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造福成都的故事——从唐碑切入和解读
2022-07-01 11:03:32 历史 历史网 °c 繁体
A + A -对于三国文化爱好者而言,诸葛亮是最值得研究的人物之一。今(21)日上午,成都下起了小雨,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在雨水的滋润下,更有一番韵味。由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主办、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协办的三国文化与成都活动在此举行。三国历史学专家、国际知名学者方北辰坐在武侯祠内,给在场的几十名三国文化爱好者讲解了一场名为《诸葛亮造福成都的故事——从唐碑切入和解读》的讲座。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为什么成都武侯祠是诸葛亮留下来的
武侯祠,是诸葛亮去世后,后人为他修建而成。现如今的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是大武侯祠的基本布局,核心文物区即惠陵、汉昭烈庙、武侯祠,他们分布在两条平行的南北轴线之上,这样的布局与悠久的历史渊源密切相关。
方北辰解释道,在西边的一条轴线上,是合葬刘备和他两位皇后的惠陵。公元223年,63岁的刘备在白帝城病逝,其遗体由诸葛亮护送回成都后,被奉上昭烈皇帝谥号的刘备入葬惠陵。与此同时,在惠陵的东侧又修建了祭祀刘备的陵庙汉昭烈庙。而惠陵和汉昭烈庙都得益于诸葛亮的主持修建。
大约在南朝的萧齐时期,一座武侯祠出现在了惠陵附近。到了唐代,这座武侯祠变为成都重要的名胜之地,诗圣杜甫前来拜谒,写下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这座武侯祠供奉了诸葛亮和其子诸葛瞻、其孙诸葛尚。诸葛亮本人是为了国家而病逝前线,他的儿孙则是在抗击强敌入侵时壮烈殉国,堪称一门英烈,三代忠贞。
惠陵与汉昭烈庙都出自诸葛亮之手,武侯祠出自他家三代人的命,所以这是一座由诸葛亮给我们留下来的珍贵文化遗产。方北辰说,武侯祠享有三国圣地的美誉,来到这里,可以感受到诸葛亮在修身当中的淡泊明志,齐家当中的教育子弟志当存高远,平天下当中的鞠躬尽力,死而后已等。
唐碑是人生教育集体大课的产物
在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南大门内的东侧碑亭中,有一通唐碑,碑文的全称是《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这通上千字的丰碑,因文章、书法、刻技俱精被称为三绝碑。
时间回到1211年之前。唐宪宗元和四年(公元809),2月29日春暖花开,在成都担任地方军政长官的剑南西川度使武元衡来拜祭诸葛亮,缅怀诸葛亮后,他吩咐主管文书公务的下属裴度撰碑文,充分表达出对诸葛亮的景仰崇拜之情,又特别安排擅长书法的下属柳公绰书写,以及名匠鲁建刻字。
整个过程可以看出,这是地方军政长官亲自发起和主持的集体活动,也是以歌颂和总结诸葛亮丰功伟绩和高风亮节为主题,号召大家向诸葛亮学习和看齐的思想政治教育,碑文开门见山,给予诸葛亮极高的评价,即服务君主的节操,开创国家的才能,立身社会的道义,治理民众的方法。方北辰认为,三位建碑主要人物,其实是诸葛亮品格精神的认真践行者。
主持建碑者武元衡虽是武则天的同姓远亲,但他进入仕途,全靠自己的努力和打拼。拜谒了成都武侯祠之后,经过三年一系列措施,他使这一地区的经济得到很好的恢复, 史称上下完实,蛮夷怀归。在成都的任务完成后,为维护皇朝的统一,武元衡积极策划对藩镇的用兵讨伐,成为了一名用生命捍卫大唐统一的忠贞宰相。
总之,武元衡、裴度、柳公绰三位在后来的实际表现充分证明,他们不仅是诸葛亮高尚品格和精神的由衷歌颂者,更是诸葛亮高尚品格和精神的认真践行者。
红星新闻记者 邱峻峰 曾琦 编辑 李学莉 图片由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