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随心看

历史趣闻杂谈 揭秘红楼梦 中国历史 抗战历史 经典故事 历史战争 英文历史 历史纪录片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正文

过去封建时代,种地要交皇粮国税,这被看作是天经地义

2021-01-29 10:32:44 历史 历史网 °c 繁体
A +  A -

[县令征税] 过去封建时代,种地要交皇粮国税,这被看作是天经地义。

但这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涉及到太多人的直接利益,所以这里面存在着很多博弈,乃至混乱。

首先,朝廷是根据税捐册来征收皇粮的。

税捐册,即登记好每户人丁和田亩数,以此来计算应交税额。

税额之外,还有各种费和捐,比如地方上承办朝廷委派任务,像驿站管理,养两匹马就是一笔较大开销; 比如兴修水利,通常要出劳役,不出就交钱。

还有各种临时摊派,总之,名目也很多。

但是朝廷的税捐册很难做到准确。

有时侯,年久失修不说,其本身也掺杂了大量的弄虚作假和统计失误。

比如地主会想办法把自己的良田登记成中田,中田登记成差田,这样税率就降低了。

比如把田土挂在有科名的人的名下,以此来躲避税费和徭役。

秀才、举人之类,朝廷予以优容,部分或者完全不用承担,这就滋生了逃税避税的行为,甚至还做成了产业链。

《儒林外史》里范进中举以后,大把人来投靠、依附,名下一下子也多出了几百上千亩田土,也就是在玩这个套路。

但是朝廷也是不愿意做寃大头的。

它的税额一定,也不会轻易降下来。

那些负责分配徭役或登录新增丁口的户长总书,及催收的乡约、里正等人,被逼得没办法,只好将更沉重的负担堆积到那些没有后台的人身上。

结果是,穷者越穷,只能拖欠。

一拖都有十几年的,地方官也没办法,只能去打别的主意。

比如多征城镇商户的税,以此来抵消。

还有一种叫人头疼的麻烦事是,相邻州县的有权势的人过来买地耕种,而当地还管辖不了,无权收他的税。

这也减少了税源。

替朝廷收税永远是县令的头等大事,能否升迁,这是一条硬标准。

所以他们并不像电视剧里那样端坐不动,而是有得忙。

比如时不时的走村串巷,去调研农业生产情况,包括人丁和地亩数、土地兼并、水利建设、贫富和纳税情况等等。

坐着轿子去能办什么事呢?条件好的骑马,条件差的骑驴。

当然,每个王朝都有吏治腐败期,等县官都不愿意干活了,这个王朝也就要亡了。

历史随心看,分享好看历史

  选择打赏方式
微信赞助

打赏

支付宝赞助

打赏

标签:封建

精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