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藩王造反是怎麽回事
2022-01-21 10:39:58 历史 历史网 °c 繁体
A + A -历史为骨,艺术为翼;中华文明,弘扬百世
关注历史随心看公众号
明朝,清朝的事情有人了解不。接下来听听历史随心看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
明清两个朝代是距离今天最近的两个朝代,这两个朝代的很多制度是一脉相承的。比如,明太祖朱元璋强化了君主专权制度,取消了宰相。到了清朝雍正时期,清政府通过设置军机处进一步提高了皇权的地位,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在康乾盛世时期达到了巅峰。
然而,明清两朝的皇亲国戚却存在很大的差别。公元1399年,明朝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目标直指朱允炆的中央政府,经过3年激战,朱棣推翻朱允炆的政府,于1402年登基,改年号为永乐。自此,明朝皇位从原太子朱标一脉转到燕王(明成祖)朱棣一脉,朱棣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依靠暴力夺取皇位的亲王。朱棣驾崩后,明朝又在宣德和正德年间发生了多次藩王叛乱事件,著名哲学家王阳明就在正德年间亲自镇压宁王叛乱。
上图_ 靖难之役
明朝藩王叛乱非常频繁,但清朝的王爷就没法武装造反。从顺治帝入关登基到宣统帝退位,清朝皇位传承虽然出现了“九子夺嫡”这样的政治风波,但清朝始终没有出现某位亲王带兵勾结大臣,公开起兵造反将皇帝赶下龙椅的事情,这一点和明朝形成了很大的差别。
那么,为何明朝频繁出现王爷武装造反的事情,清朝王爷就没法武装造反呢?
上图_ 明代官制简表
第一,明朝初期实施类似于汉朝的同姓诸侯王制度,朱元璋让所有皇子掌管天下一方,这些藩王手里都有军队,以便在必要的时候入京“勤王”,这就为明朝藩王起兵对抗中央埋下了伏笔。清朝入关后,为了防止出现“靖难之役”那样威胁皇权的内战,清朝政府不允许藩王离开北京,更不允许亲王拥有自己的军队。
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登基称帝,建立了长达276年的大明帝国。明朝成立后,朱元璋先后两次对明朝官制进行改革,取消丞相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基本解决了皇权、相权和军权的矛盾。然而,历朝历代地方割据势力,尤其是元朝后期河北军阀察罕帖木儿的割据势力给朱元璋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阴影。
为了防止明朝像唐朝后期那样出现藩镇割据的情况,朱元璋让自己的20多个儿子到地方担任类似于诸侯王的藩王。比如,明太祖四子朱棣在北平担任燕王,明成祖第17子朱权在今天的内蒙古多伦担任宁王。藩王手里都有军队。
上图_ 明太祖朱元璋坐像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朱元璋驾崩后,藩王尾大不掉,和汉景帝登基后面临的形势极其相似。登基的明惠帝朱允炆削藩策略不当,迫使燕王起兵反叛,朱允炆投入数十万军队和燕王的军队展开激战。最终,朱允炆被赶下了龙椅,朱棣成功坐上了龙椅,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依靠武装内战夺取皇位的亲王。
公允来说,朱元璋让各地藩王手里有军队,其本意上肯定不希望藩王起兵造反,但朱元璋的这个制度却给藩王的造反埋下了伏笔。朱棣登基后,其本人又给其他藩王开了个“造反好榜样”,使得明朝多次出现藩王造反的事情,比如朱瞻基在位时期的明宣德年间,朱高煦就发动叛乱,朱瞻基带兵御驾亲征将叛乱平定。朱厚照在位时期的明正德年间,宁王起兵反抗中央,王阳明出兵将宁王叛乱镇压下去。
