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随心看

历史趣闻杂谈 揭秘红楼梦 中国历史 抗战历史 经典故事 历史战争 英文历史 历史纪录片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正文

沙俄为什么18,19世纪不派精锐入侵土地肥沃而军事三流的清朝而入侵强大的奥斯曼和波兰?

2020-09-13 20:20:44 历史 历史 °c 繁体
A +  A -

今天历史随心看小编给大家带来清朝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沙俄没有派大军去入侵大清,绝对不是沙俄军队实力不行,就像题目中所说,大清军队的战斗力实在差的惊人,沙俄对此是知根知底的。

大清打击沙俄的入侵,一直被大书特书,当做康熙伟大英明的见证。其实很多人忽略了,沙俄在18、19世纪根本就没有出动正规军跟大清军队交手。

沙俄为什么18,19世纪不派精锐入侵土地肥沃而军事三流的清朝而入侵强大的奥斯曼和波兰?

多次入侵中国领土,让大清皇帝头疼的除了冒险家,就是沙俄监狱里的刑满释放犯,或者是小混混,社会闲杂人员。

入侵的规模也非常可笑,1643沙俄悍匪波雅科夫从西伯利亚的雅库茨克出发,只带了132人就敢千里迢迢越沿着勒拿河、阿尔丹河南下,翻越外兴安岭,去“远征”黑龙江。

1649年3月,另一个冒险家哈巴罗夫更气人,又率领一支约70人武装大规模入侵黑龙江流域。增兵之后规模空前,人数达到200人。

1686年,叫史学家大书特书的清军自卫反击战雅克萨之战,俄方武装人员450人在雅克萨负隅顽抗,大清军队出动了包括郑成功旧部藤牌兵特种部队在内的3000精兵强将,跟俄军进行了殊死搏斗,最后终于取得了辉煌胜利。此战中的俄方武装人员头目托尔布津,并非是俄军官员,而是因为入侵有功被任命为官员的。说白了,这家伙就是个流氓,带着一帮乌合之众。

沙俄为什么18,19世纪不派精锐入侵土地肥沃而军事三流的清朝而入侵强大的奥斯曼和波兰?

正因为沙俄对大清军队战斗力了解太透彻,沙俄从没有把大清军队放在眼里。所以他们才敢在1900年庚子之变中,仅仅派13万军队就敢不远万里入侵中国东北,在几个月之内消灭了清朝6万守军。

由此可见,沙俄如果拉开架势,全力以赴,把克里米亚战争中投入兵力(70万)的用来进攻大清,结果不难预料。

但是沙俄为什么没有早点对清朝下手呢?

19世纪初欧洲包括俄国在内一共有人口1.9亿,西欧、中欧和北欧领土面积490多平方公里。而清朝人口在同一时期人口就达到2.5亿,清朝同时期国土面积是1200多万平方公里。

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国力就雄厚,军队规模也大。嘉庆时期中国军队总兵力在150万左右,其中包括20万骁勇善战的八旗兵,打起仗就奋不顾身的20万蒙古骑兵,还有训练有素的70万绿营兵,以及全国各地的汉人将领率领的部队。

19世纪中叶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太平军总兵力号称百万,但至少有准军事人员50万,而当时清军正规军在200万左右。

沙俄为什么18,19世纪不派精锐入侵土地肥沃而军事三流的清朝而入侵强大的奥斯曼和波兰?

而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沙俄只出动了70万军队,土耳其军队、法国军队和英国军队一共有80万军队参战,双方兵力加在一起也不过150万。克里米亚战争结局,大家一定知道,沙俄被迫坐下签订了停火协议,因为俄罗斯已经是孤注一掷实在打不下了。由此可见,在19世纪中叶,沙俄军队不会超过百万。

所以说无论实际上的战斗力如何,至少在18到19世纪中叶,沙俄对中国的国力军力并不十分了解。在他们眼里,清朝还是个庞然大物,相比之下,西欧中欧国家才是标准的软柿子。

虽然说沙俄一股乌合之众就能把大清正规军打得溃不成军,但当时两国军队没有大规模冲突,没有正面交锋,他们对大清的实力还没有全面了解,有点吃不准。

只是在鸦片战争爆发后的一系列对外战争中,清朝军队的窝囊表现,才让他们彻底认识到,原来大清这个庞然大物,就是个不堪一击的黔之驴。所以他们才开始从内心里蔑视大清,才有了吞并大清的想法,而吞并大清的黄色俄罗斯计划,也就在十九世纪末出台了。

沙俄为什么18,19世纪不派精锐入侵土地肥沃而军事三流的清朝而入侵强大的奥斯曼和波兰?

沙俄在18、19世纪大规模入侵大清,还有两个原因:

一是沙俄跟奥斯曼和波兰以及中欧、西欧有深刻文化冲突和宗教矛盾,跟中国相隔万里没有历史恩怨。

二是沙俄对大清用兵不方便,要通过荒无人烟的西伯利亚高原,战线拉得太长,后勤供应困难重重。直到1891年,沙俄修建了那条贯通整个西伯利亚的大铁路是时候,沙俄的兵力投送和后勤供应问题才彻底解决,沙俄才有恃无恐,向中国东北张开了血盆大口。

沙俄为什么18,19世纪不派精锐入侵土地肥沃而军事三流的清朝而入侵强大的奥斯曼和波兰?

因为这条被俄罗斯视为\"战略生命线的大铁路,西起莫斯科,跨越八个时区和16条欧亚河流,一直修到了中国东北的黑龙江、吉林两省,长度达8000多公里,向东到达俄罗斯控制的海参崴,形成一条完成的后勤供应链。

  选择打赏方式
微信赞助

打赏

支付宝赞助

打赏

标签:清朝

精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