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17世31王是什么意思
2021-03-29 09:54:56 历史 历史网 °c 繁体
A + A -商汤伐夏桀,放逐夏桀于巢(今巢湖市一带)。根据夏商周断代工程确认,这一年是公元前1600年。商汤所领导的商部族,是华夏民族中“华族”的一支,其祖先图腾是“玄鸟”,玄鸟据说是一种燕子。《诗经•商颂》:“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地殷茫茫。”帝喾(音ku、亦称帝俊)的妃子简狄,吞吃了玄鸟蛋,生了个孩子叫契,契长大后叫做阏(音e)伯,被封在商丘。阏伯的后代部族就被称为商人,殷商灭亡后,周武王把殷商王室子弟又迁回商丘,国号为“宋”。
商汤建立商王朝后,为天子一共13年。商汤驾崩之前,太子太丁就已经去世,商汤驾崩之后,太丁的弟弟外丙继承了帝位,辅政大臣是国师伊尹。外丙为帝仅仅2年,就驾崩了,史记记载外丙为3年,外丙的弟弟仲壬就被推选为帝,可惜仲壬干了四年就驾崩了。国师伊尹,就推选太子太丁的儿子太甲继承帝位。那么,商汤驾崩的时候,为什么不让太孙太甲继承帝位呢?根据推算呀,六七年前,太甲还没有成年。
由于没有史料文字的记载,冷清只能用科学逻辑推测,商朝人对王权的继承,肯定也是“父死子继”的。商汤驾崩之后,应该是太子太丁继承帝位,但是太子太丁已经不在了,太丁的儿子太甲,当时还没有成年。从稳固王权的角度考虑,伊尹和大臣们就选择商汤的其他儿子继承帝位。外丙、仲壬兄弟二人在位时间仅仅六七年,这时候,太子太丁的儿子太甲成年了,理所当然就被推举为继承人了。
关于太甲和伊尹的关系,《竹书纪年》和《史记》的记载完全不一样。《竹书纪年》讲:伊尹谋权篡位,流放太甲到桐宫(偃师西南),太甲七年,太甲从桐宫逃跑回来,把伊尹给杀了。《史记》记载:太甲年轻气盛,非常暴躁,做了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伊尹为了教育太甲,就把他关闭在桐宫中反省。三年以后,太甲悔改了,就把太甲接回了朝廷,太甲做了一个好皇帝,伊尹还做了《太甲训》,向天下传播歌颂太甲的功德。
两种不同的记载,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伊尹摄政专权,太甲确实被放逐桐宫。太甲到底是自己跑回来的,还是被伊尹请回来的,这个分歧实在太大了。其次,太甲到底有没有杀死伊尹,这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初学记》引用《帝王世纪》:“伊尹卒,年百有余岁,大雾三日。”伊尹活了100多岁,似乎并非被太甲杀死的。现代甲骨文研究发现,甲骨文中有多处关于祭祀伊尹的文字。当然,这并非能说明,伊尹就一定是个贤相,也不能证明伊尹没有被杀,伊尹助商汤灭夏建立商朝,功劳还是很大的,被祭祀也是合乎情理的。
《竹书纪年》:“伊尹放太甲于桐,乃自立。七年,王潜出自桐,杀伊尹,天大雾三日,乃立其子伊陟、伊奋,命复其父之田宅而中分之。”
《史记•商本纪》:“帝太甲既立三年,不明,暴虐,不遵汤法,乱德,于是伊尹放之于桐宫。三年,伊尹摄行政当国,以朝诸侯。帝太甲居桐宫三年,悔过自责,反善,于是伊尹乃迎帝太甲而授之政。帝太甲修德,诸侯咸归殷,百姓以宁。伊尹嘉之,乃用《太甲训》三篇,褒帝太甲,称太宗。”
