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随心看

历史趣闻杂谈 揭秘红楼梦 中国历史 抗战历史 经典故事 历史战争 英文历史 历史纪录片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正文

汤飞凡是“衣原体之父”,曾让助手将沙眼病原体接种到自己的眼睛里

2022-06-11 13:57:14 历史 李砍柴(北京浪尖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 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 °c 繁体
A +  A -

鲜活的历史故事总是那么迷人,汤飞凡也是如此,下面历史随心看小编带你阅读迷人的历史。

1958年,他让助手将沙眼病原体接种到自己的眼睛里,很快眼睛就红肿了起来。在接下来的40天里,他强忍疼痛不接受治疗,证实了这个病毒就是引起沙眼的“元凶”。

他就是“衣原体之父”汤飞凡。然而,时至今日,很多人对他却不熟知。

1897年,汤飞凡出生于湖南醴陵。在成长过程中,他看到家乡百姓深受病痛折磨,立志要成为一名医者。

1914年,中美合办的湘雅医学院开始招生。正在甲种工业学校读书的汤飞凡听到消息后,决定退学学医,成为了湘雅医学院首期学生中的一员。

在湘雅医学院的7年里,他读书十分刻苦,还对传染病致病菌的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将这个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

1925年,在北京协和医学院进修了3年之后,汤飞凡获得了去哈佛大学深造的机会。在哈佛大学学习期间,导师对他十分看重,认为他是一个做研究的好苗子,希望他在学习期结束后,可以留在哈佛继续从事研究工作。

汤飞凡心想:哈佛大学拥有做实验的先进实验室和导师,如果自己要往这方面发展,留在这里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正当他犹豫不决的时候,他收到了一封国内老师寄来的信。

老师颜福庆在信中邀请他在进修完成后回国任教,汤飞凡看完信后,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哈佛的邀请回到国内。

1929年,汤飞凡在中央大学医学院细菌系任教。由于这个专业刚刚成立,教学条件不成熟,汤飞凡从无到有,写课本、建实验室......

任教期间,他带领着学生开始病毒学研究,接连发表了20多篇论文。除此之外,他还在进行沙眼病原的研究工作。

后来,由于抗日战争,汤飞凡的科研工作被中断。于是,他和妻子一起奔赴抗日前线,参加了前线医疗队。

在这个时期,他亲眼目睹了很多受伤的战士,因为伤口发炎失去生命。后来,他几经周折辗转在长沙、昆明等地,筹措资金,最后在昆明建立了我国当时仅有的一处微生物学研究防疫处。

在这里,他利用简陋的设备,用自己分离出来的菌种制造出了中国第一批青霉素疫苗和血清,有力保障了前线抗战战士的身体问题。

后面,他又相继研发出了治疗天花的牛痘疫苗、抑制鼠疫的减毒活性疫苗、治疗黄热病的减毒活性疫苗等,成为了著名的病毒学家。

新中国成立后,汤飞凡又重拾了之前的沙眼病毒研究。当时,中国差不多有一半以上的人患有沙眼,尤其是在边远农村,还有“十眼九沙”一说。

见百姓深受其害,汤飞凡下定决心要为百姓解忧。于是,他和张晓楼一起采集了200例典型病例样品进行分离试验,但无一成功。

后来,汤飞凡意识到不能再重复别人的病毒分离法了,需要另辟蹊径。在进行了多次实验后,1955年,汤飞凡采用卵黄囊接种技术,在第八次试验中成功分离出了一株“病毒”,汤飞凡为其起名为“TE8”。

汤飞凡并没有将这一重大研究成果发表出来,为了收集到更多可靠的数据,他直接将“TE8”病毒接种到自己的眼睛里,观察沙眼形成的病程,也就是开头说的那幕。

在接下来的40多天里,他不听从劝说,强忍疼痛没有接受治疗,证实了“TE8”病毒是引起沙眼的真实原因。

之后,他将这一重大发现写在论文里。论文一经发布,得到了世界医学界的广泛可,“TE8”病毒也被称为“汤氏病毒”。

后来,经过对这一病毒进行深入的研究后,“沙眼病毒”正式改名为“沙眼衣原体”。

弄清了沙眼形成的真正病原后,经过接下来几年时间内的一系列试验,沙眼的治疗和预防取得了重大发展。

可以说,正是汤飞凡的这一研究突破,让之前“十眼九沙”的发病率大大降低了。后来,汤飞凡和团队又一起迅速分离出了麻疹病毒和脊髓灰质炎病毒。

然而,遗憾的是,在汤飞凡和团队攻克一道道难题时,悲剧发生了。后来,因为岳父国民党人士的身份遭受牵连,不堪受辱,选择了自尽,时年61岁。

汤飞凡的一生,都献给了医学,从当初选择学医,他一直都在为消灭疾病痛苦而努力。他以自己为实验对象,这种献身科学,舍己为人的牺牲精神,实在是令人敬佩!

作者:呆呆

编辑:毛毛雨

  选择打赏方式
微信赞助

打赏

支付宝赞助

打赏

标签:汤飞凡

精选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