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随心看

历史趣闻杂谈 揭秘红楼梦 中国历史 抗战历史 经典故事 历史战争 英文历史 历史纪录片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正文

宁铂出家多年为什么又还俗了

2022-06-09 18:21:31 历史 李砍柴(北京浪尖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 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 °c 繁体
A +  A -

对于:宁铂和神童的故事,今天历史随心看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他2岁背诗词,4岁识百字,6岁自学中医并会开药方,8岁下围棋读水浒,9岁既能吟诗作对,13岁进入中科大首届少年班……他就是宁铂,曾被称为“中国第一神童”。

当时,人们觉得宁铂长大之后,前途定当无可限量。然而,人们看到了开头,却猜错了结尾。

1965年,宁铂出生在江西赣州一个普通的家庭。随着年龄的增长,他逐渐显露出超凡的理解力和记忆力,正如文章开头所言。

在当时那个知识匮乏的时代,这样的能力让人惊叹不已。与此同时,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时期,全国各行各业求贤若渴。

所以,13 岁的宁铂被中科大破格录取,随之中国第一个大学少年班也成立。

很快,各个媒体把宁铂称为“天才少年”争相报道,他的故事传遍祖国的大江南北、大街小巷。

也因此,当时的中国掀起一波“神童浪潮”,全国各地的神童推荐信不断送往中科大。

在宁铂入学的大半年后,少年班就招到88人,正式成型。在第一届少年班合影中,宁铂站在C位。无疑,宁铂是带着主角光环入学的。

新生入学一年后,学校要求学生们选择专业。作为“神童代表”的宁铂被要求读物理专业,这是当时最热门、国家最需要人才的专业。

但宁铂说:“我对物理不感兴趣,也是最差的一门学科。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天文学。”此时,中科大并没有开始天文专业。于是,宁铂告诉班主任,希望能帮他写一份报告,申请调去南京大学读天文专业。

当时,班主任按照宁铂的想法,替他打了一份报告给学校领导。但校方并没有在意一个孩子的想法,给宁铂的回复只有六个字:既来之,则安之。

得到这样的回复,宁铂心灰意冷。但迫于无奈,他也只能顺从安排。无处发泄的宁铂给父母写信,诉说自己心中的苦闷和迷茫。然而,父母却回信告诉他:看开点,不要意气用事。

就这样,得不到理解的宁铂,开始意识到原来自己并不属于自己。他曾说:“我是一条活鱼,被摔死了卖了。”

不仅如此,媒体和舆论对这位“天才少年”的过度渲染,以致在很多场合,宁铂只能压抑自己的想法,去迎合大众眼中“神童”形象。

试想想,一个长期被压抑天性,失去自己的人,又如何会真正的快乐呢?更何况还是一个孩子。这对他未来的人生又会产生多大的影响?

渐渐地,宁铂用行动表达自己内心的抵抗。他的学习成绩不断下滑,偶尔还逃课。他的性格也变得孤僻,每到班级合影,总是躲到最角落,生怕被别人看到似的。

以致,这个同学眼中博学谦逊,聪明和善的宁铂,却成为老师口中“难以管教,自大傲慢”的坏学生。

终于,熬到了毕业的日子,当时很多同学选择考研或出国深造,但19岁的宁铂却不屑与此。当时他以为,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不考研不出国也将大有作为。于是,他选择毕业留校,成为最年轻的大学老师。

殊不知,宁铂的人生好像被困在13岁。

在中科大担任物理教师期间,宁铂发现自己仍不喜欢物理,也没心思钻研物理。随后,他还是尝试考研。

但他却先后三次考研失败。第一次,他在报名之后就弃考。第二次,他在高考前一个月弃考。第三次,他却在走进考场前的最后一刻,逃跑放弃了。

看得出来,他是害怕失败。因为长期被冠上主角光环的宁铂,滋生了他极度自尊,又极度自卑的心理。

后来,宁铂又打算出国学习,并参加了托福考试,遗憾的是都未通关。兜兜转转,他只能继续在中科大担任物理教师。

几经努力,宁铂都无果而终,心中越发苦闷,开始把时间花在研究哲学、宗教方面。

1988年,23岁的宁铂结婚了。婚后不久,他变成了父亲。然而,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他和妻子有极大的分歧。宁铂觉得孩子应该自由成长,不要过度教育。而妻子却相反,孩子应该给予管教,培养一个“神童”有什么不好。

因此,俩人常常吵架,宁铂更是离家出走。原来,成为了父亲的宁铂,更加明白做自己的重要性。他只希望自己的孩子快乐成长,而不是什么“神童”。

其实,在1998年宁铂参加的一次节目中,也表现出对“神童”教育的极度反感。当时,宁铂情绪激动抨击道:“我们面对的是孩子,不是做生意,生意作赔了没关系,但孩子的人生却不是,我们不能把他们当作试验。”

最终,宁铂没有成为大家期待的“物理学家”,也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功成名就。这一次,他选择遵照内心,活出自己。

2003年,38岁的宁铂决定出家,剃发为僧。曾经有媒体还想继续采访他,但他都被一一拒绝,从此,他渐渐消失在大众视野。

曾经最耀眼的宁铂,却走上另外一条路,不免有一点遗憾。但这样的遗憾又是如何造成呢?是时代?还是教育?希望宁铂之后,再无“宁铂”。

当媒体大肆报道宁铂是神童教育失败的典型时,他回应:

  我出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想完成自己与佛法相应的实践过程,而这种实践过程一般是没有条件在俗世完成的。以我一个人的状态来评价少年班,是对少年班的不公平。

一味地吹捧,只会让人错误地高估自己的实力,陷入自大又自卑的迷茫中,不能正视自己,从而失去学习和进步的动力,在原地止步不前。

有人说:要想真的毁了一个人,要么棒杀,要么捧杀,尤其是后者,站得高,摔得更疼。

捧杀真的可以毁了一个人。

对于我们来说,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他们也许天真、也许幼稚,每一个阶段都有他的可贵之处。在哪个年龄,就该做哪个年龄的事。万不可拔苗助长。

作者/菜菜芯

编辑/风晓

  选择打赏方式
微信赞助

打赏

支付宝赞助

打赏

标签:宁铂

精选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