但是自从伊尹专权之后,商朝帝位继承的格局改变了,“父死子继”和“兄终弟及”是同时存在的,帝位继承者必须是成年人,确保商朝的王权和江山稳固。太甲只执政了12年,驾崩的时候也就30岁出头,他的儿子沃丁最多也就十几岁,沃丁继承帝位后,在位了19年,驾崩的时候也就是30多岁的样子,那么沃丁的儿子最多也就十几岁,为了王权的巩固,沃丁的弟弟小庚继承了帝位。
当然,“父死子继”和“兄终弟及”制度的存在,也是有些问题的,在王族内部为了继承帝位,也容易出现弟兄亲王之间的争夺。从商朝的第十一个王中丁(第六代)开始,一直到第十九个王南庚(第十一代),亲王兄弟间的争夺非常激烈,被称为九世之乱,每一位商王在位时间都不太长,都城从西亳迁到嚣,又迁到相,再迁到庇,复迁到奄,直到盘庚即位后,从奄迁到殷才稳定下来,殷做商朝都城200多年,因此也把商朝叫殷商。
商朝称帝时间最长的是太戊,在位时间75年,估计太戊的岁数在百岁以上。在位时间最短的是外丙,仅仅就两三年天气。殷商最后一个帝王,叫做“帝辛”,后世称为“殷纣王”,殷纣王是帝乙的小儿子,按照商朝继承制度,他即位的时候应该有20岁了,殷纣王在位52年,周武王灭商时,估计也有70来岁了。《竹书纪年》记载:帝辛四年做炮烙之刑,看来殷纣王年轻的时候,就是非常暴虐的君主,在位52年,确实是干了不少的坏事。周武王伐纣这一年,是公元前1046年,商朝灭亡,传国554年。
附录商朝30王十七代王表:
(1)、商汤,都商丘,第一代。
(2)、太丁,商汤长子,未称帝,第二代。
(3)、外丙,太丁弟,都西亳(偃师),同上。
(4)、仲壬,太丁弟,都西亳,同上。
(5)、太甲,太丁长子,都西亳,第三代。
(6)、沃丁,太甲长子,都西亳,第四代。
(7)、小庚,沃丁弟,史记作太庚,都西亳,同上。
(8)、小甲,太庚长子,都西亳,第五代。
(9)、雍己,小甲弟,都西亳,同上。
(10)、太戊,雍己弟,号中宗,称中宗复兴,都西亳,同上。
(11)、仲丁,史记作中丁,太戊子,迁嚣,第六代。
(12)、外壬,中丁弟,都嚣,同上。
(13)、河亶甲,中丁弟,迁于相,同上。
(14),祖乙,河亶甲子,迁于耿,二年迁于庇,第七代。
(15)、祖辛,祖乙子,都庇,第八代。
(16)、开甲,史记作沃甲,祖乙弟,都庇,同上。
(17)、南庚,沃甲子,都庇,第九代。
(18)、祖丁,祖辛之子,都庇,第十代。
(19)、阳甲,祖丁子,都奄,第十一代。
(20)、盘庚,阳甲弟,都奄,14年迁于北蒙,曰殷,今殷墟,同上。
(21)、小辛,盘庚弟,都殷,同上。
(22)、小乙,盘庚弟,都殷,同上。
(23)、武丁,小乙子,武丁中兴伐鬼方、荆楚,都殷,第十二代。
(24)、祖庚,武丁子,11年,史记作7年,都殷,第十三代。
(25)、祖甲,祖庚弟,殷衰,33年,史记作16年,都殷,同上。
(26)、冯辛,史记作廪辛,祖甲子,都殷,第十四代。
(27)、庚丁,冯辛弟,都殷,同上。
(28)、武乙,庚丁子,都殷,第十五代。
(29)、文丁,史记作太丁,庚丁子,都殷,同上。
(30)、帝乙,文丁子,都殷,第十六代。
(31)、帝辛,纣王,帝乙少子,52年,都殷,第十七代。
帝辛50年,周武王会诸侯孟津,还;帝辛52年,武王伐纣于牧野,帝辛死,殷商灭。殷商共计传国30帝,554年。
我是冷清先生,为您推送不一样的历史真实,如果您喜欢敬请关注“冷清先生”头条号,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