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霖因为家境贫寒,村里有个村塾,他却不能入塾读书
2022-07-14 17:33:56 历史 新锐历史 °c 繁体
A + A -张作霖因为家境贫寒,村里有个村塾,他却不能入塾读书。12岁那年,他被琅琅书声所诱惑,躲在课堂外偷听。直到有一天,他把窗纸弄破向里偷窥时被先生杨景镇发现,免费蹭课的日子才戛然而止。
杨老师把他叫进课堂,让他自报家门。张作霖毫不怯场地说:“俺叫张作霖,今年十二了,想上学。”杨先生听罢,大为感动,当即应允:“我不光不收你学费,还要送你纸笔,你明天就来吧!”
就这样,张作霖遇上了贵人,得以识字,学得了受用一生的基础文化。据说,弃学之前,他已经能背诵《三字经》。
弃学是因为挨了先生的戒尺。旧时,塾师对不守教规或背诵不下古文作业的学子用戒尺打手掌是最正常不过的事了,但性情火爆的张作霖却受不了,他竟然夺过戒尺用力掰断扔到了地上,嘴上还嚷嚷:“干啥都吃饭,俺不念了!”
顽劣的本性让这个聪颖的少年失去了继续求学的机会。失学事小,失父事大!他14岁那年,父亲竟被村里的王小二打死了!悲摧的是,凶手畏罪潜逃,娘只得靠左邻右舍的帮助才薄葬了父亲。
成年后的张作霖给人放过猪,当过兽医,后因报父仇杀人,流落他乡,投入清军,不久,该部入关,张作霖脱队,回到故里,做起了“保险队”。
由于张作霖有点文化,还有过军旅经历,知道怎样让绅民放心,所以,他的保险队就比其他地方的团练组织更有纪律性。
久而久之,赵家庙保险队有了口碑,邻近屯子找上门来,请他将本屯划入其保护范围。于是,张记保险队的势力范围很快就扩大到了周边的二十几个屯子。
因声名远扬,附近中安堡镇的大户们竟慕名请张作霖率保险队到该镇驻守。由村进镇,当然是上了一个档次。张作霖很开心,便拉着他那二十来个弟兄进驻了中安堡。
不料,快要过年的时候,村外陡然响起一阵枪响——张作霖在中安堡的好日子过到头儿了!
原来,此镇早被一个叫金寿山的巨匪视若势力范围。见张氏开始从中安堡镇的耕地中抽保险饷以后,金氏前来进剿。
村外枪一响,村里一片惊慌。张作霖知道来的是金寿山的人,自知不敌!他赶忙率弟兄们逃窜。
即将分娩的妻子赵春桂行动不便,被老哥汤玉麟背着狂奔出了庄。一行人幸好在路上顺手抢了一辆路过的马车,这才侥幸逃离险境,来到了八角台镇。
八角台是辽西大镇,镇上有不少富裕人家,正因富户多,所以,该镇筑有围墙与城门。人欲通过该镇,必须经八角台头面人物的同意。镇商会的会长叫张子云,镇自卫团首领叫张景惠。
张景惠时年30岁,是本镇一个做豆腐和挑担下乡卖豆腐的豆腐匠,为人仗义。听说赵家庙保险队要借道,他立刻接张作霖进城面商。
一夜畅谈之后,张景惠居然向张子云郑重建议:挽留张作霖,将本镇自卫团与赵家庙保险队合二为一,他甘愿让张作霖当“大当家的”,自己做副手。镇上的绅商们采信了张景惠的意见,便强行挽留了张作霖。
乱世有义士。张景惠让位于年少自己若干岁的张作霖的故事,就属奇闻“义”事之一。
张作霖在八角台立足以后,一个叫张作相的前泥瓦匠又领着三四十人来投效了。这个名字像张作霖兄弟的人,因替兄报仇而主谋杀死了一个仇人,故被官军追捕,成了胡匪。
如此一来,张作霖的队伍便扩大到了百十号人,他与比他大4岁的汤玉麟、张景惠和比他小6岁的张作相拜了把兄弟。
这就是张作霖早年的闯荡经历。与他同时代的未来军阀们在读私塾或读武备学堂的那些年里,他却一个人在荒凉的东北黑土地上啃读生活的艰辛。
动荡的成长岁月,使生性机敏的张作霖有了过人的胆识和坚强的意志,有了宁可亡命也不肯认输的倔强性格,拥有了胸怀白山黑水放眼中原大地的宏志与耐力。
这是一个自立于草莽的民间枭雄,这是一个有别于其他军阀的另类元帅,在北洋时代的政治舞台上,这位最后出场的主角无疑是最富传奇色彩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