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随心看

历史趣闻杂谈 揭秘红楼梦 中国历史 抗战历史 经典故事 历史战争 英文历史 历史纪录片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正文

唐朝后宫嫔妃等级制度历史介绍

2020-05-18 21:11:26 历史 猎历史 °c 繁体
A +  A -

经常看清宫剧的朋友都知道,清代后宫嫔妃的等级分为: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子、嫔、贵人、常在、答应等八个等级。 那么,在唐代,后宫嫔妃又分为哪几等呢,每个等级又有多少人呢?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个话题。 据《旧唐书·后妃传》记载,唐朝延续隋朝的后宫制度,后宫嫔妃共分为九个等级:

1)皇后,后宫之主。当然,大家知道,历朝历代,每个皇帝的皇后,都只有一人。

2)正一品的妃子四人,分别是贵妃、淑妃、德妃、贤妃,她们是皇帝的夫人。

3)正二品的嫔,九人,分别是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也就是九嫔。

4)正三品的婕妤,九人。

5)正四品的美人,九人。

6)正五品的才人,九人。

7)正六品的宝林,二十七人。

8)正七品的御女,二十七人。

9)正八品的采女,二十七人。

经过简单的计算,我们可以得知,唐朝皇帝的后宫之中,共有有位分的宫嫔122人。

当然,根据《甄嬛传》和《武媚娘传奇》等后宫剧的套路,我们知道,很多宫嫔在入宫后不久,就会在各种明争暗斗中离开这个竞争异常激烈的大舞台。 而最终能够走到最后、且占据舞台主动权的妃嫔,则寥寥无几。

唐朝后宫嫔妃等级是怎样分的?皇帝如何临幸?

  选择打赏方式
微信赞助

打赏

支付宝赞助

打赏

标签:唐朝

精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