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岛战争阿根廷为什么失败?马岛战争双方损失
2022-04-27 11:24:01 历史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 °c 繁体
A + A -阿根廷在马岛问题上“伐交”的教训,值得借鉴。
马岛问题
马尔维纳斯群岛位于阿根廷南端以东的南大西洋水域,西距阿根廷500多公里,由346个岛礁组成,面积11800平方公里,人口约3000人。
阿根廷人认为,该岛是由葡萄牙人最先发现的,英国人则认为是由英国人最早发现的。
不过,法国人、英国人,最早在该岛建立了定居点。
1767年,西班牙人买下了法国居民点的全部产权,又将英国人驱逐,独自管辖了马岛。
直到1811年,西班牙人都是该岛唯一的管辖者,不过,已经退出的英国人依然宣称自己对该岛拥有主权。
阿根廷独立后,宣布从西班牙手中继承了马岛的主权。
然而,1833年,英国出兵驱逐了阿根廷官员,占据了马岛。
此后,英国、阿根廷均宣称自己拥有马岛的主权。
阿根廷以1493年教皇敕令为依据,又以阿根廷继承西班牙在该岛主权,及结束殖民地位为理由,提出主权要求。
英国则以“自决原则”为依据,提出对马岛的主权。
各执一辞,联合国决议邀请双方以会谈寻求和平解决的方法。
由此,马岛问题,成了一个旷日持久的问题。
战前国际社会的立场
联合国要求双方以谈判寻求和平解决的方法。
因此,国际社会普遍只是主张以谈判解决,本没有过早“站队”。
不过,由于联合国2065号决议明确指出:坚决结束任何地方、任何形势的殖民主义,其中包括马岛。马岛问题也被归入非殖民化的范畴中。
因此,大多数曾遭受过殖民的国家及苏联、中国等坚决反对殖民主义的国家,多同情阿根廷的主张。
而在发达国家中,明确支持英国的也不多。
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主张“自决”,算是支持英国的主张。
此外,包括美国在内的其他发达国家,他们并不愿因此影响与各反对殖民主义,尤其是拉美国家的关系,因此,持中立态度。
唯有西班牙支持阿根廷的主张。
可以说,战前,国际社会上,同情阿根廷的国家占大多数,而美国等大国未作明确表态,只有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少数主张“自决”的国家支持英国在马岛的主权。
可以说,战前的舆论环境,本是对阿根廷有利的。
然而,阿根廷在“伐交”上的幼稚,却使自己陷入了孤立境地。
战前阿根廷对外交形势的判断
或许正因如此,战前,阿根廷对外交形势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阿根廷首先认为:马岛距阿根廷咫尺之遥,而与英国则远隔重洋。大英帝国已不复昔日雄风,未必会大老远跑来争岛。而且,即便英国前来争夺,只要国际形势有利,阿根廷凭借其主场之利和一定的海空军实力,也足以应付。
随后,阿根廷对美国的立场也做出了分析。
由于阿根廷军政府一直得到美国的支持,同时,他们也支持美国在中美洲的扩张,阿根廷军政府与美国的关系非常好。一年前,加尔铁里访问美国,受到了热烈欢迎。
因此,阿根廷军政府认为美国在马岛问题上至少会保持中立。
如果美国保持中立态度,其他欧洲国家也会保持中立。
尤其是法国。
该国与阿根廷当时在经济、军事上的合作非常密切,阿根廷的主要先进装备多采购自法国。
如果美国保持中立,法国也没有必要非要与英国坚定站在一起。
此外,苏联及华约国家以及第三世界国家,当然也不会支持英国了!
然而,阿根廷人的想法太“浪漫”了。
英国的“伐交”
阿根廷人或许忘记了,他们的对手,是世界上最善于进行舆论战的国家之一。
阿根廷人占领马岛后,撒切尔夫人立刻发表演讲,对此事进行了定义:世界上许多国家、地区都存在领土争端。如果大家都像阿根廷这样用武力,将是“危险的先例”。
确实,马岛争端,本来阿根廷本不理亏。但是,你先动手,反而使自己陷入道义上的被动。
次日,英国在安理会发起决议,要求阿根廷军队立刻撤出马岛。
当时,安理会成员国有15个。其中,许多是原本支持(或同情)阿根廷立场的国家。
然而,英国人提出的“阿根廷撤出马岛,恢复和平”是一个在道义上无法反驳的决议,因此,苏联、中国、波兰、西班牙,只能投弃权票,其他西方国家投赞成票,最终,协议通过。
如此,阿根廷如不撤军,就是违反安理会决议,任何大国都不可能再对他进行支持了。
阿根廷人原本希望美国能至少保持中立。
美国一开始,也确实显得中立,他们从中斡旋,要求各自退兵。
然而,阿根廷拒绝了这一建议。
于是,美国宣布:在马岛问题上,与英国成为盟友!
同时,欧共体国家也宣布支持英国!
法国宣布停止向阿根廷继续提供武器,已经签订的出售合同终止。
这还不算完。
阿根廷原本想通过秘鲁转手来获得法国的“飞鱼”导弹,法国得知后,对秘鲁的军火合同也暂停了。
如此,阿根廷在外交上陷入空前孤立!
外交失败对战争失败起到了几乎决定性作用
外交上的失败,几乎决定了阿根廷最终的战败。
首先是美国对英国的支持。
战后,英国驻美大使表示:正是美国帮助英国赢得了战争。
这绝非虚言。
英国不是万里远征吗?
美国提供了离马岛5000公里的阿松森岛上的军事设施,以其为英国远征军的中间站。
同时,英国的监听站及侦察卫星,向英国提供情报。据说,马岛战争期间,英均98%的情报都来自美国!
而法国对阿根廷的“断供”,也使阿根廷的导弹打一个少一个,根本不能持续。
原本,阿根廷空军表现非常出色,用导弹取得了相当战果。然而,导弹不足,使其难以为继。
此外,法国还向英国提供了“超级军旗:和”幻影“的全部数据,最后,甚至将导弹密码也交个了英国!
当然,更令阿根廷人被动的是,邻居智利也站在英国一边。
智利与阿根廷也存在领土摩擦,或许是本着“远交近攻”的考虑,智利也为英国提供了及时情报,每侦察到从本土起飞的阿根廷飞机,及立刻传递给英国。
可以说,伐交的失败,几乎注定了阿根廷在军事上的最终失败。
后续
马岛战争后,阿根廷表示希望继续与英国就马岛主权问题展开谈判。
英国没有搭理。
不过,尽管英国在战争中取得了胜利,但是,这并不表明英国对该岛主权的主张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
即便是在马岛战争中支持了英国的国家,也多没有承认英国对该群岛拥有主权。
2013年的美洲国家组织大会上,巴西、乌拉圭,包括曾在马岛战争中支持英国的智利,都发表声明:支持阿根廷在马岛归属权上的立场。
美国则没有表态。
唯有加拿大,依然提倡“自决”。
此外,欧洲国家,除西班牙认可阿根廷的主张外,大多数国家依然保持沉默。
可以说,除了人微言轻拉美国家外,基本上没有其他国家为阿根廷发声。
明明是联合国决议,大国们怎能装聋作哑?
近年,我国与阿根廷发布联合声明,支持阿根廷在马岛问题上的主权要求,要求根据联合国决议,通过重启谈判,寻找和平解决争端。
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就应该坚定表达立场,维护公平正义。
无论如何,由于战场上的失败,阿根廷收复马岛的要求毫无疑问会更加漫长。
其在关键时刻“伐交”上的失败教训,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