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随心看

历史趣闻杂谈 揭秘红楼梦 中国历史 抗战历史 经典故事 历史战争 英文历史 历史纪录片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正文

朱元璋为什么要建立锦衣卫

2022-07-01 11:13:45 历史 历史网 °c 繁体
A +  A -

朱元璋的出身对明帝国的国家政策有哪些影响?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了解一下朱元璋是什么出身。

朱元璋的出身

朱元璋出生于元文宗天历元年(1328年),当时中华大地正处在蒙古异族的统治之下,全国人分为四等,蒙古、色目、汉人、南人。朱家属南人范畴,位居末等,而他们又是末等南人中最为穷困、最为低贱的雇农,属于草根中的草根。朱元璋一出生,就成为社会最底层人群中的一员。

元至正四年(1344年),天灾横行,淮河流域一带旱灾、蝗灾和瘟疫轮番摧残着这片土地。朱元璋的父母和长兄相继死于这场灾难。他的嫂子带着孩子回了娘家,只剩下他和他的小哥哥相依为命。

那时朱元璋十六岁,迎来了他人生最为黑暗的一个阶段。他连亲人病逝都无钱安葬,兄弟俩的生活无以为继。

为了活命,朱元璋到皇觉寺出家做了和尚。后来宗庙都养不活他们了。朱元璋只好背上破包袱,提上木鱼和瓦罐,走出寺庙去化缘乞讨。

朱元璋先后漂泊到了庐州、六安、汝州、颖州等地,最后又返回到皇觉寺。后来,朱元璋加入了郭子兴的义军,一步步拼杀,从小兵做到了皇帝

朱元璋的这个出身,无疑会对他的三观造成很大影响。他登基后,进一步影响明朝的国家政策。

我觉得,朱元璋的出身,对明帝国的国家政策主要有这几方面的影响:

一是重农抑商政策

朱元璋出身于贫农,从小感受到民间的疾苦,因此对农民有一种天生的亲近感。

朱元璋非常懂得农民的艰辛苦衷, 他说:四民之中… … 农最为劳。… … 农劳者何? 当春之时, 鸡鸣而起, 驱牛秉来而耕. 及苗既种, 又须耕耘。炎天赤日, 形体憔悴。秋成输官, 所得能几?今居官不知民艰, 刻剥虐害, 无仁心甚矣!从中可以看出朱元璋对农民确是有感情的。

他登基后,制订了很多重农的政策。如把屯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以屯田解决军需供应,保证边防安全,同时减轻百姓的负担。

同时朱元璋采取了抑商的政策。为了巩固小农经济,朱元璋对商业发展出台了各种政策来限制。对于商人征收很重的税赋,不允许他们参加科举考试,就连穿衣服都有着严格的限制,朱元璋规定商人不许穿丝绸衣服等等。

二是抑官政策

朱元璋可能看多了元朝官吏欺压百姓的行径,因此对官吏抱有极不信任的态度。

在朱元璋平定天下之前,他听说自己的对手张士诚住在深宫里养尊处优,疏于政事,就曾发过一通感慨说:我诸事无不经心,法不轻恕,尚且有人瞒我。张九四(士诚)终岁不出门,不理政事,岂不着人瞒!"显示出对官员的极不信任。

除了不信任官吏,朱元璋更是非常痛恨贪官。对于贪官,无论贪污程度如何,他都一视同仁,全部杀光。为了打击贪官,他采取了非常严酷的手段,如采用剥皮实草之类的酷刑。目的就是威吓官吏。朱元璋还下了一道诏令:如果老百姓发现地方官员贪污,可以拿着明朝法律《明大诰》,直接绑了官员送到京城,其他官员不得阻挠。

明朝的官员俸禄也是非常低的。可以说,如果明朝的官员只靠朝廷的工资,那就只能过上勉强温饱的生活。像海瑞、于成龙那样的清官,自己的官服除外,家人破衣料衫,吃顿肉都要掂量再三。很多官员请客吃饭,也只有粗茶淡饭。

朱元璋由马上得天下,深知军队的危险,因此对武将更不信任。明朝的军队实行兵与将分离的制度。即打仗的时候才临时派将领,平时严禁军队与将领私下往来。

明朝的军队一般由文官作为最高统帅,如袁崇焕、孙承宗、 熊廷弼等人都是文官出身。

明成祖以后,为了监督军队统帅,明朝又实行了太监监军制度。

所有这一切,都可以追溯到朱元璋对官员的不信任。而这种不信任的源头,可能是从朱元璋的出身而来。

三是锦衣卫等特务监控制度

出于对官吏的不信任,朱元璋才发明了锦衣卫这样的特务机构,目的就是监控百官的一举一动。这些锦衣卫就像一大批流动的摄像头,到处窥探官员隐私,连他们在家请客吃饭的菜单、席间说过的话,都一五一十传到朱元璋的耳朵里。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在朱元璋打击功臣的过程中,锦衣卫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虽然朱元璋后来撤掉了锦衣卫。但是他的这种做法为明朝的特务制度开了先河。

后来,他的子孙重新启用了锦衣卫。还创立了东厂、西厂、内行厂这些由太监执掌的特务机关。这些特务不但监督官员,也监视百姓。明朝更是笼罩在特务机关的阴影之下。

  选择打赏方式
微信赞助

打赏

支付宝赞助

打赏

标签:朱元璋

精选评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