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随心看

历史趣闻杂谈 揭秘红楼梦 中国历史 抗战历史 经典故事 历史战争 英文历史 历史纪录片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正文

满洲大将在清兵入关后不久就都死光了?是的

2021-02-24 22:22:10 历史 历史网 °c 繁体
A +  A -

满洲大将在清兵入关后不久就都死光了?是的。

严格意义上来说,到顺治九年,清廷“原生”的满洲大将就几乎消失殆尽了。

仅存的一员将领——郑亲王济尔哈朗自顺治五年最后一次出征湖广后就淡出战场,顺治八年时就处于半退休状态,并于顺治十二年病死。

细数顺治九年之前病死的亲、郡王,会发现他们都和豫亲王多铎有着“某种”密切的联系。

当然,这里的密切联系不是指他们的亲属关系。

顺治二年,豫亲王多铎攻克南京,消灭南明第一届汉人政权——弘光小朝廷后班师回朝,掳掠“才貌超群汉女人一百零三”,送顺治帝十名,摄政王多尔衮三名,辅政郑亲王济尔哈朗三名,肃亲王豪格等各二名,英郡王阿济格等各一名。

以上收下美女的亲、郡王大部分都是饱经战阵的统兵大将,在有幸得到豫亲王多铎“送礼”后,纷纷于不久后得病去世。

顺治三年,饶余郡王阿巴泰病死,其子端重亲王博洛顺治九年三月病死;顺治五年,肃亲王豪格死于狱中;顺治六年,豫亲王多铎病死;顺治七年,摄政睿亲王多尔衮病死;顺治八年,英亲王阿济格被赐死;顺治九年二月,巽亲王满达海病死;顺治九年三月,顺承郡王勒克德浑病死;顺治九年八月,多罗谦郡王瓦克达病死;顺治九年十一月,敬谨亲王尼堪阵亡于衡阳。

以上这十位亲、郡王,占了清兵入关时大将的10/11!当然,举这个例子并不是宣扬“天道循环”的宿命因果论,将劫掠所得的物品送与亲近之人也是那时满洲兵的习俗。

只是满洲统治者之间的这种小联系,在历史中看来确实颇为有趣,简直就是深刻诠释了“色字头上一把刀”的道理!除了统兵大将纷纷去世外,清兵入关后,满洲兵的人数也逐年下滑。

众所周知,满洲八旗兵通通来源于满族的成年男子。

在清兵初入关时,举全国之力也仅仅凑够了十万兵力,刨去其中的汉人和蒙古兵,真正披甲出征的满族军士不过几万人。

进入中原后,不断地战争给满洲兵带来了极大耗损!学者顾诚认为,当时战死和病死的人数很可能超过了满族人口的自然繁殖数。

输入赶不上输出,满族人口自然逐年下降。

而且,进入环境优渥的汉人聚居地后,满洲兵享受着优胜者的待遇,逐渐滋生出追求安逸的风气。

兵员变少、士气变低,这些都成为了那个时代满洲兵战斗力急剧下滑的原因。

根据学者顾诚的统计,自清兵入关后,1644年到1647年清兵所向披靡的战斗场面就在历史上再未出现过!这种军队主力由上至下的全盘崩坏,自然应当负起军队战斗力降低主要责任。

当然,在顺治九年之后,清军的主力也不再是满洲兵,而是绿营兵和汉军。

清廷意识到亲信部队实力大减的问题后,在将近十年与南明政权的对抗中,始终将嫡系满洲兵放在二线。

不到关键时候,绝不轻易上战场!在这个历史进程中,四个汉人受到清廷的绝对重视,一是洪承畴、二是郑芝龙、三是吴三桂、四是耿继茂!洪承畴经略西南,郑芝龙招抚东南方向的郑成功,吴三桂坐镇云贵,耿继茂统辖两广。

交叉覆盖之下,形成了清廷对南方汉人政权全面的“以汉制汉”战略网。

当然,凡事都有利有弊。

正是因为对汉臣的过度依赖,才导致了康熙削藩时,吴三桂造反的事件。

不过话说回来,归根结底还是满族人口太少,底子弱导致难以坐稳江山。

历史随心看,分享好看历史

  选择打赏方式
微信赞助

打赏

支付宝赞助

打赏

标签:

精选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