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何是沛县人,与刘邦是同乡,秦时曾在沛县做过功曹掾
2022-07-14 17:37:39 历史 新锐历史 °c 繁体
A + A -公元前193年,曹参正在家中闲坐,突然管家跑进来,汇报道:“不好了,丞相萧何死了!”曹参顿时来了精神,大喊一声:“赶紧给我收拾行李,我要入朝当相国去了!”
在我国古代的历史上,要说起贤相,就有一句非常著名的成语:“萧规曹随”,说的是西汉时的宰相萧何、曹参,萧何制定规章,然后曹参遵照执行。
萧何是沛县人,与刘邦是同乡,秦时曾在沛县做过功曹掾,对当时还是平民的刘邦有过多次庇护。而曹参本来是沛县里的一名小吏,跟随着刘邦共同起家,攻城略地,“身被七十余创”。
曹参与萧何本来关系很好,在萧何当上了相国之后,两人之间便产生了隔阂。当然,两人怎么可能关系好呢?当时刘邦大封功臣的时候,本来曹参在战场上最英勇,但第一功臣的头衔却被萧何给抢走了,这让曹参非常不服气。
在汉朝成立的过程中,萧何和曹参扮演的角色如此不同,几乎不可能作为朋友好好相处。但是正因为这个背景,后面发生的事情才让人惊异。
萧何病重的时候,汉惠帝亲自去看望他,问:“君即百岁后,谁可代君者?”萧何说:“知臣莫如主。”言外之意是反问汉惠帝:你应该够了解我了,你觉得找谁来代替我最好?
于是汉惠帝就试探着问:“找曹参怎么样?”结果,萧何顿首曰:“帝得之矣!臣死不恨矣!”意思就是如果汉惠帝真的这样做了,那他死而无憾!
这段对话不仅表明萧何非常赞成曹参接替他做相国,还透露出,他和曹参的私交虽然不好,但在统治帝国的考量上,他可以摆脱私心。
惠帝二年,萧何卒!
当时曹参正在齐国辅佐齐王,听到萧何去世的消息,他马上告诉身边人:“我呀,这回要到朝廷里当相国去了。”手下的人当时还不信呢,有的人就用手捂着嘴在那里笑。
果然,没过多久,使者就把曹参召到了长安,曹参被汉惠帝任命为大汉王朝第二任相国。
在《史记》中,司马迁曾用一段话交代了萧何和曹参的关系。他们在没什么地位的时候,是好朋友。一个做将一个做相之后,就有了隔阂。到萧何死之前,他推荐的只有曹参。曹参当了相国之后,最重要的事情就是:
“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
曹参当了“相国”以后,他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选拔人才。在选择官员的时候,他偏爱不太会说话的人,对于那些很爱表达自己的意见或想追求声名的人,他就去之不用。
曹参自己做些什么事呢?
“日夜饮醇酒,卿大夫已下吏及宾客见参不事事,来者皆欲有言。至者,参辄饮以醇酒,闲之,欲有所言,复饮之,醉而后去,终莫得开说。”
这段话太有趣了,曹参不只是每天喝酒,更重要的是,如果有人来找他,第一件事就是喝酒,不喝酒就会被赶出去。
曹参的相国官舍后面有一个吏舍,住了一群小吏。这群小吏日饮歌呼,也很爱喝酒,非常吵闹。相国的管家们非常厌恶这件事情,但又拿他们没办法,就想让曹参下令让这些人不要吵。
曹参的反应是什么?
“来吧,我们也把酒拿来,在院子里面来喝吧。他们吵,我们跟他们一起吵,就不觉得吵了。”
这时汉惠帝,开始有所疑惑了,他一定也听到了很多相国不治事的消息,尤其他是刚即位不久的新皇帝,所以不免怀疑曹参是因为觉得他太年轻了,才用这种方式怠慢职责。
曹参的儿子曹窋是中大夫,汉惠帝就把曹窋叫来,说:“你回去的时候,不动声色地问一下你父亲:‘老皇帝刚死不久,新帝现在很年轻,父亲你当相国,天天喝酒,也不听听人家讲什么事情,你是不是真的不在意这个天下?”
曹窋回去之后,果然找机会问了曹参。曹参怎么反应?曹参大发脾气,把儿子痛打了一顿,然后说:“你做好自己的工作就行了!你问我天下事?天下事干你屁事,你有资格问天下事吗?”
曹窋当然很委屈,回到皇宫,告诉了皇帝。等到上朝的时候,汉惠帝就指责曹参说:“你为什么要这么打你儿子,那是我叫他问的。”
这个时候,我们看上下文,就知道曹参其实心里明白那个问题是皇帝问的,他打儿子也是打给皇帝看,因为他要和皇帝讲接下来的这番话。
曹参“免冠谢”,说:“我现在要说的话会得罪您,您高兴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我,但我不得不说;您扪心自问,您跟您父亲谁比较厉害呢?”汉惠帝说:“我怎么可能跟我父亲相比呢?”
曹参再问:“您也跟萧何共事过,萧何做完相国才交给我的,那您觉得我跟萧何谁更有本事?”
汉惠帝还是挺客气的:“看起来你应该是不如萧何。”
然后曹参就说:“您说得太对了!天下靠的是高祖皇帝,高祖靠的是萧何,那我们做什么?我们什么都不要做,因为您又比不上您父亲,我也比不上萧何,我们只要遵而勿失,不亦可乎?”
汉惠帝就说:“是了,我了解你在说什么,你不必多说了。”
最后,曹参当了三年相国,没有任何了不起的作为。但正因为如此,他得以善终,也得到了百姓的拥戴。百姓中间甚至有这样的歌谣:“萧何为法,顜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净,民以宁一。”
这是对萧何和曹参两位相国治国的肯定,以至于在后世留下一句重要的成语——萧规曹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