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风图加入同盟会后,成为了同盟会铁血团成员
2021-04-13 23:40:49 历史 再言春秋 °c 繁体
A + A -马风图加入同盟会后,因为他武艺高强,成为了同盟会铁血团成员。
之后,他又创建中华武士会专门针对日本武士道精神。
并在与日本剑道的比试中三次取胜。
说起马家来,在中国的武术界那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一家。
人们常说“富贵无三辈”,一般人家能延续三辈家风已经很了不起了。
可是马家却远超三代,如果往上追溯的话都能追溯到明朝初年。
不过,要说到名气最大,贡献最大的还得是马凤图他们这一代。
据说,马凤图的先祖是明代初年的马仲良。
他曾以军工起家,担任过彭城指挥使,“靖难之役”后又受命到河北青县任职。
而马凤图就是这位马仲良第三个儿子的后人,是名副其实的职业军人家庭。
很多习武者不甘于这一现象,纷纷开办国术馆,试图把中华传统武术同西方的体育训练进行结合,为传统武术的发展找到一条新路子。
马凤图兄弟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走出家乡,走上武术报国之路的。
他的弟弟、儿子、侄子有很多都是在受到他的感染后投入到反抗侵略的斗争中,有些人还为了国家民族的解放事业而献身。
马英图是马凤图的二弟,也是马家众英豪中,名望仅次于马凤图的人。
他在抗战过程中,先后担任过孙连仲、刘汝明等部的武术教官。
于作战中多次有英勇表现。
台儿庄战役时,马英图因为作战勇敢,指挥果断,受到孙连仲嘉奖。
三弟马昌图,抗战中加入到共产党所领导的冀中回民支队中,在青县、南皮、天津等地从事地下工作。
四弟马瑞图,抗战后投身西北军,成为刘汝明六十八军的一名士兵。
因为作战勇敢,又擅长武术,深受刘汝明器重,被刘汝明亲自擢拔为侦察排长。
后于1938年3月,在执行捕俘任务时,英勇殉国。
马凤图的长子马广达,在喜峰口战役中身负重伤。
战后,马广达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受伤而甘心卧床养病,伤势稍有好转后,就又带队开始操练。
结果,不幸发生了,这个战功赫赫的手枪队队长因为创伤复发而牺牲。
不过,要说到贡献最大、影响最为广远的那还要说是马凤图。
他除了对武术的传播和推广起到了无法替代的作用,更大的贡献是他和弟弟马英图主导编创了“破锋八刀”。
1920年,马凤图携二弟英图和长子广达在河南加入国民革命军冯玉祥所部。
从此,马凤图一家开始进入军政生涯。
1923年,马凤图与冯玉祥部第七混成旅旅长张之江相识。
二人都是武术名家,有很多的共同语言,初次相识就交谈得很是融洽。
1924年10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推翻了直系军阀政府。
当年12月,冯玉祥又任命张之江为察哈尔都统,于张家口驻防。
当了都统后的张之江,没有忘记马凤图这个好朋友,他邀请马凤图到张家口担任都统府参议。
在担任都统府参议的时候,张之江根据西北军装备不足、武器简陋的情况,希望马凤图可以编创出一套刀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西北军的这一劣势。
在此背景下,马凤图与兄弟马英图及一干武师们共同编创了“破锋八刀”。
所谓的“破锋八刀”总共有八式,分别是:迎面大劈破锋刀,掉手横挥使拦腰。
顺风势成扫秋叶,横扫千军敌难逃。
跨步挑撩似雷奔,连环提柳下斜削。
左右防护凭快取,移步换型突刺刀。
这套刀法是马凤图根据西北军人的特点所编创的。
其最大的优势就是适合于在军队普及,易于学习和上手,有极强的实战意义。
也正是这套刀法,让西北军的大刀队在后来的抗日战场上屡立战功。
与这套刀法齐名的还有“无极刀法”和“抗日大刀法”,这三套刀法被后人并称为“抗日三大刀”。
而马凤图本人也因为这套刀法在西北军发展的是风生水起。
不仅张之江对其极为重视,就连冯玉祥都对这位爱国武师特别的尊重。
马凤图在西北军的那段日子里结交了很多好友,其中就包括著名的爱国将领佟麟阁、赵登禹、吉鸿昌等人。
全面抗战爆发后的马凤图,因为长子马广达的殉职而心灰意冷,退出政界,可他依然不忘记为抗日做贡献。
马风图在抗日大后方的兰州,积极接受并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当时八路军驻兰办事处的谢觉哉经常有所联系。
他经常发表团结抗日言论,希望青年能够报效祖国,并多次秘密组织各界人士代表团赴延安访问参观。
对于马凤图,谢老曾在自己的日记中这样写到:“九月七日夜至马凤图家,马人很开明,对民族问题、宗教问题、国共合作问题均有独到之处”。
马凤图在解放战争中依然有着突出贡献。
1949年8月26日兰州解放后,马凤图接受杨得志邀请,前往宁夏劝导马鸿宾部和平起义,为宁夏和平解放作出重要贡献。
历史随心看,分享好看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