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节,水月寺举行盂兰盆会,很多善男信女都来此游玩
2021-02-20 15:00:44 历史 历史网 °c 繁体
A + A -上元节,水月寺举行盂兰盆会,很多善男信女都来此游玩。
城中祭酒的女儿范十一娘特别引人瞩目,她正值妙龄,生得绝美,还精通诗文,她每经过一处,都有人驻足顾盼,男女皆赞。
有一位与她年龄相仿的女子,就一直跟着她,时不时地看她一眼,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范十一娘注意到了这名女子,侧身一看,竟被女子天仙般的容貌惊呆了。
那女子问道:“小姐姐是不是范十一娘?”范十一娘点头称是。
那女子兴奋地说道:“早就听说小姐姐才貌双全,今日一见果然不假。
我姓封,家里排行第三,就住在邻近村子里。
村里人都叫我封三娘。
”这俩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聊着,人投缘,话投机,竟有相见恨晚的感觉。
她俩手挽着手,有说有笑,一起游玩了许久,临近散场还舍不得分开。
范十一娘想邀请封三娘去她家做客,封三娘说:“我们不沾亲带故的,冒然登门怕是不好。
”范十一娘怅然若失,于是摘下金钗,赠予封三娘。
封三娘也眼泪花花的,摘下绿簪回赠范十一娘。
不过,封三娘答应下次一定会登门探望。
回家后,范十一娘天天盼着封三娘来,却总是不见人影,一来二去竟然盼出病来。
到了重阳时,范十一娘已经病得骨瘦嶙峋,婢女扶着她到庭院赏菊,突然看见封三娘扒在墙头看着她。
两人见面后相拥而泣,诉说着彼此的思念。
封三娘得知范十一娘生病的事,答应留下来住一段时间。
两人结拜为姐妹,穿同衣,食同碗,寝同枕,关系亲近得很。
遇到有生人来,封三娘就躲到帐后,一连过了五六个月,竟然无人发现。
因三娘的到来,范十一娘的病自然也就好了。
一天晚上,封三娘说要给十一娘撮合一门亲事,让她明日去水月寺。
第二天,她俩到了水月寺,看到了一个面貌俊朗、仪表不凡的书生在四处张望。
封三娘指着那位书生对十一娘说:“那就是我替你觅得的如意郎君,叫孟安仁,以后能做翰林。
”十一娘无意婚嫁,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为由拒绝。
封三娘苦劝了很久,十一娘仍不同意,封三娘只好让十一娘先回了家。
封三娘只身来到孟安仁家,孟安仁不明就里,上前就一把抱住封三娘。
封三娘推开他,说道:“我是带人替你做媒的,范十一娘有意嫁给你,你明天请媒婆去她家提亲去吧,这支金钗就是信物!”说完,把十一娘赠送的金钗递给了孟安仁。
第二天,孟安仁果然请了媒婆去范家提亲。
范家父母嫌弃孟安仁家里太穷,断然拒绝。
正巧有一富绅请县令做媒,来为儿子求亲。
父母征求十一娘意见,十一娘为了推脱,只好哭着说非孟生不嫁。
十一娘父母非常生气,又不敢得罪富绅和县令,索性就同意了和富绅儿子的亲事,还选好了成亲的黄道吉日。
十一娘绝望了,她成天躺在床上不吃不喝,以泪洗面。
到了迎亲的前一晚,十一娘对着镜子梳妆,她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的,随后就上吊自杀了。
孟生得知十一娘的死讯,也非常悲伤。
一天夜里,他跑到十一娘的坟前哭诉了一番。
哭着哭着,封三娘来了。
她说:“你们的姻缘总算能成了,你赶紧挖开坟墓,带走你的十一娘吧,我有办法让她复活!”孟生照办,从棺材里抬出十一娘,把坟墓重新填埋好,背起十一娘就回了家。
封三娘给十一娘喂了药,十一娘果然神奇地复活了。
封三娘怕走露风声,把他们安置在五十里开外的小山村里。
安顿好了后,封三娘要走,十一娘哀求着她留下来,说只要她留下来,她就答应嫁给孟生。
封三娘只好答应下来。
孟生不在时,封三娘和和十一娘待在一起。
孟生回来时,封三娘就主动避开。
这样的日子过了一段时间,封三娘又提出离开,十一娘不肯让她走,说道:昔日娥皇、女英共侍一夫,不如我们试一试?封三娘笑着说:我们的情意,同胞姐妹都无法相比。
可人生百年,我们哪里能永远在一起,我还有一些事情要办,明日我就要走了!十一娘和孟生商量后,假装让孟生离开。
夜里,十一娘摆上酒菜,说是要和封三娘告别。
封三娘想起过往,触景生情,就一杯一杯地喝起来,她喝多了醉得不省人事。
十一娘把封三娘扶进房间,唤来孟生,让孟生和封三娘同了房。
酒醒后的封三娘非常生气,又无可奈何地说:你们害苦我了。
我如果色戒不破,就马上可以修炼成功了。
哎,看来命里终有此劫!十一娘哭着告诉她自己的真心实意,还是苦苦劝她留下。
封三娘只好悄悄地告诉十一娘:实话告诉你吧,我本是狐仙,因为看到你的美貌,产生了爱慕之情。
没想到却作茧自缚,坏了修为。
这是我的情魔劫数,也不是你过错。
若是再留下来,情魔会更无休无止地纠缠我、折磨我。
你姻缘美满,福分不浅。
夫君官运顺畅,前程远大,你们珍重吧!说完后,封三娘化作一股青烟杳去。
一年后,孟生乡试、会试连续登榜,进了翰林院。
又过了二年,那位求亲的富绅犯了罪,父子二人都被充军,十一娘才得以和父母相见,范父范母也承认了她和孟生的姻缘。
只是,封三娘再也没有出现过了。
这个故事来自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之封三娘》,看似姐妹情深,其实她俩是女同性恋。
这是蒲松龄传统思想的重大突破,意在表达他科举屡试不第后,开始发泄对封建制度、封建伦理的极大不满。
历史随心看,分享好看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