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候日本如果不招惹美国,德国和日本两个战场会不一样吗?
2020-09-18 14:20:20 历史 历史网 °c 繁体
A + A -日本策划偷袭珍珠港不是没事招惹美国,是日本为了继续在中国的战争而采取的一项措施,日本人是有两个打算,一方面是通过进攻东南亚,把东南亚的资源作为继续战争的基地,这样就能够继续向中国施加压力,争取早日结束在华的战争,这个是日本主流的意见。还有一个方面,就是象山本五十六这些相对温和的人的盘算,就是打一个胜仗,然后在谈判桌上逼美国承认日本在中国的既得利益,最好是承认中国是日本的势力范围。
偷袭珍珠港是日本人惯用的偷袭开战的套路,日本近代以来进行的战争都是以偷袭开始的。
山本五十六由于在美国长期生活过,对于美国的情况了解一些,所以山本偷袭珍珠港的目的是为了在谈判桌上,拿到更多的筹码逼美国同意日本吞并中国,但是美国人根本不谈了,直接打到死为止。
1941年的时候,虽然日军在中国战场还是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占据主动权,基本上可以做到想打哪,就打哪,但是能不能打下来就不一定了。在正面战场,国军已经开始摸到一些和日军作战的门道,说的简单一点就是后退决战,这样虽然不能成建制的消灭日军,但是这种不断的失血,也使日军头疼不已。
《论持久战》的核心就是充分发动群众,用长期消耗的爆发拖死日本,只要中国的抵抗力量没有被消灭,日本就不能说结束战争,只要战争没结束,日本就是失败者。
而在敌后,当时无论是八路军还是国军的敌后部队,这个时候都还是能够不断的给予日军小部队打击,这样日军就无法有效的利用在华的占领区作为补给基地,实现“以战养战”的计划,这样就是中国战场还是一个无底洞,日本的生产能力已经填不满这个黑洞了。
当时,日本认为国民政府能够进行战争的主要原因是国民政府还有外部的援助,当时苏联是援助中国的大头,同时美国也开始放弃了“不干涉”的政策,开始加大对华的援助,这样中国当时实际上有苏联和西方两个外援渠道,但是苏德战争爆发以后,苏联的援助基本中断。这样西方或者说美国就成为了外援的主要渠道。
而日本方面,对外的依存度也不低,尤其是各种原料,工业母机什么的,其中最大的进口国就是美国。
一开始美国人对于中国的抗战是一种道义上的支持,下边这张照片在美国是引起了广泛的同情,据说后来宋美龄访美,还有美国老人专门找宋美龄,让宋给这个孩子一些钱,帮助他以后的生活。但是,道义归道义,生意还得做。
美国卖给日本的东西,而这个时候是苏联给中国武器打仗,当然苏联给的钱没有美国多,美国后来通过《租借法案》给中国的钱不少,有8.7亿美元。而苏联是约2亿美元。
美国人在中国抗战初期可以说是舒舒服服的在发战争财,日本进口的大部分战争物资都是自美进口。但是随着战争的继续扩大,美国人感觉出不对味了,日本人摆明了就是要占领整个中国,那么这个可就麻烦大了,所以美国开始对日本实施禁运,主要是石油、废钢铁这些,这等于是卡日本的脖子,而且占据了道德的制高点。
而对于日本来说,一开始没有想到战争会打成这个样子,日本人一开始还是以为能像“九一八”或者象《何梅协定》、《塘沽协定》那样,能从中国再捞一笔。日本人实际上说的是“三个月内解决中国事变”,但是日本人一旦开始进攻长城内,那么也就已经是要对中国下死手了。千百年来,任何一个中国人都知道,一旦仗打到了长城内,那么中原政权就意味着是要全力反击了,靖康之耻的教训不用读书就知道《说岳全传》已经把这个情况灌输到了中国人的骨子里,而中国的抵抗就像毛泽东在《论持久战》里边预言的,日本人现在遇到了一个无底洞,需要大量的资源来填这个无底洞。
后来发动太平洋战争日本占领的地盘,日本人认为要这么大的地盘才能够继续打下去。
面对美国的制裁,日本想到的办法就是去占领东南亚,从这里开辟新的资源补充基地,特别是苏门答腊的石油,钢铁什么的从中国能够搞一些,问题还不大,而当时中国还是所谓的“贫油国”,石油是不用想了,但是打东南亚就一定会和美国英国发生正面冲突,那为了解决中国问题,也要硬着头皮干下去。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