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工业化进程如此坎坷,同样是计划经济,为何苏联仅用10年就完成?
2021-10-22 22:45:19 历史 火焰山花花 °c 繁体
A + A -计划经济属于那种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方式,是指令性经济,具有强制性,包括必成指标和指导性指标,优点是高度集中资源,容易攻克发展瓶颈。无论是苏联还是后来的中国都是要在短时间内建立起一个相对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因此将计划体制的优势发挥的淋漓尽致。
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时候,国家可以说是全方面落后,尤其是工业方面相当薄弱,正如毛主席所言:“现在的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一无所有,就是这么艰难的状况一直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苏联外派专家援助我们,新中国的工业建设才逐步得到改善。那么同样在关键技术积累和人才培养几乎一片空白的背景下,苏联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成立了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红色社会主义政权——苏俄。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可这个政权并不被西方国家承认。
面对封锁和包围,苏联创造了一个奇迹——快速工业化。具体说来,欧洲国家花了数百年时间才完成工业化,而苏联仅用了10年时间就完成了欧洲数百年才能走完的工业化道路,苏联仅用10年就让自己的工业产值超过欧洲所有国家。
当时的苏联领导人斯大林采取了哪些措施呢?
第一、农业改革
斯大林推行农业生产集中制(也就是我们后来所谓的农村集体),通过这样的方式讲物资集中起来办大事上,改变了当时以小农经济为主的社会面貌,这也为后来集中力量发展工业提供了有利保障。
第二、领导人重视
当时的苏联领导人斯大林认为:要想冲破西方国家对我们的封锁,苏联只能走工业化的道路让自己强大起来。再加上吸取之前日俄战争失败的原因,俄国军队的武器装备十分落后,面对武器先进的日本军队的进攻毫无招架之力。最后日俄战争以俄国的失败而告终。斯大林发展工业化的决心更加坚定!
第三,加大教育投入
工业化建设,没有高素质的工人和技术人员、科学家是行不通的。为了给国家经济建设培养人才,苏联早在十月革命胜利后初期就投入巨资提高国民教育质量。
1918年1月,苏维埃政府宣布实施学校内的信仰自由,摆脱宗教对学校的影响。1918年5月,苏维埃政府宣布实施男女合校。女性和男性一起有平等的教育权利。1918年秋冬季,苏维埃政府实施免费的九年制统一劳动学校,以最快的速度消灭文盲,教授民众最基础的科学文化知识,提升民众文化水平。1920年年底,苏联又把九年制学校改为七年制学校,在七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增加职业学校,培养职业人才。
第四、重视外交
在国家工业化期间,斯大林极力改善与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在改善国际关系后,大量引进外国的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创造条件吸引资本家来苏联投资。
第五、提高工人福利
苏联工人阶级可以享受免费教育、低租金住房、免费医疗、全额养老金等高福利体系,这任何一条放在100年后的今天来说也是能够得人心的。这些高福利彻底解决了工人的后顾之忧,工人不用担心被工厂开除,翻身成为是工厂的主人。反观看似发达的西方国家,这种高福利体系直至二战以后才一步步实施起来。
通过这几项政策让苏联在短短10年的时间便完成了国家工业化的道路。再来看看新中国在国家工业化的道路上为什么会如此的艰难,用了几十年才逐步完成国家工业化发展的战略。
其实结合当时的国内外因素就不难发现我国与苏联的区别。
第一、中国历经了长达百年的动乱,从清政府腐朽的统治到各大军阀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争相愤战相互夺取地盘。再到后来国民党通脱一系列的措施,使中国完成了形势上的统一。然而,这样的统一还没有使中国从过去的苦难中解脱出来,日本又悍然的发动了侵华战争。这一系列的事件使得国家发展与国际社会已经严重脱节。
第二、到新中国完全成立之时,国际形势已经十分清晰明朗。世界逐渐的划分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阵营。所以,一直扶持国民政府的美国就带头对新中国实施了经济技术的封锁,再加上蒋介石在逃跑的时候将国家的黄金、文物、人才等全部劫掠走了,留给我们的只是一个烂摊子。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为了不让战火烧到国内,我国在1951年又派遣志愿军入朝作战,为了打赢这场战争。我们不得不将原本用于发展国家经济的几乎所有物资投入到朝鲜战场,甚至还向苏联方面贷款购买了大量的战争物资。这使得刚步入发展正轨的新中国又卷入了战争的旋涡。
第三、国家工业底子薄,只好请求苏联帮助我们完成工业化发展,当时的苏联派遣了一部分的专家来支援我国的建设。但在此过程中,苏联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也随着苏联资金、专家、技术、管理体系的的转入而深深渗透进中国。这引起了中国领导人的警觉和担心。我们不想在接受这些援助的同时,丧失自己的主权。自鸦片战争失败以来近一个世纪的教训是,一个丧失了主权的国家最后只有任人宰割。
就这样,在1959年时两国关系恶化,并很快就破裂了。在同年6月,苏方擅自毁掉了之前签订的两国互助协定,拒绝向中国继续提供帮助并派遣军机接回了所有的相关人员。
1960年7月16日,苏联当时的领导人赫鲁晓夫宣布停止对中国的一切技术、物资等方面的援助。在苏方撤回所有援助后,我们被迫走上了独立自主发展工业的道路,虽然经历了很多的困难,但依靠几代人的努力,还是摸索出了符合当时情况的发展道路。
到70年代末,中国才初步形成了完整的工业结构,也成为了后来改革开放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开放也只是一张白纸,无从谈起,只能是完全由外部资本来全新设计和主宰这个国家。
因此,中国自始至终所要争取、维持的就是国家主权。正是维护了这个主权,才使得在后40年的对外开放中,没有被外部资本肢解、瓜分。当内外危机出现的时候,才能举全国之力以化危为机,才从外人看好的“中国崩溃论”变成今天的“中国威胁论”。
相比苏联,我们的工业化道路可谓是几经波折,但再怎么坎坷也已经走过来了,数革命先辈的无私奉献换来了今天安定富足的生活。在接下来更高精尖行业的钻研中,我们依然要坚持前辈的理念,不能完全依赖别国,只有独立自主,才能不被人掐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