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雍正时期的八王议政得逞了,中国会不会率先步入现代化?
2020-10-09 16:00:51 历史 历史网 °c 繁体
A + A -雍正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历史随心看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清朝八旗制度,其实是这么安排的,主要有满八旗,蒙八旗和汉八旗。到了多尔衮带兵入关以后,为了笼络那些投降的明朝官军,又创造了绿营兵。
三个八旗加起来不到20万人,可是绿营兵却有60万人之多。多尔衮入关以后,心里烦躁啊,这么多明朝降卒该怎么处理,总不能全都坑杀了吧?所以他想到了组建绿营兵。
三倍于己的兵力,就这么被多尔衮分化到了全国各地,受到各地总督衙门的管辖。可见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没个领头人,兵再多也没有用。
言归正传,这八旗制度建立以后,以满八旗最为尊贵。满八旗主要分为正黄、镶黄、正白、镶白、正红、镶红、正蓝和镶蓝等八个旗。
按道理每个旗都有一个旗主,可是皇太极为了体现皇帝的权威,在登基以后,对八旗旗主做了一个调整。黄色是他们最尊贵的颜色,所以皇帝一个人掌握正黄旗、镶黄旗以及正白旗这三个旗,这三个旗又被称之为上三旗。其余五个旗则被称之为下五旗,分别有各自的旗主领导。
雍正年间八阿哥胤禩所提出的八王议政制度,其实应该就是八旗议政制度。从满清建立开始,一直到灭亡,八王议政制度都没有正儿八经地实行。不过任何事情不是空穴来风,既然有这种说法,肯定是有根源的。
所谓八王议政,也就是八旗议政。最早是努尔哈赤提出了八王议政,也就是皇亲国戚们坐下来一起商量政务。努尔哈赤活着的时候,主要是商量对敌的对策和管理民众的办法。
可是这里没有规定人数的多少,也没有限定哪个旗出多少人,但凡是努尔哈赤看得上的人,都有资格前来商议,所以不存在什么八王议政。
等到了努尔哈赤后期,情况就发生了转变,政权主要交接给了四大贝勒。四大贝勒也就是努尔哈赤的三个儿子代善、莽古尔泰以及皇太极,还有舒尔哈齐的儿子阿敏这四个人。
他们四个人主要负责后金内部所有的军政事务,相当于努尔哈赤只需要管理这四个人,这四个人再去管理天下人。这样一来就可以加强中央集权,这不就是集权制度吗?
所以也没有什么八王议政的出现,主要是四大贝勒主持政务。努尔哈赤死了以后,情况就发生了转变,四大贝勒商量了将皇太极推上了皇位。
这么一来皇太极就必须要想办法集中皇权,他的实力太弱小了。从牛录的分配来看,皇太极实在是不占光,他也没个同父同母的兄弟帮他一把,所以他必须要团结其他力量,才能稳住自己的皇位。
于是皇太极将手握牛录比较多的多尔衮兄弟拉拢了过来,开启了所谓的八旗议政制度。让八旗旗主们各自过来开大会,而皇太极通过拉拢多尔衮兄弟三人,拥有了话语权,从而改变了八旗格局。
皇太极一个人就领导了上三旗,其他五个旗的旗主分别是,正红旗旗主代善、镶红旗旗主岳托、镶白旗旗主豪格、正蓝旗旗主多铎、镶蓝旗旗主济尔哈朗。
此外再加上自己拉拢的正蓝旗领主多尔衮和阿济格等人,大家一起开大会。明眼人一眼就看出来了,皇太极一个人占了三个旗,再加上他儿子多铎是镶白旗旗主,这么一来他们家就有四个旗。
代善又不管事儿,其他人就算想跟皇太极作对,也没有这个能力了。因此您认为这算得上是八旗议政吗?其实这个时候已经是集权制度了。
如果真的有八旗议政存在,那么还真可能提前进入现代化。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就能看得出,其实满清所谓的八旗议政制度,只不过就是掩人耳目的幌子,实质上都是为了加强皇权。
这里就不难理解,在《雍正王朝》中,当八阿哥胤禩提出八王议政的时候,张廷玉如此这般反驳八阿哥胤禩的话了。
但是八旗议政的核心在哪里呢?其实理想中的八旗议政,那就是一种议会制度。虽然有元首主政,但是国内的大小事务,大家一起坐下来商量着来。
这种制度大家是不是觉得很熟悉?没错,这不就类似于我们现代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吗?如果这种制度真的实行下去,那么我们体现进入现代化是指日可待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皇权至上始终是封建制度的体现,如果实现了八旗议政制度,那么就打破了皇权至上的原则,也就是突破了封建制度最重要的特点。
一旦存在大家坐下来商量事情的情况,那说明这个民族和国家都在进步了。毕竟一个人的思想,和群策群力比起来,那是天壤之别的。
皇太极提出八旗制度,其实是短暂的妥协罢了。努尔哈赤刚去世那会儿,没有留下遗诏,皇太极心里慌啊,因为四大贝勒里面,莽古尔泰和阿敏都不是适合的人选,莽古尔泰弑母,阿敏不是努尔哈赤的儿子,所以他们可以置身事外,反正轮不到他们,谁给他们好处他们就听谁的。
而代善是个老好人,态度压根也不鲜明。所以皇太极必须要讨好各方才能真正夺取汗位。于是皇太极在这种情况下提出了八旗议政制度。
他的意思就是告诉大家,就算自己做了大汗,将来后金的事务,也是大家商量着来。因此他就坐稳了皇位。后来自己家独占八旗中的四旗,就是为了取缔当初的那个构想罢了。
封建时代就是封建时代,你想让他突然走入现代化,这是非常困难的。除了工业革命以外,几乎没有任何其他捷径。封建统治下,所有形式的民主,其实都是为了集权而提出的幌子。
参考资料:《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