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随心看

历史趣闻杂谈 揭秘红楼梦 中国历史 抗战历史 经典故事 历史战争 英文历史 历史纪录片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正文

历史上的惊奇案件

2021-01-04 10:15:25 历史 历史网 °c 繁体
A +  A -

唐宪宗年间,曾发生过一起杀“丈夫杀妻案”,妻子娘家、周围邻居都认定是丈夫杀了妻子,就连丈夫也真心承认是自己杀了妻子。

然而,在对丈夫执行斩刑的当日,却突然冒出一人,说自己才是真凶。

结果,真凶不但未受到任何惩处,反而被皇帝李纯赦免,还被文人写诗称赞,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这个真凶名叫冯燕,出生于河南的一户平民家庭,少时喜游侠,讲义气,常常击球斗鸡,不务正业。一天,偶遇一村中双方械斗,随起锄强扶弱之心,却不幸失手杀死了强势一方的人,只好亡命天涯。

不久,他来到滑州,打算在此躲藏起来。但是,他天性好动,根本就“宅家”不住,又为人讲义气,很快便结识了当地滑州军中的将领贾耽。

一经交往,冯燕的豪爽义气,深得贾耽赏识,随被留在军中任职,总算有了个正经差事。

一天,冯燕正逢公休,上街闲逛,偶然看到一名美艳妇人倚门而立,四目相对,一下便碰撞出了“爱情”的火花。自此,妇人经常背着丈夫张婴与冯燕偷情,但妇人不守妇道的行为也被丈夫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因此还常常遭到丈夫的殴打。或许,《水浒传》中的潘金莲和西门庆的情节,就来源于此。

又一天,正当二人幽会之时,同样在滑州军中任职的张婴却突然回到了家中。张妻惊慌之下,急忙让冯燕躲在自己的长裙之下,但此举如同掩耳盗铃,又怎能逃过张婴的眼睛。

原本,张妻和冯燕都认为会有一场“战斗”不可避免,谁知醉酒的张婴却一下扑倒在床上,竟呼呼大睡起来。

这下,暗之庆幸的冯燕便打算开溜,却发现自己的头巾被张婴压在了身上。于是,他暗示张妻将自己的头巾拿出来。

当时,不知张妻是真糊涂,还是假糊涂,或是无心之举,竟然将丈夫的身体佩刀拿起来交给了冯燕。

按照正常的剧情,冯燕应该一刀结果了张婴的性命,从此二人便可长相厮守,但冯燕却一刀砍下了张妻的头颅,并悄悄逃离了张家。

待到次日清早,张婴酒醒,第一眼就看到了旁边身首异处的妻子,深思之下,连拍脑门,懊恼不已,自以为是昨日醉酒之下,失手杀死了妻子。

因此,当官府审问张婴时,他对自己的“犯罪行为”供认不讳。同时,官府在向张婴的邻居和张妻的娘家人了解二人的夫妻关系时,大家都说张婴经常殴打妻子。

这下,张婴“杀人”的人证、物证以及犯罪动机都有了,又在张妻娘家人“杀人偿命”的哭诉下,其被判了个秋后问斩。可是,在行刑当日,突然围观的人群外传来连声大叫:“刀下留下…不可枉杀无辜…”接着,只见一名男子分开围观的人群挤了进来。

于是,这名男子被守护法场的兵卒带到了监斩官的面前,监斩官冷冷地问他意欲何为。这名男子回说,自己叫冯燕,张妻和自己有染,是自己杀的她,只因张妻不但手性杨花,而且心肠歹毒,竟然想让自己杀了她的丈夫,因此自己一气之下才杀了张妻。同时,又不忍无故之人代自己受过,这才甘愿前来领罪。

到此,原本案件应该结束了,按照刑律该怎么判,就怎么判。但是,当监斩官将此事报告给唐宪宗时,却引起了朝堂的一番热议。当时,多数官员认为冯燕主动认罪,是舍生取义的“义行”,应该给予褒奖。因此,唐宪宗直接下旨赦免了冯燕的杀人之罪。同时,为了颂扬冯燕的“义行”,诗人司空图还写了一首《冯燕歌》:“魏中义士有冯燕,游侠幽幷最少年……此君精爽知犹在,长与人间留炯诫。铸作金燕香作堆,焚香酬酒听歌来。”

虽说,此事在古代有“男尊女卑”的宣传导向,但也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醉酒,不但误事,还会伤身,更会带来杀身之祸。”所以,酒可喝,但不可多,更不可醉,慎之慎之。

注:此事来源《全唐文》是沈亚之的人物传记《冯燕传》。

  选择打赏方式
微信赞助

打赏

支付宝赞助

打赏

标签:案件

精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