上图_ 《满洲实录》中太祖建元即帝位图,努尔哈赤身边的威武侍卫
相比较明朝藩王的频繁叛乱,清王朝对王爷的限制就非常严格。清朝建立之前的后金时期,努尔哈赤建立的政体带有点“贵族共和”的色彩,后金的王爷不仅能带兵打仗,还能和努尔哈赤一起讨论国家大事。皇太极登基后出于稳定宗室的需要,就和代善、阿敏和莽古尔泰3位王爷并列而坐,共同商议国家大事。但随着皇太极权力的日益稳固,以及阿敏屠城等其他客观原因,“四大贝勒并列而坐”就变成“皇太极单独而坐”。公元1636年,皇太极正式建立清朝,设立六部,建立起像明朝那样的大一统专制政权。
清朝入关后,为了建立起全国性的大一统国家,清朝政府吸取明朝藩王叛乱频繁的教训,严格限制王爷的权利。朱元璋让王爷到全国各地镇守一方,还有军队,而清朝却让王爷全部留在北京,给很好的待遇养起来,但不准到其他地方任职。
清朝还规定,除了礼亲王代善一家、郑亲王济尔哈朗一家、睿亲王多尔衮一家等8个铁帽子王,其他王爷的爵位等级都是按照亲王-郡王-贝勒和贝子一代代向下降的。而且,即便8个铁帽子王,也不能干预朝政。
上图_ 爱新觉罗·多尔衮(1612年11月17日—1650年12月31日)
为了防止亲王图谋不轨的行为出现,清朝皇帝还在皇权传承这件大事上采取了全新的策略——秘密立储制。康熙晚年,皇八子胤禩到处结党,图谋皇位,搞得康熙帝晚年的政治生态一团乱麻。雍正登基后,其对皇八子党进行坚决镇压。
为了防止其父皇万年“九子夺嫡”的事情再次出现,雍正设立秘密立储制度,即皇帝生前写好太子的人选,将太子名字写在纸上装入盒子里,放到正大光明匾的后面。皇帝驾崩后从正大光明牌匾的后面取出盒子,由皇帝生前早已定好的太子登基。这种制度在最大限度上就防止王爷勾结大臣,图谋不轨威胁皇位的情况。
上图_ 清朝 密折和折盒
第二,朱棣登基后虽然采取一系列措施压制藩王,但没有根除藩王拥有军队这个客观现实,再加上朱棣和宁王朱权之间的矛盾等原因,导致朱棣驾崩后明朝出现了多次藩王叛乱。而清朝对亲王的限制对清朝入关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其对亲王的限制是长期的,体系化的,系统的限制。
1402年朱棣登基后,采取内迁驻地、将不法藩王废为庶人、取消藩王军队等措施限制藩王。但是,朱棣并没有在根本上取消藩王拥有军队这个客观现实。朱棣一方面打压宁王、岷王、代王等兄弟亲王,另一方面却扶持朱高煦、朱高燧等王爷打压太子朱高炽。
后由于朱高煦多行不法,朱棣对朱高煦予以了较大的限制,但还是没有根除朱高煦的威胁。朱瞻基登基后,朱高煦鼓动手下发动叛乱,但由于准备不足,再加上朱瞻基带兵亲征等原因,朱瞻基很快粉碎了朱高煦的叛乱。朱高煦最后自己作死,故意绊脚朱瞻基,朱瞻基忍无可忍将朱高煦放入大缸子,活活烤死。
上图_ 朱棣(1360-1424),即明成祖,永乐皇帝
朱棣和宁王朱权也有矛盾,朱权的朵颜三卫帮助朱棣夺取天下,朱棣还许诺登基后和朱权“平分天下。但朱棣登基后将朱权从大宁迁到了南昌,朱权是个有政治头脑的人,在朱棣在位时期不问政事,直至明英宗登基后善终。但朱权的后代朱宸濠可就对自己祖先的不公正待遇心怀不满,于1519年六月发动叛乱,王阳明出兵,用了43天将叛乱平定下去。
明朝藩王造反频繁的原因较为复杂,既有朱棣削藩留尾巴,又有朱棣和宁王一脉之间的矛盾等政治原因。而清朝对亲王进行了长期有效的控制,其还设立宗人府专门管理宗室,这一整套管理亲王的制度从清朝入关一直保持到清末,导致清朝王爷在清朝入关后的200多年间即便有谋反之心,也没有谋反之力。
作者:贞观 校正/编辑:莉莉丝
参考资料:《明史》《清史稿》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免责声明:上述具体内容来源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