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历史随心看

历史趣闻杂谈 揭秘红楼梦 中国历史 抗战历史 经典故事 历史战争 英文历史 历史纪录片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正文

杜甫是一个怎样的诗人

2022-07-15 09:36:59 历史 历史网 °c 繁体
A +  A -

杜甫是一个怎样的人?

作为现实主义诗人的他虽也有狂放不羁、怀才不遇,但更多的是忧国忧民和无能为力的愤懑。

众所周知,杜甫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齐名。一个处在大唐王朝正由盛转衰的诗人,见证了安史之乱,用他的诗把当时吏治的腐败、社会的奢华和后期的动乱、民生的疾苦都在一一描绘。

下面我们来看看他的诗和生平。早年出游

在唐代读书人出游已是蔚然成风,“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正踌躇满志的杜甫也不例外。

从十九岁到三十四岁这十几年的时间里,他一共出游三次。

第一次。十九岁时,杜甫出游郇瑕(今山东临沂),二十岁时,漫游到了吴越,其间历时数年,见过诸多名胜古迹,如钱塘江、会稽。

第二次。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杜甫回故乡参加“乡贡”。二十四年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结果落第。杜甫的父亲时任兖州司马一职,杜甫于是赴兖州省亲,开始齐赵之游。也正是在这段时间里,他得见五岳之宗泰山,被其雄姿所震撼,写下了那首名篇《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曾 通:层)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与其说是在赞美泰山之雄伟气象,不如说是对自己凌云之志的肯定。青年时期的他,并没有被落地所影响,而是踌躇满志。

此次漫游历时五年,此后回到洛阳,也就在这一年他与司农少卿杨怡的女儿成婚了,并且恩爱一生。

第三次。杜甫在洛阳与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的李白相遇,两人相约同游梁、宋。在此期间他们寻仙访道,谈论诗词,也结识了大批名士,其中就有高适、李邕。这次漫游也许算是他人生最后的安乐时光了。结束这次漫游之时,他已三十五岁,回到长安,开始准备实现他济世安民的政治理想。 仕途不顺,困居长安

在他准备入仕之时,此时的玄宗皇帝已经从圣明走向了昏聩。而迎接杜甫的则是一件件不辛。

首先,在他回长安不久之后,他的父亲去世了,对于他的直接影响就是,他没了经济来源。靠着亲友的接济度日,有时甚至通过采药卖钱以糊口或是去买政府救急穷人低价发售的粮食。其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写到: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他困居长安十年之久,从科举之路,到奔走权贵,进献诗文。一次次的打击使他愈发清了朝堂和现实。其间他写了大量的诗词,面对朝廷发动的非正义战争,写下了《兵车行》;揭露杨国忠及兄妹卑劣行为的《秋雨叹三首》《丽人行》;痛斥世道不公的《醉时歌》;以及对自己入京十年的总结之作《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战乱流离

大唐盛世的泡沫终于随着安史之乱破灭了,杜甫开始了和绝大多数流民一样的逃亡生活,他的生活也更家困苦了,刚出生的儿子竟活生生饿死了。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他的现实主义和忧国忧民的情怀到达了高峰。

其中以《春望》《三吏》《三别》为最有代表性,以及后来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不论自己的生活有多困苦,他的忧国情怀始终不变,如 这首:

《登楼》

花近高楼伤客心, 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 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 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 日暮聊为梁甫吟。

这就是杜甫,一个万方多难却不忘济世安民的“诗圣”。

  选择打赏方式
微信赞助

打赏

支付宝赞助

打赏

标签:杜甫

精选评论

猜你喜欢