你早上把世子送来做人质,我下午就退兵。

原来,夷陵之战前,东吴为了稳住魏国,曾向魏国称臣,并不惜忍受屈辱结好魏国。

魏国要钱,要珍宝,如数奉上!

只不过,在送质子的问题上,孙权始终一拖再拖。

夷陵之战后,孙权在质子问题上逐渐强硬。

曹丕认识到:自己被当猴耍了呀!

火烧连营,刘备惨败,魏国为什么不趁势进攻,而进攻大胜的吴国?

人家刚当皇帝没几天,就被你这么耍,曹丕不要面子了是吧!

曹丕,当然要发起惩罚性进攻!

正确的目标,错误的时机

曹丕采纳了刘晔的意见,选择了伐吴。

遗憾的是,刘晔的意见,曹丕只听了一半。

刘晔的建议是:在吴蜀分出胜负前,魏国就大举伐吴。吴国在魏蜀分别打击下首尾不能相顾,必定灭亡!

可是,曹丕以“不可失天下归顺者之心”拒绝了。直到夷陵之战结束,孙权态度强硬才出兵“伐罪”。

机会已经错过了!

魏国伐吴时,刘备曾写信来吓唬陆逊:听说你们和魏国开打了。如果我也来凑热闹,你觉得你们挡得住吗?

陆逊的回复很干脆:我只怕您刚刚大败,有心无力呀!

火烧连营,刘备惨败,魏国为什么不趁势进攻,而进攻大胜的吴国?

夷陵之战后,蜀国一时间确实难以构成威胁。东吴只要派出陆逊这样的名将防备已经够给面子了,无须安排过多兵力防备。

因此,魏伐吴之战,吴国基本上可以集中绝大多数兵力与魏防守一搏。

当初,曹操“四越巢湖”也捞不到什么好处,才能不及其父的曹丕又哪有机会占到什么便宜呢?

总的来说,吴蜀交兵,对曹魏来说确实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曹丕选择伐吴是正确的选择。只是:时机不对。

曹丕以“不可失天下归顺者之心”束缚手脚,又一厢情愿地期待吴蜀两败俱伤,没有过早伐吴。

到夷陵之战结束后,时机已失,曹丕此时再强行出兵,已不可能有所作为了!

  选择打赏方式
微信赞助

打赏

支付宝赞助

打赏

标签:刘备

精选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